銀杏說得興高采烈的,元錦玉卻覺得這事巧合得很,難不成,是上天也在助她?
雪災的時候,她幫黎成解圍過,還說過幾句話,想必黎成不會忘記。
就算是現在黎成還沒站隊,但因為她的這點交情,想要拉攏黎成,應該會比其他幾個王爺容易一點吧?
于是元錦玉思索了一會兒,才對銀杏道:“你派人,繼續查,把這個人查得清楚點兒。”
銀杏現在也懂得揣測元錦玉的心思了:“小姐,您是要拉攏黎大人么?聽說這人在吏部的時候就挺剛正不阿的,不然當初雪災,也不會受到那么多人的排擠,小姐若是想拉攏,想必沒那么容易,若不然……”
銀杏給元錦玉出主意:“咱們把他給弄下來,換上個好拿捏的上去!”
元錦玉當時手中還捧著本書呢,銀杏現在靠得近,她就把書輕輕地砸在她的腦袋上了,隨即呵斥一聲:“現在的吏部,最適合那個尚書之位的,也就是黎成了,你若是把他拉下去,就是讓朝廷損失了一個好官,這種話莫要說了。總之你先派人把這個人的底細打聽清楚,好惡越仔細越好,讓璃瀟直接寫信給我,咱們從長計議。”
銀杏捂著頭,委委屈屈地應了下來,這才退下了。
元錦玉之后捧著書,卻沒有再看下去,而是用手無意識地瞧著桌子,噔、噔、噔,一聲又一聲。
皇上到底是怎么注意到這個男人的呢?元錦玉比較疑惑的是這一點,不過她的手伸不到御前去,等到慕澤回來,她要小心地問問。
慕澤是傍晚的時候回來的,見到元錦玉后,還把她往懷中擁了擁,隨即帶著歉意說著:“今日沒有去親自接你,錦玉會不會怪我?”
元錦玉搖了搖頭:“怎么會,”她失笑:“從城郊到府中也不遠,我一個人能回來的。”
用膳后,元錦玉就提起了吏部尚書的事情,慕澤平常在朝中沒什么人好交流的,因為回來后和元錦玉說過幾次,發現元錦玉和他的政見很合拍,現在越來越喜歡同她說這些事了。
于是元錦玉問,慕澤也沒瞞著:“這個黎成,據說是皇上翻去年雪災時的卷宗,發現他政績不錯,就給提上來了,而且你也知道,吏部現在無人可用,其實也是讓黎成撿了個便宜。現在皇兄和他的幕僚都商量著,怎么把這個人給拉攏過來。”
夜晚屋中沒那么燥熱,但是這個時節蚊蟲挺多,元錦玉就讓人把窗戶給換上了,還點起了蚊香,屋中有淡淡地香味縈繞著。
兩個人一個靠在榻上,一個坐在椅子上,談事情的姿勢雖然隨性,但挺專心:“既然皇兄想要這么做,恐怕七王爺那邊,動作也不會慢了。”
其實元錦玉覺得慕闕有點貪。他手中已經握著禮部和工部了,還非要把刑部和吏部都收到麾下,還讓不讓別的王爺有活路了?
就算是他爭到了,皇上也不能給他啊,他又不能逼皇上去。
“這就是皇兄需要考慮的事情了,你知道的,本王一向不擅長同這些官員們相處。”
“嗯。”元錦玉知道這個事情是真的,同樣的,她原本想要拉攏黎成的計劃,要漸漸放一放了。
先讓慕翎和慕闕開開路,她再考慮怎么做不遲。
等想清楚后,她對慕澤嫣然一笑:“九哥,其實我發現,為官也是需要氣運的,就說這一次,誰都沒想到,這吏部尚書的位置,能落到黎成手上去,你說是不是?”
“皇兄手下的那些人,要不是被御史臺查了,隨便拎出來一個,都比黎成合適。這次恐怕黎成自己都沒想到,”慕澤笑著搖了搖頭:“所以說,氣運真的有關系。不過錦玉,本王覺得,有大氣運的人,該是本王才對。”
“啊?”元錦玉不解,怎么話題還拐到慕澤的身上去了?
