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0.
980.
其他修士可不知道手持金刀、神威凜凜的雷魔玉大修士是怎么想的。
大家只是想起,修仙界有傳言,雷魔玉與駱寧心、徐鼎臨有仇,而且還是深仇大恨、不共戴天的那種。
據說當年在龍首山,雷魔玉與駱寧心一見面,雷魔玉就對駱寧心下了殺手。要不是徐鼎臨幫著抵擋了一下,駱寧心早就沒有命了,更別提如今晉階元嬰后期,成為叱咤一方的元后大修士。
于是,當眾人看到駱寧心、徐鼎臨、嘯月狼君過來的時候,都是帶著幸災樂禍、看熱鬧的心態的。
大家想,既然徐鼎臨、駱寧心跟雷魔玉有仇,而駱寧心又成功晉階元后,那么這一次兩方相見,就免不了針鋒相對。就算他們不動手,不斗個你死我活,雷魔玉終究是不能這么橫行霸道下去了。
徐鼎臨、駱寧心聯手之下,肯定能把雷魔玉從禁制缺口前面趕走。他們也終于可以進入上古禁制,探尋里面的逆天機緣去了!
于是,看到徐鼎臨等人靠近,這些元嬰修士就特別配合地向兩邊一分,給他們讓出了一條路來。
但是令這些人萬萬沒想到的是,雷魔玉只是看了駱寧心等人一眼。她的神色先是有些震驚詫異,隨后就恢復如常。甚至,雷魔玉竟然一言不發地把身體往旁邊一閃,主動讓出了位置!
緊接著,圓盤飛行法寶上的那位十級雪狼身形一掠。它就像是一支離弦之箭,迅速離開了圓盤飛行法寶,并毫不停留地穿過了上古禁制缺口,徑直向里面去了。
與此同時,徐鼎臨收了圓盤飛行法寶。然后,徐鼎臨、駱寧心與雷魔玉并肩而立,面向眾人,再次擋住了上古禁制缺口!
眾人被這意料之外的變故驚得目瞪口呆!
眾人震驚地想:這到底是怎么了?雷魔玉和徐鼎臨、駱寧心不是有仇嗎?如今怎么變成一伙的了?!
眼見徐鼎臨目光銳利、煞氣盈身的打量著他們,一時間,那些人竟是沒有一個吭聲。
幾乎每個人都在心里想:這幾個人到底是不是一伙的啊?本來大家只忌憚雷魔玉實力強橫又出手無忌,現在又來了徐鼎臨、駱寧心和那十級雪狼。要是這些人聯起手來,那可就太糟了!
就在這時,只聽徐鼎臨神色冰冷、語氣威脅地突然開了口:“這上古禁制之中,封印的是與龍首山一樣的上古魔源。雖然魔源尚沒有泄露,但形勢依然嚴峻。
“嘯月狼君了解上古魔源,正前往確認魔源情況。太華宗的致遠道友和菩提禪宗的智磐道友也正在一起趕來。
“這段時間,我將著手準備封堵禁制之事。希望諸位能夠予以配合。否則的話,就休怪駱師妹和雷道友翻臉無情!”
眾修士:“!!!”
“徐魔君,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終于,一位來自西域荒漠的元后修士反應了過來。
那人到底是元后修為。其他的元中、元初在徐鼎臨森嚴冰冷的氣勢下噤若寒蟬、大氣都不敢喘一口,而他還是能在徐鼎臨的面前爭一爭的。
在場的另外一位元嬰后期修士也道:“是啊,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徐魔君總要給我們講清楚啊!
“當年在龍首山,據說是上古魔氣蔓延,大家猜測里面有上古魔源。可如今這青元山上不僅沒有上古魔氣溢出,還有強勁寒氣散逸,很明顯里面是有高階寒源的。
“如今雷道友霸著禁制缺口,不讓大家進去;徐魔君又口口聲聲地說里面有上古魔源,要立刻封堵此處,怎么能讓我們信服?!
“這里面到底是危險的魔源,還是逆天的機緣,總不能只憑徐魔君的一面之詞,總得讓我們親眼見一見吧?!”
這兩位元后大修士,駱寧心和徐鼎臨以前都是見過的。二十多年前,駱寧心晉階元后的慶祝典禮上,這兩位都親自到過華陽宗祝賀。
其中來自西域荒漠的那位元后修士是狂沙城的太上長老,名叫商亦原。這些日子,他正在鴻國境內游歷。看到迷屏山脈出現異狀,他就立刻趕過來了。
另一位則是鴻國望霞宗的太上長老,名叫何愈。雷魔玉腳底下那個早已凍成冰塊的尸體,原先就是望霞宗的元中修士。
面對商亦原和何愈的質疑,徐鼎臨真是沒工夫搭理。要是這兩人一個勁地跟他糾纏不休,他還要不要推演禁制了!
當下,徐鼎臨也不理這兩個人。他取出自己的青玉陣盤,就開始轉過身去試探禁制。駱寧心則身形一閃,把徐鼎臨擋在了后面。
“你……”何愈氣道。
駱寧心也不是一個有耐心的人。尤其是隨著修為漸長、身份提高,駱寧心就更懶得與人周旋了。
面對何愈,駱寧心強按著性子道:“何道友,在這件事情上,徐師兄沒有必要說謊。此事關系修仙界大局,就應該當機立斷,及早處置!”
何愈說道:“可是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既然是關系修仙界的大事,三位總得讓我等進去看上一眼。現在禁制里面是什么樣的情況,我等一概不知,總不能你們說什么就是什么!”
商亦原也道:“老夫也覺得奇怪,駱道友和徐道友剛剛趕來,也沒進禁制,怎么就知道里面有些什么?難道是雷道友告訴二位的嗎?”言下之意,竟有雷魔玉也把駱寧心和徐鼎臨給蒙騙了的意思。
雷魔玉自然是聽出味了。
雷魔玉立刻說道:“商道友是什么意思?你想說,我把駱道友和徐道友給騙了嗎?我雷魔玉向來說一是一,說二是二,擲地有聲!再說了,駱道友和徐道友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輕易上當!”
何愈道:“那么請問駱道友,你和徐道友是只聽雷道友的一面之詞就相信了呢,還是提前就從別的途徑知道了禁制里面的情形?”
駱寧心暗暗皺眉。她簡單粗暴地直接說道:“我自己的事,我沒有必要告訴你。”
本書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