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鳴宮闕第213章 思量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鳳鳴宮闕 >>鳳鳴宮闕最新章節列表 >> 第213章 思量

第213章 思量


更新時間:2015年12月31日  作者:顧婉音  分類: 古代言情 | 宮闈宅斗 | 顧婉音 | 鳳鳴宮闕 
顧婉音作品全文閱讀簡介:最新章節正文第209章

搜索:

圖書書名

圖書作者

您的位置:

正文第209章

正文第209章

****3*6*0**小**說**閱**讀**網**歡**迎**您****

請用戶自行鑒定本站廣告的真實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對于廣告內容不承擔任何責任。

囑咐完了該囑咐的,陶君蘭這才又問了自己最想問的事情;“王爺到底傳回來什么消息?”

周意一僵,隨后才言道:“這事兒側妃還是別問了。王爺應該就快回來了,到時候您自然就知道了。”

陶君蘭聞言也是一愣,下意識道:“王爺就快回來了?”語氣里,竟是她自己都不曾覺察的驚喜。

“是,應該也就這幾日的功夫就該到了。”周意點點頭,說得十分篤定;“王妃當時也是找我去說這個事兒,我才走了的。”

如此一來,陶君蘭心中自然也就有數了,隨后想了想,便是讓周意先回去了。周意對李鄴一向忠心,既是李鄴說了不讓他先說,不管自己怎么問,周意必然都不肯說的。所以,倒是不必再白費功夫了。橫豎李鄴就快回來了,這幾天她還是等得起的。

做了這么多事情,陶君蘭剛生產完的身子,自然是不可能不覺得累。所以,撐不住的便是又閉上眼瞇了一陣子。

紅螺見陶君蘭這般,自己倒是先心酸了一回:有哪個權貴人家懷孕的夫人,還要操心這么多事情的?還要經歷這些嚇人事情的?王爺也是,當初就不該走!明知道劉氏不是個好想與的,偏偏還……

其實李鄴當時之所以走得那么干脆,一來是算準了陶君蘭的預產期覺得自己能趕回來的。二來也是和劉氏生了個兒子有關系。在李鄴看來,劉氏既然生了兒子,那么自然就不會再那樣針對陶君蘭。畢竟占據了嫡長的名頭,陶君蘭就算真再生個兒子又能如何?

只是李鄴沒料到,自己這個嫡長子卻是和他這般的沒有緣分。竟是那般早早的就離開了人世。所以這些事情,只能用一個造化之詞來形容了。

關于那產婆碰死的事情,有沛陽侯夫人在,自然是什么動靜都沒鬧出來就成功解決了。劉氏那頭,更是半點兒信都沒得。畢竟如今管家權交出去了,人也被換了,哪里還能那般消息靈通?加上沉香院這邊的刻意隱瞞,自然更是不可能被主院那邊知道。

不過,靜靈和古玉芝,卻也都是或多或少的得了一點消息。不過這樣大的事情,自然誰也沒有說出去。最主要的是因為,沛陽侯夫人就料到瞞不住這兩個真正管這家的人,所以壓根就沒想著瞞住。甚至在事后特地讓紅螺去解釋了一兩句。

唯一剩下的,就是那產婆是死在陶君蘭屋里的。所有人都覺得有些晦氣。紅螺更是提議陶君蘭換一間屋子住。再請人做一場法事。

陶君蘭聞言卻是笑了,淡淡道:“活著都沒臉面對我的質問,更何況死了之后?若真有魂靈一說,她就該知道。她那般是咎由自取,更該知道該去尋誰算這筆賬。我又沒做什么虧心事,我怕甚?法事也就算了,我素來不大信這個。反倒是弄得屋子里烏煙瘴氣。你若真覺得不舒服,就去廟里做一場法事超度罷。”上次劉氏尋的那兩個神婆,著實讓她沒有什么好感。甚至于這類似的東西,也有些反感了。

紅螺自然是不能違背陶君蘭的意思,不過她也的確是對陶君蘭這番話信服的。

沛陽侯夫人一共在端王府住了三天,陶君蘭覺得自己精神頭恢復過來之后,便是讓她回去了——沛陽侯府那一大攤子,怎么能長期離得了主母的主持?況且,留在端王府也沒什么事兒,又何必這樣呢?

陶君蘭覺得,即便是劉氏想害她想得發瘋,如今也沒有機會了——沉香院里要動手腳,怕是比登天還難。藥是在沉香院熬的,飯菜也都是在小廚房弄的,由青姑姑親自把關,就是新鮮的蔬菜肉食等物,也都是直接從李鄴的私莊上拉過來的,劉氏想動手腳也不知道該去哪里動去。

她仔細的疏理了一下自己那日為何中了圈套的事情。首先,是李鄴的消息擾亂了她的心神,讓她做出了錯誤的判斷。其次,是因為離開了沉香院,這才有了讓別人可趁的機會。第三,她本也是快要生產了,可謂瓜熟蒂落。所以只要有一點外因,就讓生產時機提前了。

由此可見,那日李鄴的消息讓她知道,本就是故意弄出來的一個調虎離山之計。對方顯然很清楚,若是她一直在沉香院里呆著,就一直都不會有機會。這樣的東西,只要事后她這么一想,就能確定和劉氏有關了。

劉氏顯然是想將她引誘出府,然后一鼓作氣的解決掉的。至于怎么解決,這個估計只有劉氏自己才清楚了。

可是問題來了——劉氏的計劃是要在府外辦好這事兒,斷然就沒有讓她再回來王府的道理,回不了王府,自然也就用不上那些產婆……若用不上那些產婆,為何又要去收買?難道是劉氏做的兩手打算?

