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作者:秦墨
于辭夜入襄王府,立馬被守衛襄王府的私兵發現了。
于辭也沒打算有所隱瞞,能被編入私兵的侍衛都是極為得襄王爺信任的人。
言簡意賅的解釋一番后,襄王爺帶著顧承軒,走到書房。
“于總管的意思,是寶皇貴妃娘娘讓顧神醫入宮的?”襄王爺狐疑的打量著于辭,心里不大信任。
難道于辭是查出了顧承軒的真實身份,所以特意把人接入宮,方便親手嚴加看管?
襄王爺不善的眼神,在于辭眼里不算什么,他對此很理解。
畢竟這位顧神醫是襄王爺留在府里,為襄王府人身子之保障。
他如今為了皇上,將人奪過去,等于讓襄王爺的生命保障少了一層。
誰人遇到這事能不急啊,襄王爺這樣子已經算是好脾氣了。
“襄王爺,您請放心。待顧神醫在宮內留滿五個月后,他的來去皇宮不會再管。您是知道皇上現在身子不大好,寶皇貴妃娘娘現在也是雙身子,還要管理后宮,頗為疲累。若是顧神醫能入宮照顧好這兩位主子的身子,實乃整個大熙朝的恩人。”于辭說到后面都激動了。
院正此人衷心的僅僅是皇帝,不是拓跋護這個人。
現今兒人換了,但只要軀殼不變,只要是,坐在大熙朝皇座上的那個人,他就會衷心。
如有朝一日,皇帝的位子換人做了,院正依舊會對新皇帝忠心耿耿。而之前效忠的那個,則被他忘到了腦后跟。
“我答應。但是我只給皇上和寶皇貴妃娘娘看診。”顧承軒聽到蘇婉兮,心臟瞬間暫停了一瞬。
于辭驚喜道:“好,那雜家先回宮了。明兒自有專門的人接顧神醫您。您是寶皇貴妃娘娘特意請入宮的,旁人沒膽子也沒身份去為難您的。”
顧承軒動動眉角:“寶皇貴妃娘娘,特意請我入宮啊。”
“顧神醫不必訝異,當日京郊之事驚險萬分,您能治的寶皇貴妃娘娘身子好全,寶皇貴妃娘娘心里肯定是記掛的。雜家話不多說了,此番叨擾襄王爺和顧神醫了,來日雜家再來向二位賠罪。”
于辭輕功還算不錯,腳微微一點,飛上了墻頭,消失和在夜幕之下。
襄王府私兵們見著這一幕,個個面面相覷,紛紛咋舌。
不愧是皇上身邊出來的人啊,真真是文武雙全,無所不能。
“承軒,和本王到書房去聊一會兒吧。”襄王爺拍拍顧承軒的肩膀。
顧承軒頷首點頭:“是。”
襄王爺帶顧承軒去的書房顯然不可能是外書房,走入隔了好幾堵鐵墻的內書房,兩人鄭重的相對而坐。
“兮兒不知道她和你的關系。她能為了皇上,不顧生命危險沖到京郊,并尋到了眾人搜救不得的皇上,可見兩人情比金堅,不同于一般的皇帝和寵妃關系。”襄王爺對著顧承軒繞彎子。
顧承軒攔住襄王爺絞盡腦汁想說的話:“承軒自幼受義父教養,本就是為了義父而活。寶皇貴妃娘娘不知承軒她未婚夫,這極為正常。以前昭筠郡主沒有同您認親,義父當年都以為一切斷了呢。”
“您不必勸慰承軒,承軒孤家寡人的,愿意為寶皇貴妃娘娘效忠。她不知情可以不管那契約,但是承軒知道內里就不會違背契約所言。再者說了,寶皇貴妃娘娘答應給承軒用盡皇宮珍貴藥材。哪怕沒有長輩之間約定一事,承軒亦會受此誘惑而去的。”
顧承軒念念叨叨的說了一大堆話,襄王爺靜靜的聽著。
直到他說完了,襄王爺慈和笑了笑:“你能分辨的如此清楚,本王就放心了。去睡覺吧,你平日里最注重養生,這時候論理該睡過去了的。為了兮兒的事,為難辛苦你了。”
顧承軒溫潤如玉的低下頭,神色瞧不清楚是何樣。
“王爺您也早些休息。養生之道,不可荒廢,應持之以恒。”
顧承軒退下以后,襄王爺坐在書房里良久。
他知道顧承軒為何答應入宮,宮中稀有藥材是一部分,更多的是為了不讓蘇婉兮單軍匹馬的在后宮辛苦。
讓一個溫潤如玉的人突然話多如同話嘮,只有一個可能。
那就是他勸慰的不是別人,而是他自己。
顧承軒條理分明的說了一堆話,目的是讓他自個兒被自個兒催眠,催眠他沒有私心。
顧皇宮突然來了個新太醫,還不住宮外,直接有個小宮殿。
這與眾不同的事兒,皇宮眾人卯足了勁想看出其中章程來。
可惜于辭和蘇婉兮把顧承軒保護的密不透風的,嬪妃們想摸清楚內幕,比登天還難。
萬事沒有完美無缺。隨著顧承軒在宮里越住越久,他的神秘的面紗漸漸被剝開了一點點。
“你們知道嗎,那位顧神醫長的可好了。我上次看到他和皇上兩個人一起,不分上下呢!”一宮婢碎嘴道。
“你是遠遠看的吧,我上次去顧神醫宮殿門口掃落葉,轉到角落里時,正巧看到顧神醫從里面出來。他的氣質確實是極好的,可容貌不能算頂尖。”另一宮婢自覺自己掌握了更深的消息,昂首得意道。
她話音剛落,身后便出現一個內侍,技術熟練的拿著麻袋把套了起來。
被套麻袋的宮婢,茫然的暈了過去。
失去神志之前,她腦子里最后一個想法是:我要說的流言還沒說出口呢!
“你很好,這是寶皇貴妃娘娘給你的銀子和地契,你可以去內務府辦理手續提前出宮了。”內侍一手拎著麻袋,冷漠道。
誘使那宮婢露馬腳的宮婢,激動的手足無措。
她盼了多少年的出宮啊,終于來了。而且,還多了這么些銀子,她出宮后一定能和二狗哥過的很好!
打發完想離宮的宮婢后,個子高大的春分,輕松的把麻袋扛在肩上,腳步輕快的離去。
乾清宮,蘇婉兮坐著,周護陪笑的站著,地上放著一個麻袋。
這個組合要多詭異有多詭異,偏偏乾清宮里的奴才們早習以為常,見怪不怪了。
手機閱讀本站:
本書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