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鳴宮闕第446章 陰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鳳鳴宮闕 >>鳳鳴宮闕最新章節列表 >> 第446章 陰謀

第446章 陰謀


更新時間:2015年12月31日  作者:顧婉音  分類: 古代言情 | 宮闈宅斗 | 顧婉音 | 鳳鳴宮闕 

第442章

第442章

“可又如何沾染上了端親王府呢?”李鄴一句話問在了關鍵之處。這話,是他早就想問的了。之前的人說得不清不楚的,只說是宮里傳出來的。可怎么傳出來的,卻是不知道。

這事兒太后是知道前因后果的,所以當即便是與李鄴說了。末了又嘆了一口氣:“如今除了太子妃,莊王妃武王妃也是一樣的。尤其是莊王,他當時也在府中,只能一起被封在了府里。”

李鄴不由得微微挑眉——這可是真有意思了。莊王和武王一向是同氣連枝,而武王又以莊王馬首是瞻,這莊王一下子被封在了府里,武王少不得要亂了陣腳……

“的確是皇后身邊的宮女傳出來的?”李鄴斟酌一番后才如此問道:“那皇后宮中,可封了?”

“倒是沒封,只將幾個相關的都關了。皇后畢竟沒見著那個宮女,事兒就鬧出來了。”太后是明白李鄴這么問的意思的,當下只覺得遺憾,便是如此言道。

李鄴抿了抿唇,倒是沒再說別的話。許久只對太后道:“太后也千萬小心些。”

太后點點頭:“平日里壽康宮就冷清,今兒也只有你和你父皇過來了一趟,待會兒你走了,我也讓人封宮,不許外頭人隨意進入就是了。”

畢竟宮里出了一個瘟疫的例子,萬一真傳染開來,如此也能防范一二。

李鄴凝重的點了點頭,隨后便是起身告辭了。

“你父皇也為了這事兒不痛快呢,你過去勸勸罷。別讓他壞了身子。”太后囑咐一句,又拍了拍李鄴的肩膀:“府里你也不必太擔心,慎兒也沒接觸過,必不會有什么。陶氏……也未必就真那么倒霉。”

當然,平心而論太后也沒有咒著陶君蘭不好的念頭,若是可以,她還是希望陶君蘭能平安無事的。畢竟,端親王府平安無事,李鄴才會更好不是?

太后唯一惱的,也只有李鄴對陶君蘭太在意了。她舍不得責怪李鄴,自是只能怪陶君蘭太過狐媚了,這才生出了這檔子事情來。這就叫遷怒。

這樣的遷怒卻也是沒法子消除的。除非李鄴從此之后都不再對陶君蘭好——可那可能么?自是不可能的。所以但凡李鄴對陶君蘭好一日,只怕這遷怒就在一日。

這也怪不得太后,畢竟,誰愿意瞧著自己的孫兒因為一個女子連大局都不顧了?不過也是一片疼愛之心罷了。

李鄴應了一聲,勉強笑了笑。縱然竭力維持住情緒了,可是心里的擔憂卻到底還是讓他掩飾不住。

待到出了太后的壽康宮,李鄴便是側頭吩咐王如:“去,叫人查一查,到底那個宮妃是如何染上了瘟疫的。”

王如一聽這話,頓時面上露出幾分為難之色:“這……怕是不好查。”宮里畢竟不是端親王府的地盤,縱有些眼線,可也不好太過招搖啊。而且,的確是也是做不到這個的。

李鄴淡淡的掃了一眼王如,道:“宮里多少嘴是用銀子敲不開的?”

這么一說,王如頓時也就明白了李鄴的意思,忙道;“是,奴才明白了。”

李鄴揮揮手:“去辦這事兒吧,我去父皇跟前了。”呆在皇帝跟前的時候,自也是不需要人服侍的。所以王如此時騰出手去做這事兒正好合適。

當日,皇帝下了命令,必須查出綠柳到底是從哪里染上的瘟疫。若查不出來,就讓服侍綠柳的宮人都一并處死,不僅如此,更是要誅滅三族。

這話一出,頓時宮中便是一片肅殺之氣——皇帝登基這么幾年來,還是第一次這般大開殺戒。一時之間,只叫人覺得似乎回到了先皇還在的時候。其實那個時候宮中的風氣可是比現在好多了。

按理說這事兒是該交給皇后的,不過最后卻是交給了淑妃。此次淑妃之子莊王受了這么大的牽連,淑妃正愁找不到機會報仇呢,得了這么一個差事,自是不會有半點的馬虎和縱容。

淑妃也是不客氣,當日便是雞飛狗跳的查了起來。自然,為了迅速看見效果,少不得用了一些酷刑。不過還別說,這樣酷刑之下,效果也是十分顯著的。

僅用了三日,就有個宮女禁不住了招認了。只說是自己給靜靈用了不干凈的帕子。

不過,卻是沒問出那帕子到底是從哪里來的——那宮女招認出來的太監,在兩日之前忽然就自盡了。

這么一來線索自也斷了。

好在至少是查出來了這是有人蓄意為之了。

這個消息一呈給皇帝,皇帝頓時就砸了手里的茶盅,連連冷笑:“好,好,好!”

