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鳴宮闕第623章 暗流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鳳鳴宮闕 >>鳳鳴宮闕最新章節列表 >> 第623章 暗流

第623章 暗流


更新時間:2015年12月31日  作者:顧婉音  分類: 古代言情 | 宮闈宅斗 | 顧婉音 | 鳳鳴宮闕 
第六百三十三章

第六百三十三章

比奇永久網址,請牢記!

待到皇帝坐穩后,便是有另一個禮贊官上前來,鄭重的從金盤里取過冊封策書打開來,極其肅穆的宣讀起來。{比奇}

至于策書里寫了什么,陶君蘭倒是一個詞都沒記住。她的全部心神,全都放在了看著李鄴上。哪怕是只能看見一個側面,一個肩膀,她也是忍不住去看。

而李鄴,卻是一直神色坦然,并不低頭或是有喜色,沉穩莊重的聽完了整個策書。然后才又在禮贊官的引導下對著皇帝三拜稽首。

陶君蘭自然也是跟著一起行禮。

隨后皇帝從御座上起身,從侍從恭敬奉上來的金盤中取過太子璽緩,神色莊重的親手遞給李鄴。

李鄴跪下受之,神情亦是肅穆。

陶君蘭也是跪下。

從接過太子璽緩那一刻開始,這個禮便是成了一大半了。

接著皇帝又說了幾句訓誡的話,便是親自扶起了太子,然后拉著太子上了鑾駕御攆,高聲道:“去祭天臺。”

祭天臺也在宮中,平日也作觀星之用。算是宮中最為莊重神圣的地方。此時前去祭天之后,李鄴的太子冊封大禮便是算徹底完成。

因皇帝將太子拉上了自己的御攆,所以陶君蘭只能獨自乘坐太子鑾駕。同時,她心里也是十分納悶:皇帝這樣的一個舉動,到底是什么意思?

畢竟,按照規矩來說,皇帝是不必這樣的。而且,皇帝的御攆本身就是一種身份象征,只有皇帝能享受。如今李鄴與皇帝同乘

不僅是陶君蘭,就是底下群臣也是忍不住大吃一驚,然后心里直犯嘀咕。若不是場合不對,他們只怕當場就要交頭接耳起來了。

不過,即便沒有交頭接耳,也是忍不住偷偷去看別人的神色,想從神色中看出他人的想法來。

而皇帝則是顯然沒有覺得自己這樣帶來了什么,神色依舊自若,甚至依舊握著李鄴的手,一臉平靜甚至微微帶了幾分慈和。

只有李鄴清楚,皇帝到底現在是個什么狀態。

皇帝幾乎快要將他的手腕捏碎了。從剛握住他手腕的那一刻開始,皇帝就用了極大的力氣。不帶半分溫和慈愛,只是兇狠暴戾。

他甚至不可能掙開一則是場合不允許,二則也是皇帝太過用力。

不過他還是微微的掙扎了一下,甚至低聲提醒皇帝:“父皇,這不合規矩。”

皇帝卻是絲毫沒有理會的意思。

最終,他便是索性不再反抗了,順著皇帝的意思一起上了御攆。

待到御攆開始往前緩緩前行,和后頭大臣們也是拉開了距離之后,他才忽然聽見皇帝嗤笑了一聲:“乘坐御攆的感覺如何?可值得你費那么大的心思?”

李鄴微微怔了一下,幾乎不敢相信皇帝會在這樣的場合問出這樣的話來。當然,他不是聾子,聽得出皇帝語氣里的嘲諷和質問。

若是懂規矩,他自然是不該回答,只低下頭去假裝什么也沒聽見就是了。不過,皇帝的態度卻是叫他惱怒,他最終還是開口:“父皇覺得兒臣會是如何一個感受?”

乍聽聲音是平和無波的,可是仔細聽,卻也有一絲淡淡的戲謔。即便是皇帝沒感受到那段戲謔,卻也是被李鄴這份古井無波的反應激怒了。

“看來你是真不怕朕了。”皇帝冷笑一聲,“你可知,若朕此時讓你下去,會發生什么事情?”

“兒臣會臉面盡失。”李鄴的語氣仍是平淡,甚至微微笑了一下,恭敬的反問皇帝;“那父皇可會如此做?”

皇帝頓時被問住了事實上,他怎么可能這樣做?這樣做,李鄴的臉面是沒了,可焉知同時丟臉的不是他?而且這般只會讓朝廷也是位為之動蕩罷了。

不過,當皇帝發現自己還真是什么都不能干的時候,頓時更加不痛快了。

至于李鄴,則是淡定的掃了一眼皇帝有陰沉傾向的臉,好意提醒:“父皇,朝臣們都還看著呢。”

皇帝就更加憋悶了。心里盤算著該如何整治李鄴。隨后卻是聽見李鄴輕聲道:“其實父皇又何必擔心呢?您若不肯給我權力,我便是乖乖在端本宮就是了,不會如同父皇想的那般爭權奪利。”橫豎也并不急在一時。

當然最后一句話卻是沒說出口。

皇帝驚訝的看了李鄴一眼,卻是打心眼里不相信這話的。權力,誰不喜歡?當太子是為了什么?不就是為了權力?想當初他做了那么多年太子,自然是知道做太子的人,會是什么樣一個心思。