不,不像。這事情還有一個可能,就是還有另外一個人。那人的主意就是,趁著生產的時候,不動聲色的要了她的命。

劉氏甚至可能根本不知道有這么一回事兒。否則,劉氏也不會弄出這么一個破綻百出的調虎離山之計。

可劉氏事后的確是來要產婆了……這又作何解釋?

陶君蘭思來想去,只覺得越來越糊涂了。她想不明白,最后自然也只好放棄,不過心里卻是給自己提了個醒:不管再有沒有一個人要害自己,自己最好都要當有這個人,多一份堤防之心才好。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這從來都是真理。

接下來的日子,陶君蘭自然也就沒那么緊張了。橫豎如今她平安無事,孩子也平安康健,她要做的,是吃好喝好養好身子,這樣以后才有與人爭斗的資本。身子若不好,就算她有天大的本事,又能如何?到最后不一樣笑不到最后?

而宮里的賞賜,在耽擱了兩天之后,才送到了端王府。除卻太后給的那一份還算豐盛之外,皇后和皇帝的都不算豐厚。自然,更不要提和劉氏兒子那會兒比了。陶君蘭估摸著,也是和劉氏兒子早夭有關系。畢竟,小孩子不容易養活,誰也不知道最后這孩子養的大養不大,皇帝怕再一次出現這種傷心事兒,自然也就不肯再多放心思了。至于皇后么……大約是為了安撫劉氏。甚至,也可能有那么一點兒敲打她的意思。

就是太后,怕多少也有點這樣的顧慮。畢竟,那孩子去了還沒有百日呢。若大肆慶賀她生了兒子,只怕劉氏都能吐出一口血來。外頭瞧著也不像話。

對于這種情況,陶君蘭反倒是有點兒樂見其成。畢竟,皇帝越是不重視這個孩子,皇后那兒的不痛快就越少。她不忌憚劉氏,最記忌憚的,始終是那個讓李鄴都一直忌憚的皇后。

皇后從來都不是省油的燈。她聽說的那幾件和皇后有關的手筆,無一不是向她展現了這一點。

誰知道,皇后會不會因為皇帝寵愛孫子,而那個孫子偏又不是康王的兒子,就對這個孫子下手呢?

和皇后相比,劉氏的手段真的是太嫩了。而且,如今被剝奪了管家權力的劉氏,就像是被拔了牙的老虎,怎么也是去了幾分銳氣,不用再那般的忌憚了。至少,在府里是不必那么忌憚了。

而且,劉氏的娘家勢力,也不足畏懼。清流這個詞,只是聽著好聽罷了。對于朝廷上的事情或許很有用,可對于私宅這樣的地方,卻是根本無用武之地。沒有勢力沒有銀錢,劉氏自然更施展不開了。

想要搞點幺蛾子,也要有能搞出幺蛾子的實力。很顯然,劉氏現在已經不怎么具備這個實力了。

越是分析,陶君蘭就越是覺得,只怕要害自己的,除了劉氏之外,是真的還有另外一個人的。

聽了青姑姑和丁嬤嬤以及沛陽侯夫人的建議,陶君蘭給孩子取了一個很是普通的小名:栓兒。目的就是孩子太小不好養活,拴住了,也就能長大了。這樣的名字在尋常人家很是普通,算是個賤名。

賤名好養活,這是自古就流傳下來的說法。只是他們這樣的人家,自然不可能取那些豬狗為名,所以就用了拴兒這樣的,既不太難聽,又普通常見的名字。

陶君蘭衷心的希望,這個名字真的能有用。更衷心的希望,自己的兒子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長大。

因孩子小,又怕成日里小公子小公子的叫著傷了福氣,所以陶君蘭就讓沉香院上下都直呼小名。多叫叫,據說也能讓孩子更好養活。

因為奶水好,拴兒長得很快,不過四五天就退去了紅彤彤的顏色,皺巴巴的皮膚也舒展開來。整個人顯得白胖了不少,眉眼也依稀好看了些,看得出來像誰了。陶君蘭如今最愛做的事情,便是把孩子放在自己身邊一直看。看他的眉眼,看他睡覺時候那副樣子。每每只覺得心都要化了。

陶芯蘭自從那日來后,倒是一直都舍不得走了,每日就只和陶君蘭一起盯著拴兒看,不管是吃奶還是洗澡,陶芯蘭都興致勃勃的舍不得移開眼睛。即便被笑話了也是看得癡迷。讓陶君蘭也是忍不住打趣。

這日,兩姐妹正都笑著看奶娘給拴兒洗澡呢,那頭青棗就喜滋滋的一頭扎了進來,歡喜的稟告:“王爺回來了!”


上一章  |  鳳鳴宮闕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