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門醫女第593章 皇帝大發雷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農門醫女 >>農門醫女最新章節列表 >> 第593章 皇帝大發雷霆

第593章 皇帝大發雷霆


更新時間:2015年12月27日  作者:長白山的雪  分類: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長白山的雪 | 農門醫女 
快捷翻頁→鍵



熱門、、、、、、、、、

榮郡王的行到京城,還沒等呈送到皇帝面前,在眾位閣老之間引起了不小的爭議。。更多最新章節訪問:ww。兩位宰相,各部的尚書各抒己見,有提議從嚴懲處的,也有反駁小題大做的。

王相和太子在內閣之所占的勢力并不算是絕對多數,所以這件事情并沒有直接定下來。再者王相也想回去細細盤問一下榮郡王派來的人,把郡王在遼東府的一些具體事情都問清楚再說。故而,這話題爭論了一陣子,也暫時停下來。畢竟還有那么多的大事要處理,不能總是糾結在這樣一件小事頭。

楚尚書稍稍的松了一口氣,看今天眾人的表現,對這件事并不是十分在意。這樣是最好了,只要大家沒把這件事當做大事,只要不把此事呈于陛下面前,那有緩和的機會,自己再慢慢找機會把韜出來好了。

接下來的兩三天里,眾人誰也沒再提起這件事。并不是王相忘記了,而是,西北傳來消息,北狄已經很北遼聯手,進犯西北邊境了。此等軍情緊急之時,誰還能顧得韜這點兒小事?王相是有心想要提,也沒那個工夫。

所幸大齊一直都十分在意邊關的守衛,而四皇子此時也正在西北鎮守,所以西北雖然情勢有些緊張,但是卻還沒有到一觸即發的時刻。眾人忙了幾天調兵增援等事務之后,總算緩了口氣。

此時,王相才又想起了遼東府的事情,故而這天,又開始舊事重提,說起了韜的事情。

這一回還沒等眾人開始商議呢,遼東知府史大人的奏折送到了。史知府在奏折里,參了榮郡王一本。指責榮郡王隨意誣陷新科舉子,無憑無據只靠幾句詩,將新科的解元給抓進大牢,并且濫施刑罰,對顧解元施以酷刑。

同時,還參奏榮郡王罔顧朝廷律法。不等朝廷公示下,便隨便派人,抓捕皇帝下旨賜封的承務郎顧承勇及其家人。堂堂大齊的官吏,這樣被關押至大牢之,成為階下囚。史知府在奏折質問,究竟顧家犯了什么錯?為何要被抓起來?

隨同奏折而來的,還有遼東書院幾百名學子的聯名信。整個遼東府的學子共同為韜喊冤,力證韜的清白,并且請求朝廷,釋放顧韜還有他的家人。

這下子,整個官廳可炸鍋了。眾人并沒有想到,只不過是一個學子的事情,竟然牽連出來了遼東府的幾百個學子,還有那個剛剛被皇帝封賞的顧家。

楚尚書也沒想到,不過是這么幾天的時間里,遼東府那邊鬧到了如此的地步。顧家竟然會被牽連,這個也是楚尚書始料未及的,按理來說,榮郡王是不可能如此莽撞的啊。這其,究竟是發生了什么?

楚尚書這邊心疑問重重,沒人能夠解答。在此時,官廳這邊,卻有內‘侍’來傳旨,說是皇帝召眾人去議事。原來,在史知府送奏折進京的同時,榮郡王那邊,也送了書給太子。太子接到書之后,竟然直接去面見了皇帝,直接把事情捅到了皇帝的面前。

既然皇帝召喚,眾人當然是不敢怠慢,便一路來到了御書房。御書房里,此時卻是一片狼藉,病的皇帝在聽完太子的話之后,大發雷霆,將御書房里一通‘亂’砸。眾人進來之后,見到這個情形,各自也是心驚‘肉’跳。

楚尚書一見這樣,心頓時有了不好的預感,皇帝大發雷霆,這件事可難辦了。此時,也只能是盡力想辦法吧,韜的生死,恐怕在皇帝的一念之間了。

見到眾人進來,坐在首的皇帝直接把手里的東西給摔在了地,“你們看看,這都是些什么?真是好大的膽子啊,沒想到,這都多少年了,還有人敢如此說。他們這是當朕老了,當朕要死了么?”

六十幾歲的永和帝,雖然因為疾病的緣故有些蒼老,可是那一身的氣勢依舊是不容小覷。尤其是此刻龍顏大怒的模樣,真的是讓眾人全都膽戰心驚,沒人敢發出半點兒聲音。眾人靜靜地站立著,沒人敢說一句話。

倒是一旁站立的太子,此時趕緊前來,扶著皇帝輕聲安撫,“父皇息怒,這些不過是幾個跳梁小丑瞎胡鬧罷了,原本也不值一提的。倒是康兒,非得大驚小怪的什么奏折。要兒子說,直接砍了也是了,何必費勁兒再驚動父皇?”