不過,皇帝卻是不知道,這是李鄴的真實想法。真實得不能再真實的想法。他是真不急皇帝的身子,他許是比皇帝更清楚幾分。

李鄴的態度,自然是讓皇帝不愿意再去理會李鄴了。

行至天臺,皇帝這次卻是沒再刻意表現親昵和慈愛,只是率先上了祭臺,以三牲酒水祭天。

而李鄴則是慢一步等著陶君蘭上前來后,與陶君蘭緩緩上了天臺。

陶君蘭還掛心著剛才皇帝的反常之舉,不由得關切的想開口問問。卻是沒想到李鄴輕輕搖頭,示意她不必開口。又道:“沒事。”

這個場合也不適合再多問什么。陶君蘭便是將話又重新咽下去了。

接下來便是李鄴三拜九叩正式祭拜天地,通告天下他為國之儲君,受天之命。

自然,按照規矩,冊封太子是要大赦天下的。皇帝雖然不喜李鄴,可也沒敢破壞歷代君主留下來的規矩,仍是下了大赦天下的旨意。

祭天完成后,時間也是不早了。這些東西看似簡單,可是真做起來各種繁文縟節卻是根本承受不住。

隨著太陽越來越大,陶君蘭背上早已經是被汗水重重打濕,也是趁著人不注意偷偷的舉起袖子來嗅了幾次提神醒腦的香丸。還好提前準備了香丸,不然的話只怕此時人早已經是昏昏沉沉了。

好不容易熬到了儀式結束,陶君蘭只覺得自己渾身都是酸疼了禮服本身就已是繁復,再加上身上的個各種釵環飾物,更是沉甸甸得厲害。堅持這么久,還得隨時維持住儀態,可不是什么輕松的活兒。

不過宮中接下來還有宮宴。算是太子宴請群臣,與朝臣之間拉近關系的。這樣的宴會,陶君蘭自然不可能去參加的。但是等著她的,也有一場宴會。是為了讓內命婦和外命婦認識太子妃而舉辦的。

畢竟,作為太子妃,以后是要當皇后的。本身的職責就是統領內外命婦,所以這樣的宴會也是十分有必要。

陶君蘭回了宮之后,抓緊時間換了一身輕便些的衣裳,隨后便是匆匆趕往宴會上。

皇后已是到了,而王夫人等也是早就在了。陶君蘭是最后一個過去的,因為時機和身份的緣故,她一進去便是受到了關注禮。幾乎所有人都看了過來。

陶君蘭鎮定自若的往前走,微微含笑端莊無匹。這些人看她又如何?身份尊貴又如何?她是太子妃,無需理會這些目光,更無需主動在意旁人。

一路行至皇后身前,陶君蘭矜持的沖著皇后行了一禮。

皇后大約是為了表現親和,笑著扶起了陶君蘭:“祭天累不累?可要歇一歇?”

陶君蘭動作一頓,和皇后對視半晌,然后便是微笑道:“皇后娘娘這是什么話?祭天乃是最神圣不過的事,我又怎么會覺得累?”

皇后剛才那番話,分明就是個陷阱。若真順口說累了,那豈不是在抱怨?那豈不是對儀式不敬重?

當著這么多人的面,皇后說了這樣的話,是什么居心?

陶君蘭心里冷笑了一聲。

皇后不以為意,慈和一笑:“都等你許久了。你和大家打個招呼罷。”

陶君蘭自動忽略了那個“等了許久”的話,笑著轉過身去,對眾人招呼。

自然眾人也忙朝著陶君蘭行禮:“臣妾給太子妃請安,恭喜太子妃。”

陶君蘭看了皇后一眼,笑著沖眾人道:“也不必多說無用的話,咱們本也是相熟,可別因為身份弄得生疏了。時辰不早了,我看就開宴罷?”

沒有咨詢皇后的意思,便是直接宣布開宴。這算是故意在和皇后別苗頭了。認真算起來,也是有點兒不大尊重皇后的意思。

皇后咬咬牙,心里自然是惱怒非常。不過皇后畢竟不是小姑娘了,這點氣她還能忍下來,所以只是壓下怒火一笑置之。

而其他人,聽見了也只當是沒聽見要知道,經過了皇后散發除服請罪一事兒之后,皇后的聲望已是一落千丈。再加上王家那頭也無法給皇后更多支持,所以更是無人再看好皇后。

皇后又如何?失去了嫡子,失去了聲望,即便是皇后又如何?將來真正當家做主的,絕不會是皇后。只從這一點,大家就已經是知道自己該如何戰隊了。

而太子妃狂妄傲氣又如何?那是太子妃,未來的國母。誰敢怠慢?以太子對太子妃的重視,討好太子妃絕對沒錯的這就是眾人的心聲。

陶君蘭自然是感受到了氣氛的變化,轉身沖著皇后一笑:“我又擅自做主了,皇后娘娘您可別惱了我才是。

陶君蘭連著叫了幾次“皇后娘娘”,表現出來的生疏便是更為明顯了。諸位命婦看著,自然是心里更加明白:看來新晉太子妃和皇后的關系可不怎么好啊。也是,太子本就不是皇后親生,談不上親厚,那么自然太子妃就更談不上了。

待到筵席開始各自落座后,陶君蘭便是笑著提醒一動不動的皇后:“皇后娘娘先飲一杯罷?算是我敬皇后娘娘一杯,祝皇后娘娘長壽安康。”

長壽安康。聽到這四個字后,皇后的眉頭劇烈的跳動了一下。深深地看了一眼笑得端莊溫婉的陶君蘭,皇后沉默的端起酒杯一飲而盡了。然后才又勉強的沖著那些命婦們一笑:“大家也都別見外,也別不自在。盡情享樂就是,今兒可是大好的日子。”比奇提示:如何快速搜自己要找的書籍

《百度書名比奇》即可快速直達

讀,請記好我們的地址:,下載請到


上一章  |  鳳鳴宮闕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