“因為本王娶到了你啊。”慕澤說得極為認真,目光溫柔地投在元錦玉的臉上,說來她已經很久沒看到他不近人情的樣子了。這個男人,真的在被自己一點點地改變。
就像是缺失的世界,從這個時候,開始補全了一樣。
就是他的目光太直白,看得元錦玉臉都紅了,一邊揪著被角,一邊還嬌嗔著:“瞎說什么呢。”
慕澤微微笑了笑,沒有再重申什么。雖然剛剛那些,真的是他心中所想。
黎成就這樣無波無瀾地上任了,對于這位新的吏部尚書,眾人可謂是褒貶不一。
說他一表人才,年紀輕輕就能出任這個位置,肯定是有大本事的有,說他不過就是命好,撿漏的也有。
而基本上前者都是女人說的,后者都是男人說的。
無疑,整個京城人,現在最常提起的,都是黎成兩個字。
可是對于被提起的人來說,他每天的日子好像也沒什么變化。
黎成現在是吏部尚書了,本來應該有自己的府邸,可是之前一直住在官舍中,府邸還沒有修繕好,他也不著急,就安心地留在那里了。
而且官舍管飯,距離吏部還近,他覺得這個地界挺好。
以前是吏部侍郎的時候,他身邊沒什么人伺候著,做飯洗衣服收拾房間,都交給官舍的人。去上朝和去吏部的時候,都是跟著一同在吏部任職的官員一起。
現在吏部被人給端了,幾個官員都在張定其手下被嚴懲了,剩下一些和那幾個官員交好的,害怕張定其也把他們給抓去,就辭官回家了。
所以現在官舍空下來不少,黎成手頭的公務也多了不少。他前兩日已經上了折子,舉薦了幾個官員,希望給他們調到吏部來。
畢竟自己一個人,又不是三頭六臂,只能說是給吏部當個主心骨,很多事,都是要下面的人配合才能完成的。
好在皇上很快就回復下來,準了他的請命。
所以黎成這兩日忙著整頓吏部,還真是沒察覺到原來自己已經是京城中出名的人物了。
他覺得,自己比以前不同的,好像就是身邊多了一個小廝。畢竟他現在也是吏部尚書了嘛。
那個小廝十五歲,名叫林泉,身子有點沒長開,又瘦又小。這日從吏部往官舍走的時候,林泉就興高采烈地和黎成講著,京城人都是怎么形容他的:“……說這黎大人今年二十有六,一表人才,手腕卓絕,還未婚嫁,而且之前一直住在官舍中,說明這黎大人清廉,是個好官!他們還說,黎大人從此就會平步青云,成為皇上身邊的大紅人啦!”
黎成聽到這話,皺了皺眉:我什么時候成皇上大紅人了?當了尚書以后,公務不還是照做么?皇上甚至也沒單獨召見過我。
其實就黎成來說,他還真沒想到,這尚書之位,能落到他身上。畢竟他在那些官員倒臺之前,還是個被排擠的人呢。
現在好了,之前排擠過他的,見到他都恨不得繞著走,說話也戰戰兢兢的。
黎成雖然之前有氣,但是現在他不能動這些人啊,因為吏部本來就缺人,要是把這些人給也弄走了,他當光桿司令啊?
想到這里,黎成不免對林泉無奈地說著:“以后這話,聽聽也就算了。我留在官舍中,是因為府邸還沒修繕好,哪像他們說的那樣。”
林泉本來還興致高昂想再說一會兒呢,但是見到黎成實在是聽笑話的態度,他也就不說了。
其實林泉也美滋滋的,畢竟現在尚書大人身邊,就自己一個小廝啊!要是以后很有了府邸,不知道黎大人會不會給自己管家當當……嘿嘿嘿……
這么想著,他們一路走回了官舍,官舍中負責打掃房間的嬸嬸,見黎成回來了,還親切地說著:“黎大人啊,今天又有不少送來請帖的,聽說里面還有兩位王爺呢,我都給您放在桌子上啦!”
黎成笑了笑,對待年長之人,他還是很敬重的:“謝謝王嬸,我一會兒看看。”
林泉簡直是一臉崇拜地看著黎成:“大人!兩位王爺都送來三回請帖了!您還不去看看啊?”
黎成現在挺犯愁的。以前是被同僚排擠,他都想過,這么下去,指不定什么時候,他就得卷鋪蓋走人了。
好在他家中就他一個,就算是不能留在京城了,去別的地方也能謀生計。一直留在官舍,一方面是沒什么成家的念頭,一方面就是覺得拖家帶口,走了也不方便。
可是現在,怎么事情就朝著他越來越不能掌控的地方發展了呢?他怎么就成了吏部尚書了呢?
桌子上果然是放著幾張請帖,黎成拿起來,挨個看了看,又放在了一邊。
林泉跟上來,好奇地問著:“黎大人,您這次真不去?”
“不去了,幫我找人回兩位王爺,就說近日吏部太忙,改日必定登門致歉。”說完后,黎成就自己打水洗漱去了,至于見兩位王爺什么的,等過段時間再說吧。
一把水撲在臉上,黎成低著頭,水從他棱角分明的側臉緩緩滴落,黎成的目光平淡,心中卻想:唉,現在這種日子,還真不如他當吏部侍郎的時候呢。
林泉一邊收著那些帖子,一邊還很遺憾地嘟囔著:“王爺啊,我都沒見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