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門金鳳:冷面夫君童養媳第1244章 捐糧救災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農門金鳳:冷面夫君童養媳 >>農門金鳳:冷面夫君童養媳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44章 捐糧救災

第1244章 捐糧救災


更新時間:2016年07月01日  作者:燕七雪  分類: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燕七雪 | 農門金鳳:冷面夫君童養媳 
正文

小竅門:按左右鍵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最新章節

正文

下午,等石家和劉家那邊的大小兄弟都到來之后,大家就收拾收拾準備回縣城去了。

這次回縣城又會呆很久,因此每個人都背了包袱,帶上了厚衣裳,棉衣到是沒帶,下雪前回家拿就是了。

一翻熱鬧之后,方子健和方子元也在大人們的殷殷叮囑聲里騎著馬走了。

方小福給了大伯十萬兩銀子繼續秋后買地。田地莊子和食樓不同,出利益沒那么快,利潤也沒有那么高,以地養地可以,以地增地沒那么容易。

已經出產的糧食都優先供應了所有的食府、食樓、別苑、方府、小方府、方宅等各處用度,不過按方小福的要求,都是算了錢的,只是比市價便宜了兩折罷了。

原本按方志忠的意思是不收錢的,但方小福說各種生意、用度都要算成本,如果糧食免費供應,成本減少了,可是田地收成的收入相應減少,成本相應增多,就虧著一頭了。

到時,三叔的食樓賺了錢,三方合作的食府也賺了錢,大伯就虧大頭了。做生意就要明算帳才是。

其實所有生意都有她的份,方府、小方府和別苑等處更是都算她的,因此,方志忠明白,小七兒要的還是帳目明白,也就不再說什么了。

而食樓也果真如當初東方宇說的,參與了捐糧救災,不僅僅是青陽縣,其它縣城包括京城的食樓,全部都捐了。

不但食樓,天一書局、如意齋、徐家糧行都按分鋪各自捐了糧。恰恰負責賑災工作的是太子,可算將差事辦得漂亮了。

原本災年賑災是很多人搶著爭奪的好差,既能從戶部撈到油水,又能在各級占到好處,還得了民心,尤其對于爭寵的皇子,誰不樂意?

可若賑災沒銀子撥下來,卻要求受災州縣開倉放糧、地方捐糧、安置流民,無受災州縣也要捐糧相助。這樣的差事就被私下稱之鬼差,無人敢接。

辛苦不說,還容易得罪人,得罪人也罷了,還很難辦成,這樣的差事誰傻了誰接。

因此,朝堂之上,幾個王爺都說這是儲君憂民為民的好機會,也是去了解民情的好機會,應該太子殿下親自督辦。

當時四小安侯還跳出來說叔王這是大欺小,自己怕吃苦還把太子推下去受苦。

叔王們自是一翻反擊,這時福王便站出來說既然太子不愿意去,那就他去好了,他愿意為民受苦。

他都這么說了,太子殿下自然也要出列說為百姓辛苦不是苦,憂民之憂才是上位者應該做的,因此他愿意去辦這件差事。

太子殿下在福王嘲諷的笑容里還被幾個叔王要求,接了差事可一定要辦好,民以食為天,今年大面積的糧食欠收,餓一點也能理解,可別餓死了。

這次四小安侯又紛紛指出,幾位叔王既知今年糧食欠收,百姓沒飯吃,那就先捐一些糧食出來作為皇室表率吧。

然后在四個小年輕的躁動下,不但叔王、皇子、各路朝官也都要響應捐糧,當然,四小安侯自己提的要求,當然自己要先捐了。

有他們起頭,太子也立刻響應,說縮減東宮用度一年,省糧三月,不要求其他人效仿,但他身為儲君,理當為國、為君父分憂。

話都說到這里了,皇上龍椅高座,自然是將太子殿下大大夸獎了一翻,便準了他的請求,下詔讓他率戶部辦理這次南邊水災、北方雹災、西北旱災的災情賑濟之事。

誰知,當很多人都以為太子殿下這次在劫難逃時,因為天一書局率先提出捐糧,接著太學、各地縣學紛紛響應,并倡導“一人省一口,救活一個人”的善義活動。

所有人都沒想到最先響應的居然是這些并不寬裕的讀書人,而且他們倡導的善義活動感動了很多人,不但更加崇拜天一先生,也感激這些讀書人。

之后天一先生更是振臂高呼,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太子殿下尚且憂心災情、省衣節食助百姓度過難關,他號召天下善義之士以少聚多、滴水成河。

有太子殿下為表率,天一先生的聲望,太學和縣學的積極響應,民間很快就形成一種極具正能量的熱情。

這也是當初東方宇在大雜院里時,和方小福討論出來的應對策略。如果只是平常的捐糧,度過難關是肯定的,但達到的效果還不夠明顯。

方小福根據現代救災的眾志成城的精神,給東方宇支了幾招,沒想到順利開啟了反踩敵人一腳順便收取民心的外掛。

這是第一步。

第二步就是作為青陽縣出身的方家食樓和徐家糧行,以響應天一先生的號召、支持太子殿下賑災為由,京城鋪子先捐,之后各縣分鋪也展示了不甘落后幫助百姓的善義形象。

之后如意齋、五味樓紛紛效仿,在這次捐糧行動里都是起到了帶頭作用,或許商家對手們嗤之以鼻,但百姓卻紛紛手動點贊。

而且徐家糧行雖然也趁勢囤了不少糧食,但沒有趁亂漲價,搞得其它糧行也只能錯失橫財機會,對徐家敢怒不敢言。

但還是有人積怨太久,放謠言徐家糧行有戶部徐侍郎撐腰,肯定暗中得了不少利益,不然怎會如此積極大義?他們是商家!商家!商家!

自古俗話說得好,商家無利不起早!

然而謠言并沒有傳播太久,就讓天一先生通過書局張貼宣傳海報的形式傳遞了他的話,說商家謀利是必然,但商家的衣食父母是誰呢?

是百姓!是客人!

如今多地受災,百姓受難,商家不伸手,難道以后關起門來左手跟右手做生意?

但無風不起浪,肯定是徐家的善義妨礙了誰的利益,擋了誰發財的路,才會有人造謠生事。因此,請百姓不要傳謠,繼續傳遞正能量。

雖然紅遍天下的天一先生沒有指明誰在傳謠,但暗示的話卻讓人眼尖地發現了,因此,市井議論之聲很快從徐家的陰謀轉到了陷害徐家的陰謀。

妨礙了誰的利益?擋了誰發財的路?


上一章  |  農門金鳳:冷面夫君童養媳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