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鳴宮闕第678章 遺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鳳鳴宮闕 >>鳳鳴宮闕最新章節列表 >> 第678章 遺言

第678章 遺言


更新時間:2015年12月31日  作者:顧婉音  分類: 古代言情 | 宮闈宅斗 | 顧婉音 | 鳳鳴宮闕 
第674章

第674章

永久網址,請牢記!

太后兀自惱怒了一陣子,到底最后還是平靜了下來。()她看住陶君蘭和李鄴:“現在你們打算如何?這事兒是絕對不能讓它成的。否則的話,后患無窮。”

陶君蘭當然明白,所以苦笑著點頭:“的確是不管怎么樣都不能讓這事兒成了。”

李鄴微微瞇了瞇眼睛,然后緩緩道:“用一個女子,換顧家的清名也是值得了。”

陶君蘭微微有些心驚,忍不住看了李鄴一眼。結果正好看見了李鄴眼里銳利的光芒。顯然,對于顧惜,李鄴并沒有絲毫的遲疑。

或者說顧惜早就讓李鄴滿心厭惡。

那么這種情緒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呢?陶君蘭微微瞇起眼睛想了一陣子,最后覺得可能是顧惜算計她,算計宜妃得到九皇子那一次。當然也有可能是更早,畢竟顧惜之前也做了不少的事情,雖說不是針對她,可是那些手段畢竟令人不喜歡。

對于李鄴這個看似冷酷無情的提議,陶君蘭心里是有些贊同的。甚至,其實她已經在猶豫,是不是該去找皇后合作,提前送皇帝仙去。

她是真的受夠了皇帝了。都說老糊涂老糊涂,這個詞放在皇帝身上那是半點不假的。和太后的睿智理性不同,皇帝這般真的是叫人生厭。

她不是李鄴,自然也不會對皇帝有多深的感情,皇帝對于她來說,其實就是一個和陌生人也多大區別的人罷了。

之所以不對皇帝下手,說到底還是因為李鄴。弄死皇帝或許不難,可是將來李鄴若是知道了真相呢?那個時候李鄴又該如何看她?更甚至,李鄴會不會怪她?

出于這些,陶君蘭只覺得顧慮重重,自然也就不可能做出這樣大逆不道的事情。只是,她現在卻是真的動了殺心了。皇帝存在一日,李鄴便是痛苦一日,皇帝只會一次次的為難李鄴,將那個爛攤子越弄越大。

再這么下去,總有一日爛攤子是無法收拾了。就算能收拾,累的不也是李鄴?

越是往深處想,越是想得多,她就越是覺得皇帝是真該去死了。

不過這個念頭她是絲毫不敢表露出來,只是死死的壓在心底。不管皇帝再如何該死也好,她這種想法畢竟都是大逆不道的。

當然,除開讓皇帝去死的主意,讓顧惜去死也是個折中的法子。除了顧惜,陶君蘭想來想去,倒是還真沒想出一個能這樣左右皇帝,讓皇帝迷戀到如此地步的妃子。

或許沒了顧惜,皇帝也就會慢慢的恢復理智了。

太后認真的考慮了一下這個提議,最終便是點點頭道:“若真到了不得已的時候,你也不必手軟。雖說她姓顧,可她卻根本不是我顧家的女兒!我顧家的女兒沒有這樣的!”

太后又動了怒。然后心窩子又疼了。

太后捂著胸口,等到緩過勁兒來才苦笑了一下:“也不知我這把老骨頭還能撐多久。我一日不死,皇帝一日還顧慮些。可我若是一旦死了”

太后這話讓陶君蘭只覺得心都是劇烈的跳了一下。太后這番話說得很平靜,可是話里的無奈卻是深入骨髓一般的叫人感同身受。

另外,太后也算是給他們二人提醒了一回:皇帝如今顧慮的也只是太后罷了,若太后真的沒了,那皇帝會怎么做?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我若死了,就讓顧惜陪我老婆子先走一步罷。”太后笑了笑,然后說出這么一句話來。

屋中沉默良久,最終李鄴才應了一聲:“好。”

“若你父皇真的昏庸無道,你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人老了,頤養天年好好的種種花養養草,含飴弄孫也挺好的。”太后這句話有些輕,不過卻還是很清晰。

陶君蘭聽得清清楚楚的,可是心里卻是更加復雜了。太后這話的意思在明白不過必要時候,讓李鄴直接登基,然后讓皇帝做太上皇去頤養天年。

這樣的結果,其實也算是一個極好的結果了。

畢竟,若真放任皇帝昏庸下去,受害的只是這江山和百姓,以及李鄴。可若是按照太后的法子來,至少可以兵不刃血。

太后嘴上生氣皇帝,恨不得和皇帝斷了母子關系一般,可是到底心里還是有皇帝的,不然也不會這樣說。

陶君蘭在那一瞬間,甚至覺得太后應該已經是洞悉了她心中的一些齷蹉想法:比如弄死皇帝。

從太后的壽康宮出來,陶君蘭和李鄴的心情俱是有些沉重。而且不知怎么的,今日太后這般交代一樣的說法,讓陶君蘭心中生出了一股不祥來。

李鄴一側頭看見陶君蘭緊鎖眉心的樣子,倒是收斂了情緒,笑著來寬慰她:“也別想太多了。太后如今身子不好,難免多想些。你也就別跟著參合搗亂了。太醫說了,太后身子也沒什么,好好調養也就慢慢恢復過來了。”

