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元國使臣的進京讓尚書府的謠言被人慢慢轉移,以至于這段時間人們嘴里說的都是元國公主和攝政王。
當晚使臣進京稍作休整,次日皇帝便為使臣和公主舉行接風宴,讓一干大臣帶著家眷入宮陪同,云娘雖是待嫁娘,可是圣旨已經下了,她作為戰王爺的準王妃,理應跟著參加這次的接風宴,所以下午韓書言便親自去尚書府接云娘進宮。
云修作為二品大臣,當然也要進宮赴宴,而王昭君卻眼巴巴的看著云娘,想要進宮去見識見識,讓云娘無可奈何,最后韓書言便準許王昭君待在他身邊一起進宮。
四人這才在管家的注視下上了馬車離去。
“堂哥,那皇宮真的像別人說的那樣,屋子都是用黃金做的?”
王昭君在馬車內十分興奮,忍不住嘰嘰喳喳的問著云修,讓云修沒好氣的看了王昭君一眼。
“什么叫做眼見為實,耳聽為虛,那皇宮多大?哪怕加上所有的黃金也不一定能修建出皇宮來,做夢呢吧!”
云修聽見王昭君的話十分無語,要真是有一座金屋,那皇上肯定不會是個好皇帝,這樣勞民傷財的事情皇上是不會做的,天子無德,這是百姓們最忌諱的。
“哦!”
王昭君被自家堂哥鄙視,當下興致有些缺缺,也不敢再問,只能暗自興奮,想不到有一天他也能去皇宮,參加皇上的宴會,而且還能見到元國的公主。
王昭君如此一想,頓時感覺有些飄飄然,看著韓書言的眼神全是崇拜,誰叫他姐夫是王爺呢!可是任憑王昭君如何想也沒有想到,今日一去,他居然會惹出這么大個麻煩出來。
皇家宴會,眾人怎么可能怠慢,于是朝中大臣,家眷通通錦衣華服加身,以求不會在元國使臣面前丟了禮數。
云娘他們到時時辰尚早,男女宴會暫時是分開而設,朝婦們都是由皇后在御花園設宴款待,所以在云娘他們下馬車后,韓書言和云修便被皇帝身邊的太監叫去,韓書言只好吩咐暖菲姐妹照顧好云娘。
王昭君因為是男子,不好跟著云娘去御花園,便只能跟著云修他們而去。
云娘主仆被宮娥帶到御花園,便看到百花怒放的御花園中鶯鶯燕燕的無數女子,當太監唱喏尚書府大小姐到時,讓這些朝廷命婦和貴女的目光都被吸引到了云娘身上,頓時低低的議論聲便開始響起。
“她就是王氏,模樣果然長得不錯,怪不得戰王爺那么喜歡!”
“你們知道外面傳的那些謠言沒有?也不知是不是真的。”
云娘看到御花園中的人都像打量物品一樣打量她,雖然礙于她的身份沒有說出什么難聽的話來,可是卻都下意識的和云娘保持著距離,眼里閃過不屑輕視,不過臉上卻撐著笑容,看不出絲毫不妥。
在亭中的皇后看著眾人像是故意隔離了云娘一樣,頓時眼睛一瞇,垂了垂目光讓身邊的宮娥去請云娘過來,這才對著身邊的鳳柔和將軍夫人,老侯府夫人等笑道。
“看來是王姑娘到了,王姑娘第一次參加這種宴會怕是有些不熟悉,本宮讓人請她進來和咱們一起說說話。”
皇后對著侯府老夫人笑道,伸手拍了拍鳳柔的手。
亭中坐著的人無不是有身份地位的朝堂命婦,因為今兒不知為何歐陽侯府的老夫人來參加宴會,所以皇后也在這里招呼著,撇開身份,歐陽侯府的老夫人已經是差不多八十歲的高齡了,因為是武將出生,身子還算硬朗,再加上保養得宜,看起來也不過六十多歲的年紀,可是卻是當今為數不多了三朝元老了,就算是當今的太上皇也對歐陽侯府諸多禮遇,更何況她,畢竟她除了是皇后,也是一個小輩,可不敢在禮數方面被人詬病,再說如今歐陽侯府又大勝歸來,她可不會在這個時候對歐陽府上的人有所怠慢。
鳳柔在聽見皇后說完最后一句話時眼里閃過一絲流光,隨即又淺笑頷首。
“我有幸在金秋宴上見過王姑娘,王姑娘才識了得,讓柔兒很是羨慕,如今王姑娘馬上就要嫁給表哥,也算是一家人了,我也想能多和王姑娘熟悉熟悉,還是皇表嫂知柔兒心思。”
鳳柔的話讓皇后想起鳳柔對韓書言的心思,再加上鳳柔這話的意思,像是怕云娘不喜她這個表妹在韓府一樣,想要和云娘打好關系,當下憐惜的拍了拍鳳柔的手。
侯府的老夫人今兒是聽見曾孫在她耳邊念叨過云娘的話,當下對于云娘很是好奇,再加上她聽說曄兒那孩子收了戶部尚書那孩子為徒,也算是她的徒孫,而他的曾孫又看上她這徒孫的姐姐,這就已經是夠讓老夫人好奇的了,而且她這段時間可沒少聽見尚書府的事情,特別是云娘的事情,于是老夫人今日就讓她的孫媳婦茍氏一起參加這個宴會,一是看看有沒有適合她孫兒們的姑娘,二是看看有她當年風采的后輩,也就是云娘。
茍氏聽見云娘來了,當下高興的看著亭外,想到多年不見云娘那孩子,如今轉眼七年一過,再見到那孩子的時她都要嫁人了,她雖然也聽見曄哥說過云娘的消息,可是哪有親眼見到得安心,再加上如今上京城的事情,茍氏的心就提了起來,要不是上京城事情一件接著一件,她早就想去尚書府看看了。
云娘和暖菲姐妹剛進御花園,就被一些夫人上前叨擾了幾句,云娘知道她們的心思,只好笑著點頭,正在這時就見到皇后身邊的婢女請她去亭中,她這才辭別了眾位巧言令色的夫人。
看著被皇后叫走的云娘,眾位夫人心肝幾乎都悔青了,她們應該早早上去打招呼的,說不定還能在皇后面前賣了好,而且也能和王氏說上幾句話,可是現在看著已經離開的云娘,眾位夫人只能相互看望,恨不得跟著一起去拜見皇后。
今兒參加宮宴的夫人為了自家子女的未來都把自己的嫡女嫡子帶上,說不定會被門當戶對的世家看上,為自家閨女謀一門好婚事也說不定,要是能入的了皇后的眼,那可真是幾輩子修來的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