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可惜,如此一來,葉寒憐知道自己一開始打的主意怕是不可能了。[燃文書庫][].non.o
看到柳姨娘退場,葉寒萱扯了扯嘴皮子,對著葉寒憐的方向露出了白瘆瘆的牙齒。
別人不知道葉寒憐在可惜什么,但是她太清楚了!
上輩子,借著這次葉老夫人的五十大壽,葉寒憐雖然沒有如愿以償地除掉她,成為葉家的嫡長女。
可最后因為原主的沖動及葉寒憐的狡詐,葉寒憐到底是被葉紀譚用強硬地態度,暫時記養在了她娘江紫蘇的名下,享受著嫡次女的一切。
至于飽受“委屈”的柳姨娘也由姨娘升為貴妾。
可以說,在葉老夫人的這場五十大壽之中,葉寒憐跟柳姨娘才是其中最大的勝利者。
這輩子,柳姨娘尊卑不分,以下犯上,被罰跪祠堂。
試問一個在如此重要的日子里犯了錯甚至受罰的姨娘,又有什么資格接受晉升為貴妾這么大的獎賞?
“實在是讓各位見笑了,也不是憐兒這孩子迂規。萱兒身子不適,臥病在床,老身憐她,讓她好生休息,這才叫憐兒替了萱兒。”
葉老夫人出聲笑了笑,應了一句,算是替葉寒憐開脫了。
只不過,此時葉老夫人的笑跟她剛出場時風光的笑大不一樣。
“病了?”
就這兩個字,叫就站在人群里的葉寒萱聽了更覺得好笑。
江紫蘇同樣聽到了葉老夫人的話,心中凄苦憤怒一笑,萱兒明明失蹤了一天一夜,婆婆半點都不知道,竟然還為了替葉寒憐圓慌,扯萱兒出來!
這么一想,江紫蘇忍不住上前一步,想要把葉寒萱失蹤的事情說出來。
一直注意著江紫蘇一舉一動的葉寒憐馬上往江紫蘇的面前擋了擋:
“母親,你可別沖動,以免壞了大姐姐的名聲!”
聽到葉寒憐帶著冷意的聲音,直把江紫蘇驚得透心涼:
葉寒憐這話是什么意思,難不成,葉寒憐知道萱兒失蹤的事情?
“今日乃是祖母的五十壽辰,憐兒年幼無能,沒法兒送什么名貴的東西給祖母,唯有做些小東西,表表我……我與大姐姐的一片孝心。”
順利阻止了江紫蘇之后,葉寒憐仰著一張可愛的小臉,眨眨眼地看著葉老夫人。
聽到葉寒憐的話,葉紀譚的眸色頓時一柔,含了笑意:
憐兒不愧是他最喜歡的女兒,心地善良,不似萱兒那般任性妄為,不念姐妹之情。
一想到今天如此重要的日子,葉寒萱竟然躲病,不給葉老夫人面子。
為此,葉紀譚只要想到葉寒萱這個女兒,心里便惱火得緊,覺得江紫蘇哪有他的柳妹會教孩子。
“你這傻孩子。”
葉老夫人摸摸葉寒憐的腦袋,心中跟葉紀譚的想法一樣:
憐兒這孩子就是太良善,太好欺負了。
今天乃是她的壽辰,萱兒竟然因為鬧脾氣不肯出來給她拜壽,萱兒又怎么可能會為她準備壽禮?
憐兒故意這么說,分明是替萱兒跟葉家做面子,當真是難為了憐兒的一片心意。
“憐兒替祖母準備的壽禮,祖母可是得好好睜大眼睛瞧上一瞧。”
葉老夫人知道葉寒憐剛才是故意加上葉寒萱的名字,出于疼惜葉寒憐的心,葉老夫人在說到壽禮的時候故意只提了葉寒憐。
葉老夫人的態度完全在葉寒憐的算計之中。
聽了葉老夫人的話,葉寒憐微垂著臉,抑制著因為歡喜而要往上勾的嘴角,連忙命人把自己的壽禮搬過來。
她就知道,爹跟祖母根本就不喜歡葉寒萱,便連葉寒萱早已失蹤一天一夜的事情都不知道半點。
也是知道葉紀譚跟葉老夫人對葉寒萱的疏忽,葉寒憐才敢膽大地騙葉寒萱出葉家,甚至是推葉寒萱下懸崖。
明明葉寒萱是被葉寒憐帶出葉家,下落不明。
可是葉紀譚跟葉老夫人卻個個都以為葉寒萱今天之所以不出現,乃是以病為借口在鬧脾氣。
同樣清楚這一點的葉寒萱,看到葉寒憐眼里的有恃無恐才覺得越發心寒與憤怒!
難怪,難怪原主會如此!
難怪原主明明有了重生的機會,占盡先機,偏生寧可死都不愿意再回到這樣的葉家,不肯再當葉紀譚的女兒!
在現代身為孤兒的葉寒萱頭一次覺得,沒有親人陪伴在身邊,其實也挺好的。
要是遇到如同葉紀譚與葉老夫人這種偏心偏到沒邊的極品親人,有,她寧可無!
想到葉寒憐的那副壽禮,葉寒萱有些邪獰扯了扯嘴角,作啊,使勁作!
現在葉寒憐作得越多,到時候,就死得越難看!
站在葉寒萱身邊的韓四曄從葉寒萱的身上感覺到一股濃濃的怨念與恨意。
看著葉寒萱變得幽深的眸光,再想到葉紀譚的態度,韓四曄了然地斂了斂眸光:
同是天涯淪落人……
葉寒憐的壽禮乃是一幅高八尺寬三尺的大幅刺繡屏風,左上角乃是一望無川的東海,綿延之氣如夢似幻,頗有幾分仙境之意。
右下角則是幾棵蒼綠欲滴的挺拔老松,散發著一股毅力不倒,長壽無疆之感。
這幅屏風構圖氣勢恢宏,渲染著磅礴之氣。
更重要的是,屏風的右上角還繡著一首詩:筵前傾菊釀,堂上祝椿齡。鶴算千年壽,松齡萬古春。
“憐兒特地此屏風作為祖母的壽禮,祝祖母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
說著,葉寒憐直直跪在葉老夫人的面前,給葉老夫人行了一個大拜記。
“好孩子,趕緊起來。”
看到那副大屏風,葉老夫人歡喜不已,那么大的屏風不說價值幾何,這其中的心思與經驗卻是可想而知。
看出了葉寒憐的孝心,葉老夫人豈有不高興這禮。
葉寒憐的繡功不錯,這幅畫不但意頭好,意境更是出眾不已,得到眾人的贊賞,贊得葉家的人皆是一副紅光滿面。
除開江紫蘇之外。
“此繡畫頗有大書畫家王愷之的風骨。”
像是嫌葉寒憐還不夠風光一般,這幅屏風其中真正的名堂再次被人點出。
本書由燃文網友上傳,百度或360搜索《燃文》進入本站閱讀
讀,請記好我們的地址:,下載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