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門醫女第705章 北遼政變、敵情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農門醫女 >>農門醫女最新章節列表 >> 第705章 北遼政變、敵情

第705章 北遼政變、敵情


更新時間:2015年12月27日  作者:長白山的雪  分類: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長白山的雪 | 農門醫女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蘇逸弦書名:

皇帝下旨,戶部緊急籌措糧餉軍資,戶部的官員也都清楚皇帝的個性,所以哪個也不敢怠慢,連忙辦理此事。[燃文書庫][]十幾天之后,糧餉物資等全都湊齊了,皇帝下旨,派人送到邊關各個城池去。

禁衛軍護送,戶部和兵部的人隨行,糧餉物資等裝了不知道幾百車,就這么浩浩蕩蕩的朝著北方行去,路上各自分散開,送往邊關各處的城池。各地駐軍多少,需要多少糧餉,兵部都是有記載的,計算好了分配妥當,只需要送到即可。

其中一隊前往麒陽,走了能有七八天,總算是來到了麒陽城。此時已經是十月中了,麒陽城這邊已經開始下雪,皚皚白雪覆蓋住大地,西北風像刀子一樣的吹著,那些隨行的官員,一個個凍的直發抖。

靖王早就接到消息了,于是派了當地的官員,還有軍中十來位將領前去迎接,順道做交接。糧草等物,盡數存放在麒陽城的幾處大倉庫之中,餉銀冬衣之類,則是由知州大人配合著軍中主簿等人,直接就下發給軍士們。

到了晚間,靖王在府里設宴,招待來人,酒席間,難免就談起了朝廷里的事情。

之前大理寺和兵部已經來過了麒陽,麒陽的軍士都可以證明,那兩門火炮,是從北遼手中繳獲的。更有紹遠和嬌顏作證,之前北遼就用這個攻打過云州城。兵部的人前去云州取證,那邊也證明了此事,更有破損修復的城墻作證,這個就是事實。

這邊派人查證,京城里也是沒閑著,皇帝讓人嚴查工部。最終,查到了工部的虞衡清吏司的一位主事,還有軍器局的一位大使,這兩人主要就是負責火炮的研制。從這倆人府里,搜出來了大量的金銀珠寶,其中有一些,都不是大齊所產,分明是來自北遼。

一番嚴刑拷打之后,兩人招認,受了北遼的好處,所以才把圖紙等物泄露了出去。皇帝震怒,當下就下旨,將這兩人抄家滅族,以儆效尤。

不過,也是因此,皇帝對于朝中的文武百官都有了戒心,故而之前提議的由工部接管制造火炮之事,皇帝并沒有同意。并且派大理寺、刑部等處,繼續查察京中官員,有沒有別人還與外邦有牽連的。

一番查實之下,雖然沒找出來幾個與外邦勾結的,可是卻查出來不少別的事情。于是丟官的丟官,抄家的抄家,京城再次掀起腥風血雨。文武百官人人自危,個個都戰戰兢兢,生怕下一個就查到了自己的頭上。自然,也有那些一身正氣的官員,這個時候可就挺直了腰桿,揚眉吐氣了一回。

糧餉從京中出來的時候,這一次的整頓還沒有結束呢,不過成效還是非常顯著的,就是各級官員辦事都非常痛快,哪個也不敢再拖泥帶水了。要是在往年,糧餉再有半個月,也未必能到麒陽的。

靖王聽了這些,不由得笑了,他很明白,自家那個老父親這是又發威了。也是,大戰在即,若是朝廷不能上下一心,那這個仗真是沒法打。攘外必先安內,這是千古不變的老話。

朝廷派來的人,只在麒陽城停留了幾天,把所有事情都交接妥當之后,就趕緊離開了。這邊實在是太冷,那些官員都很是不適應,再者如今這個形勢,誰還敢在外面多停留啊,趕緊回京才是正理。

送走了那些人,麒陽城又恢復了往日的樣子,靖王吩咐眾將,每日練兵,絕對不能松懈。有了朝廷送來的糧餉物資,軍士們都穿上了嶄新的棉衣,又領了好幾個月的餉銀,一個個都美的不行,當然是歡歡喜喜的每天練習這排兵布陣,攻殺戰守等等。

麒陽城中的糧倉都裝的滿滿的,就連幾處私人倉庫,也被借了去,裝滿了糧草。此時麒陽城中,軍民一心,積極準備著迎戰。

靖王并沒有莽撞的帶著人出兵,一來北狄和北遼都是游牧民族,都是由無數個部落組成的,大多數時候,那些部落游走不定,在蒼茫的草原大漠上,很難尋找。

更何況,此時已經臨近冬日,北方的氣溫極低,冬日里又是大雪覆蓋,行走并不容易。大齊的將士,有不少是從南方調過來的,他們根本就不適應這樣的氣候,更不用說是長途跋涉前去追殺敵軍了。

