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千嬌百媚第307章 制定新律,推行新法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千嬌百媚 >>三國之千嬌百媚最新章節列表 >> 第307章 制定新律,推行新法

第307章 制定新律,推行新法


更新時間:2016年01月01日  作者:終南左柳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終南左柳 | 三國之千嬌百媚 
快捷翻頁→鍵

307.

307.

熱門、、、、、、、、、

生產力的發展,無非就是人的發展,生產工具的發展,在人的發展上,劉恪只能通過自己的前世記憶,慢慢啟迪,慢慢改變這個世界原有的發展軌跡,但人力難以勝天,任何脫離現實的實踐必將是災難,所以在思想啟迪上,劉恪很謹慎,在與舊的世界、舊地思想斗爭的時候,他甚至需要暫時的避退,故而劉恪選擇從生產工具的發展革新上來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而翻車和曲轅犁正是他的嘗試。

翻車,又名龍骨水車,為世界上出現最早、流傳最久遠的農用水車,是一種刮板式連續提水機械。東漢宦官畢嵐創制,三國馬鈞完善,翻車可用手搖、腳踏、牛轉、水轉或風轉驅動。龍骨葉板用作鏈條,臥于矩形長槽中,車身斜置河邊或池塘邊。下鏈輪和車身一部分沒入水中。驅動鏈輪,葉板就沿槽刮水上升,到長槽上端將水送出。如此連續循環,把水輸送到需要之處,可連續取水,功效大大提高,操作搬運方便,還可及時轉移取水點,即可灌溉,亦可排澇

曲轅犁,又稱作江東犁,因其出現在蘇州地區,又區別于之前耕種所用的直轅犁,故名之,乃唐朝時期發明,曲轅犁和以前的耕犁相比,有幾處重大改進。首先是將直轅、長轅改為曲轅、短轅,并在轅頭安裝可以自由轉動的犁盤,這樣不僅使犁架變小變輕,而且便于調頭和轉彎,操作靈活,節省人力和牲畜,能夠適應深耕和淺耕的要求,曲轅犁的出現,標志著漢民族耕作農具的成熟

劉恪選擇用翻車和曲轅犁做敲門磚,即是現實的需要,亦是符合實際的一次革新嘗試,如果翻車和曲轅犁的提前問世,能夠改變、提升生產力,推動社會的前進,那么劉恪便會將自己知道的一些促進生產力發展的技術革新全部拋出來,而這些技術,無疑可以將華夏民族的發展史往前推動數百年甚至上千年

技術革新的事情,著急是沒有用的,劉恪愿意給姜峰、王營時間,也愿意給這個多災多難的民族一些時間,在說完工曹諸事之后,劉恪將目光投向六曹之中最后一個部門,那就是掌管律法、審刑量刑的刑曹,作為刑曹主事的鄧平,未等劉恪發問,就起身開始匯報刑曹這半年多時間來的進展。

鄧平說道:“主公,按照您的命令,刑曹半年來,一直在進行漢律的完善,在秦律、漢律基礎上,編制新漢律,定名例、衛禁、職制、戶婚、廄庫、擅興、賊盜、斗訟、詐偽、雜、捕亡、斷獄十三律,立笞、杖、徒、流、死男子五刑,女子則定刑舂,拶刑,杖刑,賜死,宮刑五刑,廢除磔俗稱車裂或五馬分尸、髕也作臏,割膝骨、刵割耳朵,醢剁成肉醬等酷法,量刑皆依法理,然定刑可容之以情,寬簡、平允、畫一,凡百官量刑、定刑、施刑,皆以為準則。”

劉恪默默記著鄧平說的新漢律的內容,其實新漢律是他將后世唐律的大概思想交予鄧平,然后由鄧平以及刑曹官員制定,相較于刑罰殘酷,律法混亂的漢律,唐律無疑是更加完備的,盡管唐律中也有疏漏,但是在封建社會之中,唐律卻能做到更加公正、公平,新漢律的作用和意義,無疑是深遠的,劉恪對鄧平說道:“既定新律,那便應該成書奏報天子,天子如能推行新律于天下,則是百姓之福,社稷之福”

劉協畢竟還是大漢皇帝,按說劉恪讓鄧平私自篡改漢律,是要被殺頭的,但是亂世之中,誰又去在乎這些,不過劉協這個皇帝卻也不能忽視,劉恪不管劉協會不會同意新漢律的推行,但是他要的只是給天下人一個忠君的態度,哪怕將來劉協斷然否決,劉恪卻還是會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繼續推行新漢律。

鄧平匯報完畢,吏、禮、兵、刑、工、民六曹這就算是述職結束,雖然耗費了整整半天的時間,但不管是劉恪還是第一次認識到六曹分事優勢的沮授、田豐等人,都覺得相較于以前混亂的政治管理模式,六曹分事無疑更加有利于對政事的處置,六曹各管各的,如此,哪怕是出現差錯,也能及時找到相應的官員追責,不得不說,這次體制上的改革,已經讓劉恪和鎮北軍站在了遠超群雄的發展潮頭。

當然,在劉恪看來,六曹分事,只是一個開始,六曹是六部的雛形,六部分權,分事,盡管會便利對政務的處理,但是卻有可能造成權力的過于分化,以及君主權力的減少,在劉恪的謀劃中,繼六曹之后,還應該設立總管、統籌政務的政務院,以及參謀軍事,為君主出謀劃策的軍機處,政務院相當于明代的內閣,卻又將兵權分給軍機處,如此,機構之間彼此牽制、制衡,定能保社稷穩定。

不過這些事情,卻還需要一步一步的進行,過早,反而不宜,畢竟新的政治體制,畢竟引來舊體制內既得利益者的反抗,在還沒有徹底取得霸權、王權的時候,劉恪只會在舊體制內一點點的革新,而不會猛地將舊體制全部打翻,因為那樣,他戰戰兢兢所創立的一切,也有可能全部傾覆。

劉恪又將幣制統一,鼓勵人口繁衍等一系列的問題拿出來和六曹主事以及沮授、田豐、徐庶、賈詡這些謀臣進行了商議,在確定了一個大概的框架之后,劉恪就囑托沮授等人盡快將渤海之戰的功臣將士名單確定,開春之后,劉恪就要將鎮北大將軍府遷往洛陽,所以他希望封賞等諸事最好在遷府之前,就能商定下來,而這些事情,只需沮授、田豐等人拿出來一個封賞名單,并不需要劉恪親自制定。

在議事廳整整說了近一個下午的政事,等到議事完畢,劉恪也沒有留諸臣宴飲,約定等到封賞名單下來,再擺酒設宴,等沮授、田豐等人離開,劉恪就拖著有些疲倦的身體,往后宅走去,他卻不知道,此時此刻,王府后宅,一場不亞于渤海之戰的“斗爭”正在進行著

推薦本章到:


上一章  |  三國之千嬌百媚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