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作者:菩提花開
商湯蓮倒是能理解來人為什么這么問,新手么,都希望一下子能達到高人的境界,所以選擇的都希望是最好的,但是這瓶酒別說賣了,這就是給大家看的一個擺設,當然,商湯蓮自然不會傻到這么說,而是微笑著實事求是的道:“這瓶酒確實是不錯,但若說是最好的,也不能這么說,我覺得有一句話說得好,沒有最好的,只有更好的!所以,這世界上哪怕是再好的酒都沒有最好的一說,也不光是酒的品質決定,還有取決于品酒的人。∈♀眾所周知的,品酒,不同于喝酒,一個是品,一個是喝,那么,人有千千萬,喜好更是天差地別,正如有人比較喜歡香檳,因為它的味道比較甜,口味偏淡,多適合女士引用,而男士多喜歡干紅或者干白,因為酒味偏烈,烈酒,威士忌也算是一款,可也會有人嫌棄過于濃烈了!所以,真正的酒沒有好壞之分,只看對不對您的口味了!”
來人聽了這番話,也覺得很有道理,點點頭道:“你說的沒有錯,可是酒肯定是有好壞的,不然有的怎么那么貴,有的怎么那么便宜!”
“您這么說也是有道理的,不過這是看法不同,您瞧,這不就我們不同的觀點了嗎!不過,我們言歸正傳,若說您看的這瓶酒是不錯,但是并不是什么場合都適合拿出來,若只是舉辦一場宴會,人數眾多,那么,我會推薦您十年左右的佳釀,而非這一瓶了!”
“為什么?宴會不是上的酒越好越合適嗎?”來人聽了,不禁問道。☆→☆→☆→☆→
“不一樣,若是專門為了品酒的,您上這一瓶,來的人不管多少,大家都知道珍貴,懂得珍惜,可若是舉辦一場宴會,只為喝酒而非品,那么就不大適宜了。一般而言,這樣的宴會,十年佳釀就是極好的了,價位不會高的離譜,說出來也不會失了面子,懂得的人還會贊一句這一次出的酒挺合適。正如我們古語有云,什么鍋配什么蓋,您若是有一個金鍋配玉蓋,您覺得合適嗎?當然,宴會的層次不同,配的酒也不一樣。不過,這是針對宴會而言,即使是針對個人,即使是一些品酒的高手,平常喝的酒也基本上是十年以上的佳釀!”商湯蓮道。
來人若有所思,如果是這樣的話,那自己還真不用買那么好的酒。不禁就吐出自己心里的需求了:“那你說,若是想要學會品酒,想要入門,應該用什么酒最合適呢?要成為品酒大師那樣的,又有什么快速的方法嗎?”
商湯蓮道:“如果想要學會品酒,說容易也容易,說不容易也不容易,至于什么品酒大師,那都是人們賦予的,在我看來,也不過是品酒的高手而已,這樣的人,不是本身極有天賦,就是自己喝多了酒,才懂得其中的三味,而大部分的品酒高手其實都是后者,說白了,就是喝多了就知道,有喝才會有比較,至于入門什么的,也不能這么說,在我看來,每一個喝酒的人都已經入門了,就好比若是把紅酒、白酒,放在您的面前,蓋住了讓您品嘗,您肯定也能喝出兩者的不同吧?所以,就我個人的看法,品酒其實大家都會,只要你會喝,那就算入門了,只是喝不喝得出更多的差別而已,您覺得是這樣的道理嗎?”
“嗯,你這么說,也對,可是我想要的是那種……”來人忍不住打斷道。
商湯蓮點點頭,表示理解,自己說了這么多,也該步入正題了,所以,商湯蓮道:“我理解您的意思,您酒喝多了,自然懂得如何區分其中的不同了,我這里有兩種方法,您斟酌著選,第一種,就是光喝一種酒,當您把它所有的味道都熟悉了,您再喝另外一種;另外一個方法,就是兩種酒同時喝,先喝第一種,然后再和一口水,再喝另外一種酒,細細的感受,這樣一點點的比較,當然,這只是個人的愚見,您可以參考一下適不適合您。至于您想要練手的嘛,本店有十年的佳釀,從十年,二十年以上不等的年份的好酒,您不妨買一些回去比較一下,等到熟悉了,再喝更高年份的酒再來比較,也不錯!至于什么品種的酒,這種則要看個人的偏好了,干紅、干白,又或者是香檳,又或者是白酒。我們這里還有上等的女兒。不管是什么酒,都要先喝過,才懂得它的味道,懂得品,您說對嗎?”(作者:正如商湯蓮說的是個人愚見,這也是作者的愚見,自己就是不喝酒的,就是再高檔的酒在作者看來就跟毒藥似的,當然,作者也接觸不到就是了,所以,真的是愚見,做不得準的啊!)
來人覺得很有道理,結合商湯蓮說的這些,他沉吟了,商湯蓮倒是不急著催促,而是建議道:“若是您拿不定主意,不妨回去思考一下,再來買也一樣,我們賣東西的是希望您理智購買,買回去以后還能歡喜,而不是讓您買回去以后再來后悔!”這話很誠懇了,商湯蓮雖然知道來人走了,不一定再來買,但是,商湯蓮卻更清楚這樣才能做永久的生意,一次不代表什么,她要做的可是回頭客,她可是知道,一般能買這些酒的人都有自己的圈子,不做則罷,要做的話,生意可不小,當然,若是對方不買也沒有什么,不過是費一些口水而已。
來人一聽,果然覺得商湯蓮說得很有道理,見商湯蓮這么誠懇,他有心不買都不好意思了,當然,他心里也是意動的想買,卻有些猶豫不決,畢竟現代的推銷手段可見多了,有時候當時銷售員說得天花亂墜的,結果買回去,大家都說不怎么樣,雖然家里是有錢,可也不是這么浪費的吧。
盡管這個服務員說得很誠懇,也很實在,但萬一自己又被忽悠了呢,還是回去再想想吧。
手機閱讀本站:
本書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