大齊跟北狄北遼不同,人家是從小就習慣了在那樣的環境里生長,天生的差異,也不得不考慮。不然,在白茫茫的草原大漠里,連方向都難辨別,更不用說是出征打仗了。

基于種種考慮,靖王只是撒出去無數的探子,前去打探消息,并且抓緊時間練兵。尤其是那些今年剛剛從軍的新兵,更是抓緊時間訓練。

時間過得很快,一轉眼就已經是冬月了。但是今年卻奇怪了,只有零星的北狄軍前來騷擾,北遼卻是沒什么消息。眾人都覺得非常奇怪,難道北遼放棄進犯大齊了?

這一天,派出去的探子回來,帶回來了關于北遼的最新消息。原來,北遼前陣子,國內發生了動亂,老可汗病死,幾個王子爭奪汗王的位置,鬧得刀兵相見。最終,三王子圖罕,成了北遼的可汗,圖罕即位,又娶了北狄的公主,立公主為后。

圖罕之前一直就是帶兵,手中有兵權的,所以他繼任可汗倒是并不算讓人吃驚。圖罕即位之后,做的第一項決定,就是將王帳南遷,遷移到一個叫做溫朵罕的地方。這里在前朝時,曾經是一個政權的都城,距離大齊邊界,大概有不到兩千里。說起來,這個距離并不算很遠了。

圖罕不僅僅是將王帳南遷,北遼國中的貴族,各部落的首領等人,也都被要求,一起遷移到都城的附近。這么做的意圖,不言自明,他還是有意要染指大齊的。他現在是想要把整個北遼的人力物力都控制在手里,然后舉全國之力,跟大齊對抗。

靖王得知了這些消息,沉默半晌不語,之后便傳令邊關各個城池,嚴陣以待,隨時準備應對突發情況。另外又派了許多探馬,前往溫朵罕城打探消息,一旦北遼有異動,立即回來稟報。

果然,就在探子回報消息后的第五天,又有探子快馬來報。“王爺,北遼可汗圖罕,已經派莫里掛帥,軍師蕭延讓,率領三十萬大軍,出溫朵罕城,一路朝大齊而來,距離云州城,不到一千里。”

“報,王爺,前方探馬來報,北狄出兵二十萬,一路朝大齊而來,距離麒陽城,還有不到八百里了。”這邊的探子還沒走呢,那頭就又來了人。

王府書房里,靖王正在跟眾將議事呢,忽然探馬接二連三的回報消息。屋子里的眾人也都明白了,這是北遼和北狄再次聯手,來攻打大齊了。

云州和麒陽,是大齊北部最大的兩處關塞,這兩個地方是大齊的屏障。只要這兩處其中任何一處被攻破,北遼或是北狄兵,就可以長驅直入,直取京城。所以,這一次北遼三十萬大軍攻打云州,北狄二十萬大軍攻打麒陽,兩路并進,就是為了讓大齊這邊不能互相照應。

靖王當場點將,安排各處的兵力部署。調集這兩處城池附近的兵力,全力守住這兩處城池。另外,其他的一些地方也不能忽視了,萬一敵人是聲東擊西之計,那別的地方可就危險。

傳令官帶著靖王的軍令,快速出城,向著四面八方散去。而靖王的書房里,議事還沒有結束,靖王指著一副地圖,開始排兵布陣。他們才不要被動的等著北狄打過來呢,最好就是提前設埋伏,先給他們迎頭一擊。

“馮遠,本王命你,率領兩萬將士,埋伏在此地,只等北狄大軍經過,半路截殺。”靖王第一個點的就是紹遠。“羅方,薛猛,你二人率領兩萬將士,埋伏在此地。史全、周義,你們兩個,同樣率領兩萬人,埋伏在這里。馮遠那邊若是得手,北狄軍肯定要走這兩條路逃離,你們守在此地,截殺北狄大軍。”

麒陽城中,如今有十六七萬兵馬,按說這么多人,就算是死守城池,也肯定是沒問題了。不過靖王并不想每一次都被動的挨打,所以就派了兵將埋伏在幾處北狄進軍麒陽所必經的路上,半路設埋伏,先給北狄一個教訓。

被點到名的將領,紛紛出列上前,接了將令,然后就出去準備了。北狄大軍距離麒陽城還有不到一千里,他們各自(www..)


上一章  |  農門醫女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