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鳴宮闕第474章 新王妃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鳳鳴宮闕 >>鳳鳴宮闕最新章節列表 >> 第474章 新王妃

第474章 新王妃


更新時間:2015年12月31日  作者:顧婉音  分類: 古代言情 | 宮闈宅斗 | 顧婉音 | 鳳鳴宮闕 
第470章

第470章

永久網址,請牢記!

所謂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縱然好好調養著,可是拴兒和明珠都跟著靜靈回來了,陶君蘭卻還沒養好呢。

好在那會子瘦得只剩下骨頭的樣子是不見了,否則她還得擔心是不是會嚇到一雙兒女。

算算時日,拴兒和明珠離開也快三個月了。拴兒還好,畢竟已經認得人了。可明珠卻是完全已經忘了自家爹娘到底長什么樣子了。面對陶君蘭還好,許是母女連心到底沒那么生疏。可面對李鄴的時候,卻是連抱都不肯讓李鄴抱了。

想著太后那頭也是十分想念拴兒和明珠,陶君蘭讓明珠適應了幾日,便是帶著他們兄妹兩個進宮去了。這也是她病愈之后第一次進宮去給太后請安。

而且陶君蘭打算順帶將慎兒接回來——這是姜玉蓮的要求。這些日子,姜玉蓮想念慎兒已是想念得茶飯不思了。再不給領回來,只怕姜玉蓮又該鬧騰了。

當然,她也不是真沒有半點私心:作為拴兒的母親,她是不樂意看見慎兒也被太后記掛被太后寵愛的。她是打心眼的希望拴兒獨占鰲頭。

說起來姜玉蓮的運氣也是的確十分好的。當時情況都那般了,最后沒想到到底還是熬了過來。雖說留下了些后遺癥,日后冬日里容易犯咳疾,可是到底是撿回來一條命不是么?

府里情況和姜玉蓮差不多的,也只有姜玉蓮是熬過來了。就是輕云,陶君蘭花費了那么多功夫,到底沒將其救回來。

一路進了宮去,陶君蘭自然還是直奔太后居住的壽康宮。

太后剛耍完五禽戲,張嬤嬤正幫著太后擦汗呢。就聽見外頭稟告說是陶側妃來了。

太后聞言挑了挑眉,笑著讓張嬤嬤出去迎:“必是栓兒回來了,你快去看看。”這些日子沒見,栓兒也不知道還記得不記得自己這個曾祖母?

張嬤嬤見太后這幅樣子,倒是微微松了一口氣,忙笑著應道:“是是是。太后您可別急。栓兒一準兒在外頭呢,老奴這就去將拴兒帶進來。”

一面說話,一面張嬤嬤卻是在心頭暗道:之前還擔心太后因了陶側妃的關系連帶著拴兒也不待見起來,如今看來卻是多慮了。說不得看在拴兒的面子上,還要給陶側妃幾分臉面呢。

張嬤嬤出了屋子,果然看見陶君蘭領著兩個奶娘和兩個丫頭在門外守著。兩個孩子一個被牽著一個被抱著,都跟玉團子似的玲瓏可愛,叫人看著心都化開了。

張嬤嬤心道:也不怪太后偏心拴兒,拴兒瞧著就比慎兒好。而且,陶側妃也的確是個會養孩子的。就是比慎兒小的明珠,也是養得比慎兒更招人稀罕。這不哭不鬧的,笑嘻嘻的樣子哪里叫人不疼?

一時進了屋子,還不等陶君蘭帶著孩子們行禮,太后就已經沖著拴兒招手了:“來,拴兒快來,來我跟前來。”

拴兒倒是還記得太后,當下駕輕就熟的將奶娘的手一甩,滿臉笑的就湊了上去,一面小跑一面還大聲喚道:“曾祖母!”

當即便是喜得太后連聲應了,又夸道:“拴兒真乖。這些日子不見,說話倒是比之前更清楚了。聽這聲音就知道,拴兒肯定又壯實了。”

陶君蘭在一旁抿唇一笑:可不是,出了一趟門,拴兒的性子又皮實野性了幾分,就連嗓門也是大了許多。前兩日哭鬧起來,險些沒將屋頂給掀翻了。

不過,這樣卻也更加有些小子的樣子了。

一面說著話,太后一面又將手邊上的芙蓉卷拿了一個給拴兒:“拿去吃罷。”

拴兒也不客氣,接過來就抓在手里。正要湊在手邊上咬一口,忽然又看見了明珠睜著烏溜溜的眼睛看他,便是忙又拿開來,遙遙遞過去:“給妹妹。”

太后頓時更加意外,笑容也越發的慈愛了:“拴兒還知道友愛妹妹了。真是懂事了。”

不過明珠還小,陶君蘭可不敢給明珠吃,便是柔聲對拴兒道:“拴兒自己吃罷。這個不是糖球,不能給妹妹吃。”

拴兒這才點點頭自己湊到嘴邊咬了一口。大約是覺得好吃,眼睛都笑瞇起來了。

太后看著,只覺得怎么都愛不釋手,摟著拴兒恨不得再不放開。

最后還是張嬤嬤提醒太后:“是不是也將慎兒公子抱出來?也讓他們兄弟見見面才是。”

