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8.作者:童二姐
趙穎兒對樓蘇葉是心懷恨意的,但此時卻沒有一句是說他不好的,足以證明,她只是客觀的表達真實的情況。
而這些,又何嘗不是李杰想不通的地方呢?
“愛妃就別為這事操心了,不管他以前有多忠誠,現在背叛是真的,所以,以前再好也沒用,愛妃還是好好養胎吧,這個孩子可是朕的心尖寶。”李杰輕輕的摸著她的肚子,內心也是充滿父愛的,真心希望不要發生任何意外才好。
“皇上,臣妾知道,大不了這十個月,臣妾都不出這芙蓉宮,就再不會發生像昨日那樣的意外了吧?昨天皇上可真兇,嚇死臣妾了。”
“朕那也是沒有辦法,您就別往心里去了。對了,不要跟玉貴妃走太近,榮妃也一樣。”
趙穎兒失笑,“皇上,您這是擔心她們害臣妾嗎?要說榮妃還有可能,但玉妃姐姐是不會害臣妾的,昨天,多虧了她,臣妾心中愧疚啊,都沒能去看一眼,也不知道她的傷如何了。”
“還好吧,沒什么大事,朕剛從那邊過來。”
說話間,宮女來報,說是玉貴妃已經在搬往梨花宮了,李杰吩咐公公去盯著,看看有沒有搬什么怪的東西,但一直等到傍晚,玉貴妃全都搬好了,公公回來稟報,“皇上,一切正常。”
“正常?那可真怪了,難道朕的猜想是錯的?”
趙穎兒端著一碗人參烏雞湯問,“皇上,您猜錯了什么?
“沒什么,朕讓玉貴妃搬到了梨花宮,梨花宮離芙蓉宮挺近的,你小心點,別跟她過多來往。”
這話,才一會兒時間,都提醒了二次,趙穎兒便警覺多了,“是,臣妾會小心的。”
李杰又問了一下莫青凌的婚事準備得如何,公公回道,“都準備好了,連他身邊的親信都趁機換掉了。”
“做得很好。后天便是大婚的日子,也是蕭王出發的日子,朕要親自送走蕭王,莫將軍便是最大的籌碼。”
雖然莫青凌的婚事,也就是個陰謀,但韓菲還是有模有樣的為他準備賀禮,王府的寶貝,之前抄家的時候,基本都被收了,還有一些,被韓菲埋在景心園的后院里,她也沒想挖出來,畢竟后天就要出發去東羽,挖出來也帶不走,還不如出去現買。
所以一早,韓菲就出來買禮物,逛了一圈,也沒發現什么有趣的東西,只好去了胖子店。
一見到韓菲,胖子激動得直掉眼淚,“師傅,您沒事吧?”
“看我樣子,能有什么事?”韓菲直到往辦公室走去,胖子緊跟了進去,胖子為她上了茶,便乖乖的跪下磕頭,韓菲拉都拉不起來,“這是干什么啊?”
“師傅,您都肯為我頂死罪,就是我胖子再生父母啊,請受兒子一拜。”
“呸,我才沒你這么老的兒子,快起來,別惡心我。我們今天說說正事,以后,怕是又沒有時間來了。”
胖子被拉起,坐在她對面,“師傅,您又要去哪里?”
“有點事要做,要去東羽,這幾天也沒時間幫你細想店子的事情,實在是雜事太多了,不過,我寫了一些經營之道,你可以學著來。還有,我仔細的想了想,其實你和劉氏的生意大可不必有沖突,不如我去幫你牽個線,你們坐下來談一談,以后便各做各的,互不干擾,更好。”
胖子不解,“師傅的意思是?”
韓菲笑,“你想,你做的是糕點,他做的是快餐,你們本來就不是一個行業了,為什么要賣一樣的東西?”
“不是一個行業?”胖子糊涂了。
韓菲點頭,“你想,她們既然是做快餐,那便專心的做快餐,你看他們店里,是不是快餐賣得好,糕點做得不多,帶著賣一些,還是個負擔,不如把糕點這一塊舍棄了,而你呢,把漢堡薯條舍棄,專心做糕點,這樣不就好了?”
胖子仔細一想,確實在理,“但劉氏那邊,如何肯舍棄糕點?畢竟他們原本就是糕點世家啊。”
“所以,我必須出面調解一下。”
“師傅,劉氏的人可不好說話,您這樣貿然前去,會不會又被他們欺負?”
韓菲桌子一拍,“他敢!給他雄心豹子膽,他敢嗎?這事你放心吧,以后你專心做糕點,就做你拿手的,不時的做些活動,送些美食卷之類的,再學著辦ip卡,記積分,送禮,這些手段要常用,我都記在本子上了,你有空看看,一定可以東山再起!”
“謝師傅。”
韓菲交代道,“還有,多打,沒事的時候,讓你的員工四處發單,要讓京都所有人都知道,胖子糕點坊,讓他們一想起吃糕點,就想到胖子這二個字,最好做個標,只屬于你的商標。”
胖子一臉朦朧,“什么是商標?”
韓菲畫了個大寫的“l”問道,“看到這個,你想到什么?”
“劉氏。”胖子想都沒想就回答了。
“對了,這個就是劉氏的商標,你看他們的招牌上面,他們的單上,他們的外墻上,到處都可以看到這個,所有人都知道,這個代表了劉氏,這個便是商標,你也要弄一個,我畫了一些,你挑一個用吧,全在本子上。
胖子感激涕零,“謝謝師傅。”
“別謝我,你做好,造福的是那些窮苦百姓,還有,你做慈善的事情也不要藏著掖著,也可以借著這個噱頭來做洗動,激發顧客的善心,比如,顧客來買一次蛋糕,便相當于幫助了一個窮苦百姓,相當于做了慈善,這都是噱頭,知道嗎?你所做的事情,會被人們贊揚,人們也會更記得你,更愿意來你,只要百姓都記得你的好,便會來買你的東西,你的生意便會好。”
胖子恍然,“對啊,聽您一席話,勝讀十年啊。”
韓菲失笑,心想,那是,這都是幾千年的人類文明摸索總結出來的經商之道,你直接拿來用,當然覺得厲害!
手機閱讀本站:
本書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