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2章
所以當后來,他好不容易碰到了能讓他怦然心動的女子,卻保不住她的時候,他就明白,那是自己的報應來了。
他這樣的人,才該沉淪到地獄中去。但是錦玉,他絕不準許太后動她。
太后有些失神地跌落到了椅子中,看向皇上的目光,滿是震驚和失望:“你是這大周的皇帝啊!你怎么能如此行事!眼看著這女人,都要挑起前朝和后宮的爭端了!這樣的人,難道不該殺么!”
皇上緩緩地走上前,每一步都格外沉穩,他的眼神還是凝視著太后,沒有絲毫躲閃。因為這一次,他并沒有理虧。
讓著太后幾十年,他的罪惡,也該還清了,如果太后真的是想針對他,那也不該筑建在傷害別人的基礎上。
他邊走,才邊說著:“母后,朕這次真的沒有徇私舞弊。因為寧王妃為了宮宴征集到的這筆錢,確實有其他的用途。今日一早,禮部侍郎就已經給朕上了折子,將這件事說清楚了。”
“還能是什么用途?”太后還是不死心,她今日倒是要將這件事給問個清楚明白。
“這筆錢,本就是寧王妃為了老九征集的,用來賑災用的。今年大周天災很多,尤其秋天的時候收成不好,冬天還一直都下這么大的雪,寧王妃本就想為老九分憂,加上宮宴這邊不順利,她才想到了這個辦法。這筆錢,除去舉辦宮宴的那部分,都會全部交給老九,用在賑災中。”
皇上有些痛心疾首,像是對太后也失望了一樣:“寧王妃比很多人都要想的長遠,雖然是女子,卻能像是老九一樣,憂國憂民。哪怕今日她承受了比以往更大的非議,她也沒有去找朕訴苦。這樣的以德報怨,母后,您還怎么忍心將她關到宗人府中呢?您這是讓寧王妃,讓老九,也讓朕心涼啊!”
皇上捂著自己的心口,字字都戳在了太后的身上,讓她登時像是被雷劈了一樣,不能動彈。
事已至此,她還能說些什么?元錦玉這分明就是有備而來!
早上的時候折子就呈上去了,可是流言還是中午才愈演愈烈的!太后看著她的目光,別樣復雜。
她不知道是這個女子深謀遠慮,還是她真的是憂國憂民,總之皇上都已經信了她了,而且有整個禮部為她作證,自己想要懲治她,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太后有些頹唐地坐在椅子上,久久不語。
不光是她,連淑妃都震驚了。
這是……又反轉了?我的天啊,元錦玉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她到底是要給被人多少驚嚇才算是結束!
用這筆錢來賑災,虧她想得出來!
元錦玉知道,就算是人證物證俱在,肯定還會有很多人用惡意揣測她。
但蒼天可鑒,她從最開始,就沒什么想要斂財的心思。她不缺錢,也不需要用這種漏洞百出的手段來為自己斂財。
可是每當她看著宮中這些妃子,看到那些大臣們享樂,揮金如土,再看向路邊,卻有著那么多人穿不上棉衣,吃不飽飯的時候,她就會很心疼。
她其實沒那么高尚,既然把籌到的錢,都放在了慕澤的名下,就說明,也是想為慕澤積累些好名聲。
但不管出發點如何,她只是希望,國家有難的時候,真正去賑災的,不該只是幾個王爺。
那些高門大戶,他們拿著皇室每年給的補貼,從普通的百姓手中收著租子,到了這一刻,為什么,不能和百姓同甘共苦?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事情,元錦玉真的不想看到了。
所以她只希望,這些人,能吐出八千兩,就給她吐出八千兩來!能吐出一千兩,就一千兩!
十幾萬兩銀子,在她看來,真的不算什么。可是用在賑災中,卻能救活成千上萬的人,讓更多的人,不至于在這個寒冷的冬天死去!
如果效果好些的話,或許到了明天冬天,哪怕還會有雪災,慕澤也不會一去賑災,就這么久都不回來。
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元錦玉不奢求別人都能想到還身在遠方的寧王,她只是希望,最起碼,有了這筆錢,賑災能早日結束。
既然都是大周的子民,那又有什么理由,不風雨共濟呢?
所以今早皇上在看到禮部侍郎所上的折子時,在書房中沉默了許久。
這大周,有幾個妃子,能像是元錦玉這般,目光這般浩然?
那些王妃們姑且不說,就說這宮中的妃子,她們整日除了在后宮勾心斗角,還曾想過什么?