一時奶娘將慎兒抱上來,陶君蘭看了一眼就忍不住的又看了一眼明珠:慎兒看著可不如明珠精神結實。

拴兒湊上去看了看,慎兒不理他,他也就不再折騰了。嘟嘟嘴自己去一邊兒玩去了。

太后見拴兒一門心思想去屋外玩,便是只得無奈的吩咐宮女和奶娘將拴兒看好了,又叫慎兒和明珠也跟著去。倒是留下了陶君蘭說話——這一點,陶君蘭倒是也早就料到了。

出了這么多的事情,太后不可能一句話都不過問的。

“如今王府里是誰在管中饋?”太后果不其然一開口第一件事情問的就是這個。

陶君蘭如實答道:“仍是我管著,只是我如今精神不濟,所以叫府里幾位姨娘從旁協助。倒是也沒出什么紕漏,實乃不幸中的萬幸。”

太后聞言也是松了一口氣:“沒出事就好。”這也是端親王府里人少的緣故,不然的話,哪里有這樣清凈的日子?所以說,多納妾有多納妾的好處,少納妾也有少納妾的好處。

當初李鄴執意不肯納太多妾侍的好處,也算是體現出來了。

“劉氏的后事可辦妥當了?”太后又問起另外一件事情來。

陶君蘭點點頭:“都辦妥當了。應該是沒有什么疏漏了。”

“劉氏的運氣也是不好。”太后皺了皺眉:“偏死在那個時候,連帶著喪事都不好辦。正因為如此,如今你才更要打點好一切。別讓人覺得端親王府太寒酸了,連個喪事都辦不好。”

雖說是喪事,可是場面太小了,也丟了李鄴的臉面不是?而且:“我聽說卻是不入西陵?這是怎么回事兒?”

陶君蘭細細解釋;“這是王妃的臨終遺言。說是想和兒子合葬在一處,也省的孩子孤單單的。她這一番做母親的心意,王爺想著也是該體諒。便是準了。所以,這才不入西陵。”西陵算是皇室的墓園,除了歷代皇帝之外,皇家的人都是葬在那兒。按理說,劉氏也該葬入西陵的。不過因為她兒子還不瞞周歲就夭折了,所以根本就不能入西陵。所以連帶著劉氏也不葬入西陵了。

太后點點頭,感嘆了一聲:“可憐天下慈母心哪。”

陶君蘭也是有幾分唏噓。

太后也沒感慨太久,便是提起了另外一件事情:“劉氏這么突然沒了,倒是又得重新給端王物色王妃了。這年齡上就有些難辦。”

既然是要做王妃的,那太年幼的顯然不合適。可是這年紀大的卻又未必能讓人滿意。說句不好聽的就是——那么大年歲都沒定親,怕是有什么不好的地方,是被人挑剩下的。

陶君蘭看太后一眼,心知肚明太后這是開始考慮要給李鄴續弦了。而且,太后的意思恐怕還是直接從外頭重新娶一個進門。

這事兒她不好發表意見,便是低頭不語。

倒是太后微笑著問起了她來:“陶氏,你是最了解端親王的喜好,你說他會喜歡什么樣的王妃?”

陶君蘭的手指縮緊又松開,她心里清楚這不過是太后在試探她罷了。卻是未必想要從她這里得到什么答案。

不過,太后既然張口問了,她若不答話卻也顯得不禮貌不識趣。所以,怎么回答卻是成了個問題。

首先,于情于理她都是沒有這個資格去替李鄴選王妃的。更不必說她心里愿意不愿意了。她真敢說出什么實質性的意見來,只怕太后當場就會變臉。更會覺得這是她在算計什么。

其次,她也著實不知道該給李鄴找個什么樣的王妃。

猶豫一下,陶君蘭最后輕輕搖頭:“這事兒還得太后拿主意,我卻是不知道。若是選妾侍,我倒是還能插上嘴。可是這娶王妃,哪里有我置喙的余地?”

太后看了一眼陶君蘭,心里微微點頭倒是還算滿意,覺得陶君蘭還算很識趣。不過想起劉氏的折子,太后心里又有點兒不痛快。那一點滿意更是被擠在了一邊兒。

陶君蘭任由太后打量,盡量做出一副低眉順目的架勢來。當然,其實她心里頗有些不是滋味的。按著本心來說,她卻是不希望李鄴再娶王妃的。可要按照規矩來說,這事兒偏偏又是再天經地義不過的事情。

太后笑了笑:“我也不是叫你做主,只不過是讓你給些意見罷了。我手里倒是有幾個人選,你幫我參詳參詳。”

陶君蘭一聽這話,就知道太后是早有準備了。只是她卻有點兒弄不太清楚太后的心思到底是什么。選這事兒,她覺得就算該做,到底也顯得有些太急切了。

劉氏死了這才半年都不到呢!若真就這樣大刺刺的將提上來,那旁人怎么看怎么想?

猶豫片刻,陶君蘭開了口:


上一章  |  鳳鳴宮闕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