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萬能農女第956章 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重生之萬能農女 >>重生之萬能農女最新章節列表 >> 第956章 節

第956章 節


更新時間:2016年08月18日  作者:郭怕肥  分類: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郭怕肥 | 重生之萬能農女 
《》

956.

什么叫沒有云開和云洛心眼多?

還讓暢兒管著他這族兄,也得虧他有臉說。

偏燕宏揚對著這小子一張坦坦蕩蕩的燦爛笑臉,半點兒脾氣也不發不出來,只得笑罵著打發了他。

云暢當然不可能跟著這幾個小子出門。

知道姐姐送走費時幾人,便得往田莊上去,這一季燕家幾房的田莊,都種了新品種的糧食,姐姐如今最關心的就是田莊上的收成,怕是要在田莊上住上好些日子,便是中秋,大概在家也待不了幾天。雖說有護衛,云暢也不放心。她是打定了主意,要陪姐姐去幾處田莊的。

費時幾個雖然在燕家住的愉快,但想著很快便能見識到繁華的金陵城,還有江南名城廣陵與松江府,非但沒有半點依依不舍,還對未來的旅程充滿了期待。

怕云朝舍不得他們,還安慰云朝:“明珠,見我們走可別哭鼻子,便是舍不得我們,也沒什么,等回程時路過盱城縣,我們再來看你和燕老先生。”

云朝嘴角抽了抽,心道,你們哪只眼睛看出來我舍不得你們到要哭了?

反是費錦是真的依依不舍,拉著謹語的手道:“語姐姐,你可別忘了常給我寫信,路上若是幾位燕家哥哥們寫信回來,我也托他們把我的給你的信一道寄回來。我哥說了,回程時再來府上,到時候我給你帶些松江府好玩的來。”

送走這一行,云朝先是轉了一下古莊的田地,早玉米已經收了一茬了,余下的晚玉米,也長的有一人高,待過一個多月,便又能收一茬上來。

而紅薯土豆,卻還要等些日子才能起收。

倒是水稻,再過半個月,便能收了。

云朝想看看各種田莊上的莊稼長勢如何,再瞧瞧農具還有什么需要修補添置的。紅薯土豆哪怕一時來不及收,放在地里些日子也不影響什么,可水稻則不成,誤了節時,損失的可能就是一季的收成。半點馬虎不得。

再就是,因多是頭一回試種,從地里收回來的時候,各等地的畝產,也要精確的統計出來。

這些事情都需要按排。

雖然有五叔和七叔管著,自己也不能當甩手掌柜,什么都不問。

另外,收上來的糧食,也得把最好的挑出來,留作種子。

除了自留種,還得讓陳嘉茗想法子再運回來幾批種子。明年看看自留種和原種收成的差異。

推廣新品種糧食,說起來簡單,可事關百姓們的生計,半點不能出錯。那可是多少百姓活命的東西。

哪怕是一絲的松懈,都可能變成一場災難。

云朝是想為百姓謀福利的,如此,也對得起老天爺多給她的這一輩子幸福的日子,她可不想好心辦壞事,讓她的這些努力,非但沒幫助上百姓,反而害了他們。這樣的罪過,不是她能擔得起的。

這也是她為什么拒絕了費時求種子的原因。她可不想這些百姓們賴以活命的東西,結果只成了權貴餐桌上相互攀比的新奇時鮮。

好在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因著風調雨順,地里的莊稼,不管是新品水稻,還是紅薯土豆玉米等,都長勢喜人,只要接下來老天爺賞臉,就又是豐收的一季。

陸清那邊的學堂,當初因為找不到合適的屋子,干脆在盱城山腳下買了塊空地,自己建起了屋子當作學堂。先的地離著鬧市和碼頭比較遠,所以地皮價格不貴,且離著縣學又極近,縣學那里自成一個集市,買東西什么的,卻極方便。

建好屋子后,陸清只在外頭找到了一個先生,好在有昌大伯當初答應的支持,倒從燕家又派了兩個先生去,連著陸清四個人,學堂剛建,四個先生倒也足夠了。

只是當初想好的要找些匠人教授謀生技藝的事兒,因著時人手藝多是家傳,一時有些難。不過這也不急,拿著銀子,總能找到人的。

因著這學堂不收學費,且還免費提供書本,學生們只要自己家負責筆墨紙硯就能進學,所以但凡家里能供得起筆墨紙硯,卻讀不起私塾和書院,可又想讀書的人家,便都把孩子送了過來。

從說要建學堂,到學堂落成,學堂免費收生的消息,也傳遍了盱城縣及周邊的四里八鄉,因此才一開始招生,不過十天的時間,便足收了一百多名學生。

其實來報名的學生遠不止這些,只是如今學堂里無法提供食宿,只能走讀,那些家里離的太遠的,只能放棄。原就是窮人家的孩子,讀不起書才來的這學堂,在縣城租又哪里租得起房子呢?就這送孩子來讀書,家里也算是少了一個勞動力,是咬著牙狠著心才送來的呢。

看到更多身著滿是補丁的衣衫的大人拉著孩子失望的離去,不管是兩個燕家的先生,還是陸清和那名被請來的先生,臉上的神情都不太好看。

來的這兩名燕家先生,一個叫燕展逸,一個叫燕云見,論非份是叔侄,年紀卻相差不大,都是三十出頭的樣子,性格也都極沉穩,為人也十分溫和。

燕展逸縱老成持重,亦不由嘆了一聲:“如今方知郡主為咱們盱城縣百姓,到底是做了怎樣的一件好事。咱們燕家都是讀書人,又是望族,日子便有些難的,有族中支持,也很過得去,可這天下,讀不起書的人,終究是大多數人啊。”

嘴上雖然感嘆著,又贊了一回云朝,心里卻不免擔憂,一百多名學生,也不容易。學堂不收學費,雖說學生們自己負責筆墨紙硯的開銷,可書本費,先生的月銀,算下來也是筆不小的開支呢。他們兩雖說了不要銀子,只當來幫忙的,可郡主卻說了不能讓他們白忙,也都有一家子要養,卻是堅持每個月他們兩個每人開了五兩銀子。五兩銀子已經算是極好的報酬了。要知道便是縣太爺,一月的俸銀,其實也不過才十兩。他們雖無縣太爺的祿米祿田,可學堂里卻供他們一日三餐和平時用的筆墨紙硯,這又是一筆開銷了。

這待遇,都及得上縣學里的先生們了。至于別的私塾先生,一個也不過一二兩銀子的收入。

(郭怕肥)


上一章  |  重生之萬能農女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