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門醫女第734章 進宮請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農門醫女 >>農門醫女最新章節列表 >> 第734章 進宮請旨

第734章 進宮請旨


更新時間:2015年12月27日  作者:長白山的雪  分類: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長白山的雪 | 農門醫女 


類別:其他小說

作者:

書名:__

秦劭安要去邊關,當然不是他嘴里說的那么回事,他只是想到了邊關找機會,殺了紹遠。風云小說閱讀網他根本就不想讓紹遠進京,如果可能,最好就是讓紹遠死在戰場上,一了百了,以后就不會再有任何事情了。

靖王妃也明白兒子的意思,當下便道,“好,咱們母子分頭辦事,你去進宮請示你皇爺爺,母親回你外祖家去,找你外祖和舅舅們幫忙。咱們這一回,要籌劃的機密些,一定不能失手。”靖王妃咬著牙說道。

母子兩個說完,便各自回去收拾了一下,然后分頭去做事了。靖王妃回呂家,找父親和兄弟們幫忙。正好此時臨近年根兒,在外做官的也都回來了,呂家那幾個兄長都在家里。

這些年,呂家仗著靖王妃的關系,在朝廷里也是獲益不小。靖王妃的幾個哥哥,也是在各處為官,都是些不錯的位置,油水很大,一個個占夠了便宜。呂家人也是聽說了靖王的事情,正在家里商議呢,靖王妃這一來,不用說,大家也知道是為了什么。

靖王妃進門,也不跟家里人客氣,直接就說明了自己的來意,讓娘家人幫忙想辦法。呂家人一聽這是秦劭安提出來的,全都對秦劭安大為贊賞。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這種事情上,不能講什么仁義道德,只有心狠手辣,除去一切障礙,才能辦成大事。

呂家這邊,很快就達成了一致,呂侯爺和幾個兒子商議之后,將他們這些年拉攏來的不少能人異士全都借給了秦劭安,“蘭兒放心吧,這些人都是江湖上鼎鼎有名的人物,各有各的本事,有他們幫忙,一定能成的。”

呂家這頭秘密商議如何除掉苗素問母子,皇宮中的皇帝和貴妃并不知情,皇帝正好處理完公事,貴妃正在陪著皇帝說話呢。

“阿若,你這是怎么了?兒子打了勝仗,不久之后就要回京,還找到了咱們的乖孫,你不是應該高興么?”皇帝瞧著貴妃興致不高,不由得就覺得奇怪,隨口問了一句。

貴妃扯出一抹笑容來,“老四離家這些年,這一回真的要回來了,不但是老四,還有老四的兒子和兒媳婦。這些臣妾自然是高興的,臣妾唯一擔心的,是老四的府里。唉,這些年老四把老四媳婦一個人扔在府里,不管不顧的,如今老四又領著紹遠嬌顏回來,指不定還有苗家的丫頭。”

“臣妾就是擔心,老四媳婦會受不了。唉,也是冤孽,你說咱們兒子怎么就那么犟?那是他明媒正娶的媳婦,他就不能對人家好一點兒?鬧到如今的地步,萬一老四再一時興起,非得把苗家丫頭弄回來做王妃。唉,可咋對老四媳婦交代啊?”貴妃是個女人,用女人的心思去思考問題,所以難免就有些擔心。

貴妃不提,皇帝還真是想不到這些上頭,此時聽貴妃提起,皇帝也是有點兒懵,“得,朕還真是忘了這件事了,咱們那個兒子,真的能干得出來。唉,這要是說起來呢,是朕虧欠了苗家那丫頭,是朕對不住她。當年的事情,朕每每想起來,都會覺得愧疚不已。可是大錯已成,朕還能有什么辦法?”

“老四媳婦這些年始終是恪守本分,說實在話,朕也是不忍心讓她受委屈。這事情還真是難辦了啊,唉,朕也是有點兒愁得慌了。算了,這件事還是他們三個自己解決去吧,老四不是那種犯渾的,不會干出來太離譜的事情,別管了。”

“咱們都這么大歲數,兒孫自有兒孫福,他們愛怎么折騰就怎么折騰去吧。總歸都是一家人,再怎么樣,也跑不到別家去。”皇帝一想,也是覺得頭疼,關鍵這種感情的事情,根本是沒理可講的。雖然有祖宗禮法擺著,可很多時候,祖宗禮法,也未必就全都管用。

貴妃就知道,這件事皇帝也是搞不定的,所以倆人只能是嘆了口氣,誰也不再提這個話題了。“這一次紹遠和嬌娘肯定要進京了,陛下,以后留嬌娘在宮里陪陪臣妾吧。臣妾喜歡那丫頭,紹遠那孩子這些年在外漂泊的,也是可憐。干脆,就把倆人留在宮里住著算了。”

貴妃只有一個兒子,就是靖王,而靖王卻只有一個秦劭安。貴妃對這個孫子,倒是也疼也寵,可不知道為什么,總是感覺不出那種親切來。不像紹遠,那時還不知道是皇家子孫呢,皇帝和貴妃就對他另眼相看,如今得知那是親孫子,心里那種喜歡簡直就控制不住。人的感情,實在是一種非常奇妙的事情,根本不由理智控制。

