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來,晚梅已瞧不見蹤跡,水仙花開花敗,又到了滿目春光時。
樹枝抽了新芽,在明媚的春日下暈著淡淡的光。小滿立于殿外,望著四角天空上輕盈飛掠而過的燕子,輕輕嘆了口氣。
她轉身進去,將手中兩株怒放的桃花枝插在瓶上,喃喃自語:“娘娘,今年桃花開的可好了,您再不醒來,又只能等六月看桃子了。”
諾大的殿沒有旁人,半開的兩扇窗暖風習習吹進,有淡淡的桃花香,寂然無聲,只有那明黃帳幔內靜靜地躺著一人。
如往常一樣,小滿的話得不到半句回復,她想起今早馮御醫說的話,悄然長嘆,默默地將桃枝插瓶放在離床榻不遠的地方。
午后,殿外來了兩人,一個滿臉風霜的婦人,一個年約六七的小姑娘。
“夫人,四小姐。”小滿行過禮,親自將人領了進去,而跟隨的太監等人一如既往全被攔在了外頭。
那婦人正是秦氏,云綰容的生母。小滿朝床上女子笑著說:“娘娘您不是經常念叨夫人么,夫人都來了好多趟呢,您快起身看看。”
秦氏輕輕坐在床側,目光柔柔,憐惜而無奈揉揉她散落在枕上的青絲:“你這孩子,當了娘娘就不理母親了。”
身邊小姑娘努嘴不高興了:“娘親不準說姐姐壞話,小心絮兒告訴姐姐讓她罰你。”
秦氏捏捏小女兒鼻尖:“是誰賴在我懷里說娘親最好了,現在見著姐姐就不要娘親了,沒心肝的小東西。”
兩母女斗著嘴,小滿靜靜看著,心里想,如果娘娘聽到肯定會起來跟夫人和四小姐一同打鬧的吧?
就算心情再低落失望,也沒人將那份受傷表現出來,殿內和樂融融,誰也沒提兩個月前發生的事。
只是她們的主子還沒醒。
秦氏在元宵那日奉旨進京,想到能見著日夜牽掛的大女兒了,滿心的歡喜,孰料一個多月的行程,宮中已生大變。
那****的女兒臉色蒼白地躺在床上,氣息奄奄,任她怎么叫喚都不肯睜開眼。
承蒙圣上隆恩,如今她每日午后到乾和宮探望,她還能在奢求什么,只不過想讓女兒早早醒來。
如今乾和宮下了禁令,能自由進出的只有寥寥幾人,就連云綰容身邊的大太監王保全也只能候在宮外。而唯一能進殿伺候的,唯有檀青小滿兩人罷了。
檀青因事回熙華宮一趟,這會回來了,走到乾和宮前卻遇見了余清妧。
那人穿著春衫,單薄的身子好像風一吹就倒了,兩眼底下青影甚重,眼中生了紅血絲。
她見到檀青,不禁向前一步:“檀青……”
“充媛娘娘請留步。”檀青進了宮中,冷聲提醒。
余清妧半抬的腳收了回來,停在門檻外。
她吃力地伸長脖子往里眺望,盼著能看到想看的身影,弱聲問:“她可還好?”
“如果不好,充媛娘娘以為自己還有命站在這里?”檀青毫不留情地諷刺:“充媛娘娘別忘了你如今乃戴罪之身,是死是活,就等娘娘醒來,一句話的事情!”
“我只是想看看她……”
“你有什么資格見她?”檀青冷笑:“如果是我,就沒臉過來!”
余清妧唇上血色盡褪。
回想當日情形,檀青心口依舊燒起熊熊怒火。她的娘娘那般聰慧,怎么可能栽了道。就是因為這些人,一個個的兩面三刀,心毒如蝎,說什么情義,說什么本分,就算娘娘能未卜先知以一敵十,也敵不過洪水野獸千軍萬馬!
全都是吃人不吐骨頭的惡魔!
檀青怕自己再說下去會像當初弄死那嬤嬤一般,直接把面前這人拎著磕死在柱上!
她轉身欲走,不想再瞧那人一眼,方行兩步,身后稚嫩的聲音把她給喚住:“檀青姐姐。”
檀青止步,轉身看到晟兒站在不遠處,那孩子藍袍襈裾,金鉤玉帶盤蟒玉靴,正朝她走了過來。
“殿下。”檀青垂首,屈身見禮。
晟兒看了余清妧一眼:“檀青姐姐說的話我聽見了。”
檀青眸中波光閃過,嘴角向上提起了提,裝作輕松的模樣:“奴婢說過好多回了,殿下直呼奴婢名字便可。”
晟兒對檀青的答非所問十分不滿,抿著唇不痛快地走了進去:“你們都當我什么都不懂!”
身后的檀青嘆了一氣。
獨獨被攔在乾和宮的余清妧看著晟兒的背影恍惚失了神,她猜過這孩子的身份,但當真相公之于眾時,依舊讓人唏噓。
進了大殿,晟兒拋開走路說話都得一規一矩的包袱奔向床榻。他每日偷偷許個心愿,可是從來沒實現,午休時雷打不動地往乾和宮跑,但他想喊娘親的這個人還是沒醒來。
晟兒皺著小小的眉頭,失落寫在了臉上,扯住云綰容的手嘟囔著:“晟兒不開心,娘娘再不醒來晟兒不要說話了。”
淑妃跟他說,他不說話時云母妃最期望他能說話,他肯說話的時候云母妃十分開心。淑妃說她不能進乾和宮,所以他要將她想說的話一同跟云母妃說了。
晟兒癟癟嘴,雙手比劃了一下:“娘娘不吃東西,到時候比晟兒還小呢。”
檀青習慣了他自言自語,糾正說:“殿下,您該叫娘娘母妃。”
晟兒咬住唇瓣不肯開口,誰也不知道他心里想的是什么。
他如今身邊有管教嬤嬤,檀青也不便多說,畢竟晟兒身份不同了。她以為晟兒不會再開口,卻聽他突然低落地問道:“檀青姐姐,娘娘受傷了,是不是晟兒害的?”
檀青蹲下身子扶著他肩膀,對上他黑黢的雙眸肯定地說:“殿下,奴婢說過這都不是您的錯,娘娘會醒過來的知道嗎?”
“你們都當我什么都不懂!”晟兒稚嫩的聲嗓再次說了這句話,那小小鳳眸里溢滿淚水,抽噎著大喊:“我不要當什么殿下!我不要……”
檀青一把捂住了他的嘴巴,慌張瞥去——
殿門外正站著一人,明黃的龍袍,滿身肅煞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