看著這么大的雪,她們只會感嘆一句:很漂亮。
可是元錦玉不同,她作為寧王妃,卻不僅僅做出了寧王妃該做的事情。皇上從那份折子中,清楚地看到了元錦玉對慕澤的心疼,也看出了她淡然的外表下,其實都有著同慕澤一樣憂國憂民的心。
大殿中久久都沒有人說話。就像是太后和淑妃一樣,誰都沒想到,寧王妃竟然能想出這樣賑災的辦法。
不少之前還惡意揣測過元錦玉的人,此刻都恨不得低下頭,找個地縫鉆進去。
明明他們不少人,之前都把元錦玉當做是崇拜的對象,就因為外面的流言,他們輕易就站在了元錦玉的對立面。
現在想想他們當初的嘴臉,難道不是嫉妒么?嫉妒他們吃不到那么名貴的菜,所以只能在背后,說著最惡毒的話語。
怪不得元錦玉從最開始,就腰板挺直,因為她做的,是為國為民的好事!
淑妃在一邊,臉慢慢地漲紅了。她現在是真的不知道該說些什么才好。來之前,她只是希望將自己摘出去,剛剛太后發話,要將元錦玉關到宗人府,自己也沒伸出援手,恐怕元錦玉早就已經記恨上自己了吧?
同樣無話可說的,還有太后。此刻她看向元錦玉的目光更復雜了,好像是要透過元錦玉那平靜的外表,看出她內心的想法。
但真的是太艱難了,元錦玉的臉上,沒有事情反轉的得意,也沒有剛剛那樣的咄咄逼人。她只是沉默片刻,看向太后,緩緩地開口,聲音也是輕輕的:“就是這樣,臣妾從未想過,要獨吞這筆錢,如果太后娘娘還是不相信,也可以派人到臣妾身邊,全程監管這錢的用處。臣妾希望,能用這筆錢,讓更多的百姓度過難關,現如今已經是過年了,還是有很多官兵在外面賑災。如果錢早日到位,是不是他們正月十五的時候也能回到家中來,同家人吃個晚來的團圓飯。”
元錦玉轉身,看向殿外那還在不斷飄落大雪:“幾兩銀子,很可能挽救一個家庭,幾十萬兩,會讓更多的家庭都在這場大雪中活下來。雪化了之后,春天總會來,這筆錢,如果能加快春天到來的腳步,臣妾就已經很知足了。”
元錦玉的眼圈漸漸地紅了起來,這一次,她不是心疼那些百姓,而是想念在遠方的那個男人。
“明日就是大年三十了,臣妾為了這個宮宴,這半個月來,都沒怎么回家過。但臣妾也忽然慶幸,能有些什么事情,能讓臣妾也忙碌起來。因為都已經這個時候了,臣妾的丈夫還是沒有回來。他還在同無數的官兵,同各地的官員,奮戰在前線。”元錦玉利落第轉過身,看向皇上和太后,眼圈雖紅,但說出的話,卻格外堅定:“不管是旱澇,還是雪災,都該是大周全部人的責任,臣妾從未怪過誰,但臣妾也有私心,這么冷的天,臣妾不想讓丈夫連頓熱乎的飯菜都吃不上,太后娘娘,難道您現在還認為,臣妾做的是錯的么?”
她只是想他早點回來而已啊。
太后久久不語,坐在椅子中,像是要變成一座石人。
元錦玉最后一番話,如果從表面上來看,比之前幾次她們針鋒相對時說的話,要軟了許多。
但就是這番話,卻讓太后想不出任何的話來反駁。
不管她是不是事先就籌謀了這些事情,此刻她讓眾人看到的,都是她要賑災的決心。
太后只能嘆了一口氣,在心中承認,這次是她敗了。
看向元錦玉,太后第一次,態度變軟了些:“你沒有做錯,這次是哀家糊涂了,之前答應過你,如果宮宴順利辦好,哀家就會嘉獎于你,現在,你已經超出了哀家所預料的太多。明日便是大年三十了,回去后想想,有什么想要的,哀家都會盡量滿足你。”
元錦玉最終對太后行禮告退,姿態依舊是如同行云流水般流暢,最后,她將目光定格在了皇上身上。
只見皇上還在慈愛地看著她,對著她擺了擺手,示意她先同淑妃回去。他還需要在這這邊留一陣,安撫一下太后。
長樂勸太后都沒有什么效果,皇上覺得,自己應該也改變不了太后的思想,但是試一試,總是沒錯的。
于是元錦玉就這樣先隨著淑妃離開了。她沒有回頭,但是踏出大殿的時候,還是松了一口氣。
這次幸好她一步步走得很穩,最重要的是,皇上來的也很及時。而現在,她走出宮殿,已經不用再擔心明日的事情了。
反正太后都已經服軟,宮宴想必會很順利。
淑妃走在元錦玉身邊,一句話都不敢說,倒像是她品階更低一些。
關鍵字: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