陶君蘭苦笑了一下,也沒說話,不過李鄴卻是明白了她的意思。

“你如今懷著身孕,若是思慮太多會影響孩子的。”李鄴伸手輕輕的在陶君蘭肚子上點了點,似乎這個動作讓他心情好了不少,他甚至笑了笑:“外頭事情有我,你別操心了。好好養著身子給我生個白胖的兒子,到時候太后不知道多高興。”

陶君蘭聽了,也勉強笑了一下:“嗯。”

李鄴見她興致不高,也就沒再多說。只是心頭嘆了一口氣,又覺得有些煩躁事情太多了,壓力也有些大。若不是還有陶君蘭陪著,只怕他是真要瘋了。

李鄴苦笑著想:早知如此,他就真該當個閑王。興許現在早就帶著陶君蘭去了封地四處游玩了。一家子和和樂樂的,豈不是優哉游哉?

不過這樣的年頭也僅僅是一閃而逝的。即便是時光倒回再給他一次選擇機會,他還是只能選擇現在這條路。他不可能真的甘心做一個閑散的王爺,庸庸碌碌的過完這輩子,連自己的仇也是不報了。

好在接下來事情倒是也沒有再生出什么變化來。順順利利平安無事的到了武王回京的日子。

武王回京,這又代表著另外一個風波生起了。

跟著武王一起回京的,還有王家的一個將領,喚做王煥志的。這人雖說是王家旁支,可是偏偏他父親卻是參與了陶家的事情中,如今被陳大人“請”了過去問話。

就憑著這個,只怕王煥志也是不會輕易罷休。畢竟王煥志這次是立了大功的武王遇襲受傷之后,幾乎全靠著他帶領將士們一鼓作氣的將那些反賊剿滅了。

這樣的功勞,哪怕是李鄴暫時也不好去動王煥志。不然的話,便是寒了天下人的心情了。

陶君蘭估摸著,若是王煥志提出要將他父親放了,皇帝也是會同意的。

不過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怪只怪王家的人太有本事了。怪只怪朝廷沒了其他可用的人。所以,哪怕她再怎么惱恨,卻也不能多說一個字。

是,她說了或許李鄴會答應也會去做。可是這樣一來卻也不過是給李鄴出難題罷了。

這段時間連番的事情,已經讓李鄴身心俱疲了,她如何還能忍心再給李鄴添麻煩?尤其是那日替他梳頭的時候看見了他頭上竟然生出了一根白發,她心里更是心疼無比,恨不得幫他將所有事情都辦好了。

可那自然是不可能的。

她能做的,只是叫人去通知了陶靜平,對于王煥志先行忍耐一番,不要硬來。

當然,她也沒打算放過王家的人。只是在這個當口上,她也不好多做什么,于是自然只能忍耐一番。等到遇到合適的機會,再一擊必中就是。

讓陶君蘭沒想到的是,皇帝居然最后讓她和李鄴代替帝后前去迎接武王和王煥志,再替二人接風洗塵。

皇帝之所以會如此,也是因為顧惜的緣故。顧惜這幾日身子不好,人很不舒服。皇帝抽不開身,一直陪著顧惜呢。

當然,皇帝讓李鄴代替他這種行為本身也是可行的,雖說緣由有些奇葩,可是畢竟也有先例,也完全說得通。

李鄴太子的身份也足夠貴重了。

只是陶君蘭沒想到自己也要去按說她是不想去的,不過皇帝既然都發了話,她自然也不好推脫。所以只能硬著頭皮去了。

不過如此一來李鄴卻是怎么也不放心,叮囑了許多話不說,更是讓人緊緊跟著她,一定要將她照顧好了。

她懷的這一胎,李鄴似乎格外的緊張。陶君蘭想可能是因為剛懷孕就摔了一回還受了傷的緣故,那一次想來是將李鄴給嚇壞了。

為了照顧李鄴情緒,她自然也是處處小心,不怕別的,就怕讓李鄴擔心了。

因迎接之后便是接風洗塵,所以陶君蘭是和李鄴一起出的門這樣一來,也可讓李鄴完全放心。且出門之前就用了些吃食。以確保不會餓肚子。而且,在宴會上她是不打算吃任何東西的。

八月十五那日的情景還歷歷在目呢,她不警惕防備一些,自己心里都是不安穩。


上一章  |  鳳鳴宮闕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