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366
曹操殺邊讓,陳宮叛曹操,這兩件事在漢末三國歷史中算是濃墨重彩的一筆。小說排行榜{看最新章節請到:}
邊讓,字文禮,陳留浚儀人。年少時,博學善辯,又能寫文章,曾作《章華賦》,因此名噪一時。漢靈帝時,大將軍何進以軍事征召為令史。官至九江太守,與陶謙交厚。
史料記載,“讓善占射,能辭對,賓客滿坐,莫不羨其風。府掾孔融、王朗并修刺候。議郎蔡邕亦深敬之,以為宜高任,復上書推薦。后拜蔡邕為師,時年只二十余。后以高才屢擢進,初平中,王室大亂,讓去官還鄉。恃才氣不肯屈事曹操,且多輕侮之言。初平年間,有鄉人構讓于操,操告郡就殺之。”
從這里不難看出,邊讓作為兗州世族出身的貴公子,即對宦官之后的曹操看不起,又不肯屈服曹操的權力,而且還多次侮辱嘲諷曹操,縱然沒有劉恪派荀堪出使兗州的事情,只怕邊讓還是難以逃脫歷史的噩運,誰讓他遇到的是心性多疑,又有嗜殺之名的曹操呢?
邊讓或許不算什么重要人物,但是他卻是一個代表性人物,無疑,邊讓的出身以及才學,是足以擔當世族和儒士代表的,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卻被曹操殺了,這說明什么呢,說明曹操很不爽邊讓,但卻也說明曹操心中對世族的態度,或許沒有想象中的那么惡劣,但是他殺了邊讓,至少兗州世族就會認為曹操對世族是不友好的。
邊讓死了,陳宮首先不干了。
想當初曹操能入主兗州,成為兗州牧,兗州世族沒少出力,眼下看到自己的好友邊讓竟然被當初這個被鎮北軍打的無處容身的可憐鬼曹操殺了,陳宮怎能忍耐,陳宮帶人離開了兗州,走之前也不忘給曹操添添堵,這廝一肚子壞水,屁股一抬,兗州世族反了。
不僅兗州世族反了,全天下的世族都對曹操開始持懷疑態度,相較于劉恪誅殺有謀逆之罪的河東衛氏,明顯曹操的做法更可惡,曹操再給劉恪吸引世族厭惡度的同時,成功的給自己樹立了又一個頑敵,而且這個敵人還是在它的內部,直接中心爆菊,相信曹操此刻感覺很酸爽!
內部兗州世族反叛,打亂了曹操想要趁鎮北軍攻打關中的機會奪回陳留郡的想法,而讓曹操沒想到的是陳宮比他想象中的還要做的絕,陳宮這貨跑到呂布這里,成功取得呂布信任,然后拉攏劉備和袁紹共同出兵兗州,內憂外患,曹操此刻很蛋疼。
“想必孟德這會兒很后悔吧!”
劉恪心想著曹操現在著急上火、滿嘴起泡的場景,不由地就無良的大笑了起來,他這一笑,直接將楊修等世家出身的謀臣看的直接臉抽抽。
楊修等人心想,要不是曹操自己給自己挖坑,在這個節骨眼上殺死了邊讓,只怕現在全天下世族首先攻擊的就是鎮北軍和劉恪了,曹操很仗義,他再次驗證了一個亙古不破的真理,那就是凡事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殺邊讓這件事情上,曹操無疑成了豬隊友。
笑歸笑,但是劉恪手底下這些人可都不是吃素的,碰到這么好的機會,要是不打打秋風,不撩撥撩撥曹操,那就太不是鎮北軍的風格了。
賈詡這貨一臉淺笑的站起身向劉恪建議道,“主公,眼下兗州大亂,諸侯聯合討曹,不如立即下令讓司隸都督張遼、冀州都督張郃兩位將軍引本部兵馬分別從陳留和冀州方向攻打曹操,各方諸侯聯合討曹,內部又有兗州世族作亂,我軍所至,比能成迎風破浪之勢!”
徐庶、楊修等人紛紛附議,一時間,贊成出兵討伐曹操的聲音絡繹不絕。
劉恪自然知道這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時機,歷史的本來面目已經被他篡改了太多,而眼下曹操所面臨的困難也比歷史上還要沉重,劉恪甚至開始期待,如果真的能成功的話,只怕漢末歷史將徹底改寫,曹操,一代奸雄曹操將會首先被清理出這場權力爭奪的游戲之中。
但是真的會一帆風順嗎?
劉恪心中也沒底,不過盡人事,聽天命,兗州的事情只能算是個小插曲,破壞不了鎮北軍的既定戰略,劉恪命賈詡起草了派張遼、張郃分別出擊兗州的軍令之后,就將全部心思放回到西征之事上。
而此時,李傕和郭汜挾持天子和朝臣,并且威脅朱儁和皇甫嵩出兵風陵渡的消息也終于傳了回來,得到這個消息,劉恪目光瞬間凝滯,李傕和郭汜這一招實在是太陰毒了!
顯然,李傕、郭汜是算計到了劉恪極重視感情,肯定不會和朱儁、皇甫嵩死戰這一點,想到這里,瞬間,劉恪的好心情就變得開始懊惱起來。
賈詡等人也在得知這個消息后開始皺眉苦思,他們太了解劉恪的性格了,劉恪絕對不會做出不管不顧昔日舊情的事兒,所以血戰到底這一計瞬間就被排除在外。
就在眾人沉思應對之策的時候,徐庶突然說道,“既然李傕和郭汜斷定主公不會和朱儁、皇甫嵩兩位老將軍對戰,不如我們就反其道而行之,當然,不是和兩位老將軍死戰,而是做出主動進擊之勢,眼下朱儁、皇甫嵩才出長安,主公倒不如先攻下華陰,占據進出長安的要道,如此,西涼軍定然會軍心大亂,屆時再尋圖良機,長安城指日可下也!”
你有你的張良計,我有我的過墻梯,徐庶呈獻的主動進攻華陰之策,無疑是應對李傕和郭汜精心設計的陰謀的最佳辦法,當即,劉恪就下令趙云、牽招分別帶領驍騎營和玄甲重騎發起進擊,在這兩只精銳之下,風陵渡西涼軍守兵頓時瓦潰,韓暹、胡才兩將帶頭逃走。
不過這也省下鎮北軍的精力,一鼓作氣,趙云和牽招將戰線大踏步的向前推進,次日,驍騎營和玄甲重騎成功攻陷華陰,鎮北軍的大旗,一點點的向長安城推進……
(:回車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