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5.
五月的天已快到初夏,微風吹過都帶著幾分熱氣。
直親王府,張佳氏的正院里,直親王正躺在樹蔭下曬太陽。
對于身體康健的人來說,快到中午的太陽已經有些炙熱,而對他來說,暖意卻是剛剛好。
張佳氏為了陪他,特意換了身輕薄的旗裝。饒是這樣,沒過一會,她的額頭上也冒出了細汗來。
“你回屋去吧。”直親王看了她一眼。
“回屋也是一個人坐著,妾身陪陪王爺。”張佳氏自然是不肯的。
“看你熱的臉都紅了,又何必勉強。我就在院子里,還能出什么事不成?”直親王似是責備的道。
張佳氏微微一笑,道:“王爺是嫌妾身煩么?那妾身不說話,行么?”
這兩年,張佳氏一直盡心照顧直親王,看過他最狼狽無助的時候,兩人之間也親近了不少,說話也隨意了些。
直親王見她堅持,帶著幾分無奈的搖搖頭,也不再勸,由她在一旁坐著。
張佳氏一笑,知道直親王是心疼她。只不過他心疼的方式不太一樣,說話的語氣聽起來不那么好。
不遠處,有張佳氏的兩個丫鬟候著,以便他們隨時有什么需要。
其實大部分時候,張佳氏都是親自動手,很少假手于人。只是直親王有時候怕張佳氏累著,便讓丫鬟們搭把手。
兩人都沒有說話,一個躺著,一個坐著,卻一點都不覺得尷尬,相反還有一種說不出的和諧。
陽光越來越強烈,張佳氏感覺里衣都濕了,可仍忍著沒坑聲。太醫說了,直親王現在的身子就要多曬太陽,所以她每日都陪著。
“回屋吧,有點熱了。”直親王終于開口道。
張佳氏卻沒立刻應,起身走到直親王跟前,摸了摸他的手,確定是暖和的,這才扶他起來,然后讓丫鬟們把軟榻收拾好。
直親王側頭看一眼張佳氏發紅的臉,垂著眼簾,什么都沒說。
等進了屋,張佳氏正準備去廚房張羅一下午膳的事情,直親王卻拉住了她的手,道:“坐下,讓爺看看你的臉。”
張佳氏一時沒明白,有些懵懂的坐在直親王跟前,任由他打量。
“從明日起不許陪爺一起曬太陽了。再曬下去,你的臉都要傷了。”直親王眉頭微皺。
“沒事的。大夫給我調了蘆薈膏子,涂涂就好了!”張佳氏忙道。
她沒想到直親王是說這個,略微還有些不好意思。以前直親王可從不關心她這些。
“這是爺的命令!你要不聽,爺明日就去別處。”直親王不悅的道。
張佳氏張了張嘴,最終還是點頭應了。
用過午膳,張佳氏就準備伺候直親王午睡,誰知直親王道:“扶爺去書房。”
張佳氏一愣,這會去書房干什么?王爺可是自打受傷回來,就再沒進過書房了!
之前她不明白,后來她才知道,王爺這是怕觸景傷情。
書房里有他鐘愛的弓箭,有他愛看的兵書,還有一個大大的作戰沙盤,那是直親王以前和部下商討作戰計劃的。
可他受了重傷,即使痊愈,身子也大不如前。拉不得弓,騎不得馬,更不可能上戰場!
所以他寧可不看,不想。
今日又為何動了要看的心思呢?
“走啊!”直親王催了一句。
“哦!”張佳氏忙過去扶住他的胳膊,一起往書房去。
雖然直親王已經兩年沒進書房了,但張佳氏每日都派人打掃。推門進去,里面一塵不染,就跟以前一樣。
直親王停下了腳步,站在門口打量著這個他以前待的時間最多的地方。
他的書案上還放著兵書,那是他出征前又重溫的《孫子兵法》。書案旁的刀架上放著他的佩刀!一旁的柱子上掛著他最喜歡的弓!
那把弓還是他第一次在戰場上立功時,皇阿瑪親賜給他的!再后來,每次去戰場,他必會用此弓!帶著這把弓,他創下了不敗的記錄!
還有那個沙盤!一進門就在眼前的沙盤!上面還是他那次出征時的地貌!
看著這一切,直親王心潮起伏!不能再馳騁疆場,是他這輩子最大的遺憾!
“爺,坐會吧。”張佳氏出聲提醒道。以直親王現在的身子是不易久站的。
“福晉,爺成廢人了。”直親王的語氣很是落寞。
“妾身不許爺這么說!”張佳氏一下就打斷了他的話,“難道爺以前立的功都是假的么?難道說英雄受傷了就不是英雄?”
直親王一愣,他從未覺得自己是英雄!他上戰場,完全是因為自己喜歡,也是因為他作為長子,要為下面的弟弟做個榜樣!他不能不勇敢,不能不堅強!
“爺,人這一生說長也長,說短也短,妾身不懂那些大道理,只知道不管多難的事,總有過去的時候。爺是不能上戰場了,可爺可以把自己的經驗教給別人啊!爺可以做,做教官?”張佳氏只是想鼓勵直親王,也不知道他真能做什么。但說到這里,她心里到隱約有了個輪廓。
直親王就想起了之前十四爺時常來請教他問題!那也是個有軍事天賦的弟弟!很多問題一點就通!
聽說他這次在漠北表現出色,是不是也因為有他點撥的原因?
這么一想,直親王的心里竟覺得舒服了幾分。
今日他突然想來書房,也是收到這消息的刺激。
雖然他不上戰場了,但對戰場的消息卻一直很關注!
得知十三爺和十四爺打了勝仗,他為他們高興的同時,也不免有幾分喪氣。
這會張佳氏的話到是讓他得到了安慰。
他還不是個廢人!他還能做事!
他的身子再養上幾年,與正常人也沒多大區別。他可以著兵書,可以訓練將士,他還是可以做一個有用的人。
“福晉,爺要看會兵書,你先回去休息吧。”直親王道。
張佳氏的臉上露出喜色起來,王爺肯看兵書,說明他終于振作起來了!
這兩年,她看著他的身體一天天恢復,人卻提不起精神,心里也是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