“不過,這遼東知府也實在是太不應該了,竟然敢煽動學子胡鬧,為那個什么解元的請命。這個風氣可是不能縱容,不然的話,怕是以后那些學子的氣焰更加囂張了。”太子一邊輕聲安撫永和帝,一邊卻是暗地里使壞。

永和帝剛剛發了一通脾氣,此時火氣也消的差不離了,聽見太子這樣說,搖搖頭,“你莽撞,康兒要是像你這樣莽撞,我倒是不放心他在遼東了。那是他能隨意處置的事情么?他不過是去遼東監督糧草物資的,又不是參與地方政事,他要是莽莽撞撞的行事,那還了得?”

永和帝這時抬頭看了看面前站立的這些臣子們,然后指了指地散落的奏折,“把這些撿起來,給幾位大人瞧瞧吧。”

說話間,有內‘侍’前來,把地的一些奏折書收拾起來,然后遞給了陳相和王相等人傳看。

楚尚書也看到了那些東西,正是榮郡王派人送來的,參奏遼東知府煽動學子鬧事的奏折。楚尚書心暗叫糟糕,這件事一旦捅到了皇帝的面前,韜這條小命,可不知道能如何了啊。

“陛下,臣等剛剛也接到了遼東知府的奏折,不知道陛下可愿意看一看?”陳相對于永和帝的脾氣還是‘挺’了解的,這位陛下雖然脾氣暴躁,但絕對不是昏君,還是很能明辨是非的。

“看什么?這遼東知府縱容包庇那膽大妄為的舉子,他還敢說什么?這樣的知府,我看他也是做到頭了。康兒是什么人?康兒是朕的長孫,他還能做錯了?”永和帝此時卻好像余怒未消,根本不想聽別人說什么。

楚尚書一聽這話,心真的是涼了半截,皇帝這乾綱獨斷的‘毛’病,這是又犯了啊。“陛下,遼東府究竟發生了何事,臣等不知情,陛下在宮也不知情。此時不過是榮郡王的一份奏折,陛下總要聽一聽史知府如何說吧?”楚尚書硬著頭皮前道。

“聽什么?聽那個膽大的逆賊是如何辱罵朕的?還是聽那個遼東知府是怎么包庇賊人的么?朕不想聽,朕知道,康兒做的對,這等狂妄之徒,應該從嚴懲處。”永和帝很顯然是脾氣來了,啥話都不肯聽。

“陛下,遼東知府參奏榮郡王肆意陷害新科舉子,捕風捉影穿鑿附會,以莫須有罪名將遼東府鄉試解元顧韜抓了起來,并加以嚴刑拷打。另外還有榮郡王并未接到朝廷公,擅自捉拿陛下下旨賜封的承務郎顧承勇,及其家人入獄。如今,遼東府的學子已經聯名書,懇請陛下查明事情真相,還顧解元,還有顧家一個清白。”

楚尚書這時可是顧不得那些了,也不管皇帝愛聽不愛聽,直接把事情一股腦的說了出來。這時候要是還不說,萬一皇帝在太子和王相的挑唆下,直接下旨殺了顧家人可怎么辦?

楚尚書這樣不管不顧的模樣,讓屋子里的眾人都有些吃驚。這位楚尚書可是最老成持重的人了,朝堂的紛爭,他從來不輕易出頭,今天這是怎么了?

“楚尚書,你這話是什么意思?是指責郡王么?郡王是陛下的親孫,從小在陛下身邊歷練成長,行事向來穩妥。楚大人的意思,是郡王做錯了?”王相那邊的人,還沒等皇帝開口呢,便直接朝著楚尚書開火了。

“郡王有沒有做錯,在下并不知情。在下只以為,此事既然出在遼東,那么遼東知府的話,不能不聽。難道單憑郡王一面之詞,要定了人家的罪么?若是真像郡王所言,為何遼東府數百名學子,都肯為那顧解元證明清白?此事定然是有蹊蹺的,陛下,凡事不可偏聽偏信啊。”

楚尚書這時也顧不得了,他要是這時候還不力爭,只怕是韜真的沒希望了。“陛下,遼東知府做事向來謹慎周全,若不是事情真的到了不可忍受的地步,斷然不敢這樣的奏折。還請陛下明察,不要冤枉了好人才是。”

“楚尚書,在下倒是不明白了,那位顧解元究竟跟楚尚書有什么關系?前次本相提起這件事,楚尚書一個勁兒的替他說好話,如今在陛下面前,還是如此。難道在楚尚書眼,榮郡王堂堂皇長孫,還會平白無故去誣陷一個舉人不成么?真是荒唐。”王相借著這個機會,又重新提出了質疑。

楚尚書‘挺’直了腰桿,“陛下,諸位大人,下官并非是針對榮郡王,只是覺得這事情太過蹊蹺。諸位大人也可以看看,那些詩根本看不出什么,要不是有人故意往攀扯,誰會去想這些?陛下,這些在其間穿鑿附會的人才是最可惡,他們才是用心險惡之人。”

推薦本章到:

.版權所有.


上一章  |  農門醫女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