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2.
類別:散文詩詞
作者:粉粉變書名:
要調查這些事情,只怕還要那慎刑司幫忙啊!
言鐸這樣想著,就來到了慎刑司之中,不想里面的一個官員看見陳榮他就急切不已,“侯爺!我正命人去侯府尋你呢!不想你這么快就來了!”
言鐸微微的訝異,“尋我何事?”
原來陳榮得到密報,每逢月圓之夜,京城附近都會不見許多妙齡女子,這倒是不奇怪,奇怪的欽天監看出天有異象,連國師都說有妖孽出沒,這些事聯系起來,就值得深究了reads;!
言鐸不由得搖搖頭,“此事尋我作甚?還有,關你們慎刑司何事?”
他向來是不相信這些的,什么人不見了就能和妖孽聯系?實在是莫名其妙啊!
陳榮壓低了聲音,“侯爺,皇帝有了密令,要我們暗中查探此事,我們調查之后,才發現,和麓山的一座道觀有莫大的聯系……”
他頓了一頓,言鐸的臉色已經變了!怪不得陳榮要尋他!
麓山是言家的封地,那道觀還是言家奉養的!
雖然當今的皇帝沉迷的是佛學,但是這道觀也不是都消弭殆盡了。[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一般的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
言鐸的祖輩據說就是道士出身,所以,這言家向來都有道觀的,一直都香火不錯。
只是到了言鐸這一輩,封老夫人本就信佛,言鐸對這些都沒有興趣,所以,對那道觀的管束就不多了!
想不到,居然會出了這樣的事情!
“侯爺!我們相識多年,您是什么人我自然是明白的,只怕是有人借著祁南候府的名義做壞事!說不定就是要暗害祁南候府!我就想著通知侯爺一聲,早做防備才是正經!”
言鐸不由得點點頭,“此事多謝你了,就當我欠你一個人情!”
這種事,說大也不大,但是說小也不會很小!
要是有人借口此事,污蔑祁南候府做出什么禍國殃民的事情,那就百口莫辯了!
“侯爺這是哪里話!不過,這件事的確是非常的奇怪,這失蹤的女子居然多是至陰至柔的命格,這其中的意義就值得深究了!那妖孽的說法的確是有些道理!我們正想去那道觀之中好好的看一看!”
言鐸不由得皺眉,雖然他不是很懂,但是也聽過一些!
“陰年陰月陰日陰時”出生的女子,也就是所謂的“純陰之人”,經常成為練功工具,魔怪食物或者招鬼通靈的人。[小說]據說“女忌生純陰,男忌生純陽”。生辰八字和天干地支相配。陰陽由天干地支決定。天干中逢單為陽,逢雙為陰。甲、丙、戊、庚、壬為陽,其余為陰。地支中子、寅、辰、午、申、戌為陽支,丑、卯、巳、未、酉、亥為陰支。天干地支悉數全陰,即四柱純陰之人,據說是青燈自守之命,巨寒!!
言鐸頓時覺得事情的確是非常的嚴重,就帶著這陳榮和一些官兵來到了那道觀之中!
這道觀名子真觀,現在是一個紫陽道長掌管著。
見到言鐸帶著這么多人浩浩蕩蕩的來了,卻沒有驚慌失措的感覺,依舊絲毫不亂,言鐸暗暗的訝異,越是這樣,越是叫他覺得事情不對!
他幾年也難得來一次,不管怎么樣,都是一件驚奇的事情,此人卻如此的鎮定,似乎對于現在的狀況早有預見!
言鐸也不多說,就命人在道觀之中四下搜索,卻一無所獲!
這道觀也不大,要是藏了什么人的話,那是一目了然的!
看來看去,這道觀和一般的道觀也沒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除了正殿那兩根大的出奇的柱子!
不過言鐸并不在意,說實話,他根本就沒有來過這里幾次,如此仔細的觀察,也是頭一回!
那紫陽道長說道:“侯爺定是聽信了流言蜚語!可是清者自清,多說無益,我還盼著侯爺來主持公道呢!如今官府的人也來過了,算是還我們的公道了!”
言鐸和陳榮都交換了一個顏色,這事情十分的不對!
卻又說不出不對在哪里!
言鐸只好說道:“道長,看來你也知道有不少的流言蜚語啊!不是我多疑,只是這是我們侯府奉養的道觀,要是真的是出了什么事的話,我是萬萬的擔當不起的!”
“我們深受侯府的大恩,自然明白這個道理,怎么會做出這樣敗壞侯府名聲的事情!”
言辭切切的,似乎真的找不出怎么真相!
無奈這言鐸和那陳榮只好鎩羽而歸!
但是言鐸總是覺得這紫陽道長十分的詭異!
到了半山腰,遇上了一個托缽的和尚,口中念念有詞,“欲破失女案,須從柱里尋。”
言鐸覺得很奇怪,雖然佛道是一家,但是在這里遇見和尚還是有些詭異!
只是聽見他的話,言鐸微微的頓了一下,陳榮訝異的問道:“怎么了侯爺!?”
言鐸如造電擊一般,顫抖了一下、眼眸中的神采才慢慢的回來,喃喃自語,“欲破失女案,須從柱里尋。”
猛然抬起頭,如醍醐等等一般,“欲破失女案,須從柱里尋。對!對“
但是此時那和尚卻不見了蹤跡!
此人是誰?分明是來提醒他的!他為什么要這樣做?他是怎么知道的?
疑團眾多!
言鐸于是匆匆的回到了道觀,那紫陽真人見言鐸匆匆的回來,眼底分明閃過一絲慌亂,“侯爺你怎么……”
言鐸卻一把將他推開!
走到了大柱子面前,皺著眉頭,他反復思考那兩句偈語,覺得有點蹊蹺,這柱中怎能找到女人呢?
想到這里,這柱子大得稀希,不可能是山上砍來的,倒象是用板釘成,再涂上油漆。走近神案仔細一看,果然發現隱隱約約有板拼湊的縫隙。他從腰間抽出佩刀敲擊,細細一聽,“咚、咚”,如同打鼓,說明里面是空的。
奇怪的是,他敲了三下柱子之后,柱子里竟有響動。一會兒,柱子的一面裂開了一條縫,仿佛有個人影晃了一下,一眨眼功夫,那條縫又合攏了,起初以為是花了眼,但轉眼一想,這不正合了“須從柱中尋”的偈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