淑妃被那個在自己腳邊粉身碎骨的茶盅嚇得身子都僵硬了,卻還是哭訴起來;“皇上,您要給莊王做主哇!這是有人要故意害他啊!”

淑妃本意是想讓皇帝想起莊王受的苦來,好給莊王補償。可是她卻是不著調,她這么一說,卻是反而提醒了皇帝:那背后之人這么做,莫不是就是為了殘害自己的其他兒子?是了,幾個成年兒子里頭,也就只有太子平安無事,其他幾個……

李鄴若不是被攔得及時,只怕也就進了端親王府,少不得這會子一樣只能關在府里。還有武王也是,若非武王當日去外頭尋歡作樂了,只怕也是一個結果。

這般想著,皇帝只覺得心都有些發寒。若這幾個兒子出了事兒,那可就只剩下太子一個成年的了,其他幾個年歲都還小,根本就不可能和太子競爭……

皇帝把玩著拇指上戴的翡翠扳指,目光都森寒了下來。隨后吩咐人將李鄴叫了過來。

皇帝知道的這些,李鄴同樣也是知曉了。他的想法,和皇帝也是差不多。不過,他猜卻是皇后是根本要故意對陶君蘭下手,才弄了這么一出戲出來——畢竟幾個王妃里頭,雖說都見了采鳶,可是卻只有陶君蘭一人與采鳶說的話最多,還碰了采鳶給的東西。關鍵是,那東西還是那個得了疫病宮妃的東西。

最關鍵是,他叫人偷偷問過,那東西根本不是那宮妃要采鳶幫著帶出去的。那宮妃,也從未叫采鳶給陶君蘭帶話。

也就是說,這一切都是采鳶或者說采鳶背后那人故意為之。

至于采鳶是誰的人——李鄴冷笑一聲。這可是不言而喻了。

對于皇帝的猜測,李鄴只是靜默了一陣子,半晌才嘆了一口氣:“太子畢竟是我們的大哥,想來做不出這樣的事兒。大哥雖也有不好之處,可我想著,他對我們還是當弟弟看的。”

李鄴此時幫著太子說話,無異于是在皇帝的怒火上又澆了一瓢油。而且,皇帝一下子想起了太后說的那些話——太子如何對李鄴的,他和太后都是十分清楚的。

此時李鄴說的這些話,所以根本就是沒有半點說服力的。

皇帝掃了李鄴一眼,淡淡道:“你也不必替他說好話。我只問你,你是如何一個看法。”

李鄴猶豫了一下,最終道:“這事兒的確看著像是早有預謀的。只是如今什么也查不出,倒是也不好冤枉了人。”

皇帝聽李鄴這樣說,一面覺得李鄴到底是太嫩了一些,不知人心兇惡,一面又覺得連李鄴都這樣認為,那么他的確是沒有猜錯。至于那句不好冤枉了人,卻是壓根沒進了皇帝的耳朵。

在皇帝看來,這事兒想要知道是誰搞鬼那還不簡單。只看誰受益了,便是什么都知道了。

“你覺得該如何處置此事?”皇帝又問。

李鄴搖搖頭,道:“當務之急并不是查出是誰做的此事,還是得讓太醫院迅速拿出一個方子來才行。畢竟,宮中宮人眾多,萬一真傳染開來,只怕控制不住。就是城外那些百姓,也是需要盡快治療。昨日城外患病百姓里,已是死了十多人了。可發現染病的,卻已經是增了一百多個。照著這樣的趨勢下去,只怕那些百姓……”

皇帝并不在意死那么一點人,可他怕疫病傳染開來。要知道,死一千死一萬他都不怕,可萬一瘟疫真爆發了,那就不是死一千一萬的事兒了。

真到了那個地步,朝廷元氣大傷,不管是攘外還是安內,都是大問題。大好的河山,他決不允許因為這個事兒毀了。

皇帝恨恨的想:這一次不管幕后是誰,他也絕不姑息!必要將那人誅滅九族,凌遲處死才好!

李鄴看了一眼皇帝暴戾的摸樣,面上卻是一片平靜。事實上,他心里的暴戾,卻是不比皇帝少一星半點。

只是,他此時也不急著報仇罷了。他的打算是,待到確定了陶君蘭平安無事,他再騰出手來做這事兒。在那之前,還是得先著急著克制瘟疫的方子才好。

事實上,李鄴心知肚明太醫院的人手和本事都有限,已是叫人四處尋找名醫了。為的就是盡快的將克制瘟疫的方子研制出來。

只是眼看著時間一日日過去,卻沒有好消息傳來,再加上端親王府里也沒什么消息,他心里便是說不出的煩躁。

不過,在皇帝跟前,他自是不可能表現出來的。為了平息自己的暴躁,李鄴覺得,或許是該收點兒利息才好。

《》和《》以及《》和全文閱讀來源于互聯網相關站點自動搜索采集,僅供測試、學習交流和索引服務。

Copyright2013AllRightsRe色rved.


上一章  |  鳳鳴宮闕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