皇帝一聽貴妃這么提議,當時也是眼睛一亮,連連點頭,“嗯,你這個主意不錯,等著這兩個小家伙回京,咱們再重新給他們張羅一回親事。就在宮里辦,然后讓他們在宮里多住一些時候,好好地陪陪咱們。”

皇帝和貴妃聊得正高興呢,忽然有內侍進來說,靖王世子求見。皇帝有些奇怪,這時候了,秦劭安進宮來做什么?“這孩子,不是來找朕哭訴的吧?來給他母親打抱不平了?”皇帝這么說著,臉色可就不太好,有些沉。

在皇帝心中,靖王是他最喜歡的兒子,不管這個兒子有多么的倔強,多么任性,皇帝始終都是偏愛的。假如今天秦劭安是為了靖王還有紹遠的事情來哭訴告狀,那可真是太讓皇帝失望了。子不言父過過,不管靖王做了什么,都不是秦劭安這個做兒子能說的。

“讓他進來,朕倒是要聽聽,他能說出來點兒什么?”皇帝沉聲道。貴妃一見這樣,便起身走到里間的寢殿去了,這些事,還是皇帝來應付就好。

內侍出去,過了一些時候,秦劭安跟在內侍的身后,來到了皇帝的面前。“孫兒見過皇爺爺。”一邊說著,一邊正正經經的跪下磕頭行禮。

皇帝擺擺手,“起來吧。”

“孫兒謝過皇爺爺。”秦劭安這才從地上起來,然后肅手站立一旁。

“安兒,你今天進宮所為何事啊?馬上就要過年了,王府里各樣事情也不少,你不在府里幫你母妃張羅著,進宮來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么?”皇帝先入為主的認為秦劭安是來告狀的,所以這態度就有點兒不太好。

“孫兒聽聞皇爺爺要派人去邊關,孫兒想跟著一起去。父王在常年在邊關,風吹日曬吃盡了苦頭,孫兒如今也大了,該是盡一份孝心的時候。故而孫兒才進宮請求皇爺爺,讓孫兒前去邊關,見見父親。”秦劭安一遍說著,一邊躬身行禮。

皇帝挑眉,有些不敢相信,“安兒,你這話是真的?你不是因為聽說了邊關的事情,知道你父王找回了另外一個兒子,所以要去邊關質問你父王去吧?安兒,你皇爺爺可不是好哄的,你要是有這個心思,那就趁早留在府里呆著算了。朕不會允許你去邊關添亂的,死心吧。”

秦劭安撲通一下跪在了地上,“皇爺爺明鑒,孫兒真的沒那個意思。孫兒就是再愚笨,也明白孝道二字,父王無論做任何事都有他的道理,輪不到孫兒來評說。孫兒只是覺得,別人家春節都是一家團圓,可是父王卻孤零零的一個人守在邊關,好幾年沒能回來。孫兒想去邊關陪陪父王,也算是盡一份孝心。”

秦劭安的話,讓皇帝的心情略微好了一點兒,他點點頭,“難得你能有這份孝心,朕聽了你這話,倒是覺得心中暖洋洋的,但愿你所言,句句屬實。倘若你心里打算著,到了邊關去,對付你那個未曾見過面的兄長,哼,朕一旦知情,決不輕饒。”

皇帝是什么人?他當年也是皇子,還是被封了遼王,后來又篡位的皇子。這樣的人,什么事情沒遇見過,這世間還有什么事情,他想不到的?他雖然年老,但是目光依舊銳利無比,還沒有什么事情,能夠瞞得住他的眼睛呢。

“你老實說,去邊關到底是為了什么?”皇帝盯著跪在地上的秦劭安,沉聲問道。

秦劭安被皇帝這樣盯著,只覺得兩條腿都有些發抖,心里撲騰撲騰直跳,簡直是緊張的不行。他真是沒想到,自己那點兒心思,竟然被皇帝看的一清二楚。秦劭安強迫自己冷靜下來,他必須冷靜,不然露出了馬腳,恐怕連命都保不住。

“皇爺爺,孫兒哪里敢有這樣的心思?孫兒前去邊關,一來是想去陪陪父王。以往父王很少回京,父子間相處的時間太少,總是這樣也不成。以前孫兒歲數小,沒那個能力前往邊關,只能任由父子親情淡薄而無力挽回。如今孫兒已經長大了,只想著多陪陪父王,也讓父王感受一下天倫之樂。”

“二來,孫兒聽說這一次邊關大捷,算是十幾二十年來,對北狄北遼的最大一次勝利。孫兒從小到大,還沒見過那種場景呢,故而有些好奇,想要去看看。據說北疆風雪極大,條件很是艱苦,孫兒想親自去瞧瞧,也見識見識。”

“孫兒是皇家的子孫,雖然沒有皇爺爺和父王能征善戰的本領,但是也想為大齊做一點什么。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孫兒想多出去走走看看,還請皇爺爺成全。”秦劭安一字一句都思考清楚了,小心翼翼的說道。


上一章  |  農門醫女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