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
崔鈞看著劉恪,悠悠說道:“臣之家族,在博陵、安平素有威望,博陵郡守乃是本家族叔,安平國相也與臣素有交往,且袁紹將兵力集結在河間國與渤海郡相接之處,故而博陵、安平便有機可乘。(
劉恪要得就是崔鈞的表態,盡管,此舉很有投名狀的意味,不過能兵不血刃奪下博陵、安平二地,那么于鎮北軍來說也是個不小的收獲,而袁紹,注定要被慢慢蠶食。
劉恪讓崔鈞帶著張機先到博陵給崔均治病,然后趁機再策劃謀取博陵和安平諸地的事宜,與此同時,為了能讓崔鈞行事成功的把握更大,劉恪囑托張郃在河間國增添兵馬。
果然,劉恪這般手段當即就讓袁紹軍營慌亂了起來,袁紹得知鎮北軍增兵河間的消息,第一時間就怒不可遏的叫道:“劉恪難道是想趁此機會與我軍展開戰斗嗎?”
袁紹情知,此時自己的勢力已經不如劉恪,不僅不如,而且差距越來越大,先不提地盤和軍隊,只說劉恪的地盤連成一塊兒,而他攻打右北平諸郡以及青州將轄地弄成線條似的長。
而這中間最薄弱的環節就是與河間國接壤的渤海郡,而眼下渤海郡又是袁紹統治的中心,故而想到這里,袁紹才覺得憤怒,在他看來,劉恪這是想將繼承王爵之后的首把火先燒向自己。
就在袁紹最最憤怒的時候,逢紀站出來勸道:“主公,眼下不是動怒的時間,眼下最重要的,是要想對策應對鎮北軍可能出現的攻勢,渤海乃重地,不得不重兵把守。”擺渡壹下:嘿言格即可免費無彈窗觀看
渤海郡的重要性,不需要逢紀提醒,袁紹也知道,畢竟渤海郡連接著青州和幽州,倘若鎮北軍攻下渤海郡,那么就等于將他控制下的地盤攔腰斬成兩段,渤海失則幽州失。
而且,一旦渤海郡落入鎮北軍之手,那么鎮北軍就能統一北方,然后形成合力南下,到時候于袁紹來說,失去的就不僅僅是幽州,他掌控下的冀州諸郡也必將丟失。
袁紹想到這里,便向高干問道:“元才,你出使中山,可曾探查到劉恪有無攻打渤海的意圖?”
高干自然不敢亂說,不過想到劉恪對自己的冷淡以及在中山節王劉稚出殯之后連夜召開軍政會議,高干便帶著幾分猜疑說道:“劉恪曾召集文武密會,怕是和增兵河間有密連!”
袁紹愈加感到煩亂,但是當著眾臣的面,他又不好發作,只能強忍著說道:“不管鎮北軍的動作是真是假,我們都不得不備,顏良、文丑,你二人幾日征調三萬兵馬,加強對渤海守衛!”
顏良、文丑得令,立即拱手抱拳道:“主公安心,只要劉恪的兵馬敢踏入渤海半步,末將定要讓他有來無回!”
袁紹下首,荀堪和許攸想勸袁紹莫要減輕了對其余諸地的防守,但是二人見到袁紹一臉不耐煩,于是便閉口不言,只是兩人心中卻都不約而同的擔心這是劉恪的聲東擊西之計。
卻說袁紹從安平、清河諸地調遣兵馬增加對渤海郡的守衛的消息傳到劉恪耳中,劉恪便命人向崔鈞通傳,并讓崔鈞緊密行事,隨時做好策反博陵、安平官員的準備。
一切,都在緊鑼密鼓的進行著。
一切,卻又都顯得撲朔迷離。
在袁紹沒有注意到的角落里,羅正在織就,只是此時此刻,袁紹卻還稀里糊涂的往這張里面鉆,而他鉆的越深,在羅織成的時候,他受到的損失就會越重。
博陵崔氏,門第高貴。
博陵郡守崔顥,出身崔氏,就連相鄰的安平國相蕭山,也是崔氏門生,可以說,博陵崔氏有著不低于清河崔氏的郡望,哪怕是比起潁川荀氏、弘農楊氏也絲毫不遜。
博陵崔氏上任家主崔烈,出任過太尉,不過不幸被李傕、郭汜殺害,作為崔烈長子,崔均崔元平自然而然的成為了崔氏家主,崔均對于胞弟崔鈞投效中山王劉恪的決定,十分贊同。
崔均的風寒病經過張機診治,已經全部好轉,此刻,崔均正在聯合崔鈞、崔顥、蕭山等人商議著叛變袁紹,舉城投效鎮北軍的事情,由于茲事體大,所以幾人便在崔府密室暗商。
崔均坐在主位,聽完崔鈞報告的關于袁紹已經中計將兵馬調遣到渤海郡的消息之后,就連聲笑道:“這袁紹,果然愚蠢,他如果知道此乃主公調虎離山、聲東擊西之計,豈不要吐血?”
崔鈞、崔顥、蕭山聞言亦笑,不過崔鈞還是謹慎的說道:“舉城投效之事,乃是我等投效主公的臺階,故而此事尚需謹慎,袁紹愚蠢,但是他麾下許攸、荀堪、郭圖智謀多端,還是不能不防!”
崔顥和蕭山都警醒道:“此點,請州平放心,我們將此事尚未告訴給任何人,只不過袁紹還留了些許兵馬在博陵和安平守衛,怕是只靠我們手中的人不足以對付!”
崔鈞立即答道:“此事主公已有安排,主公說,一旦時機成熟,他就會立刻派人將守兵殺死,到時候你二人便帶著我族中私兵管控好城池,切勿讓百姓產生騷亂。”
崔顥和蕭山聞言頓時一陣輕松,雖然二人都好奇劉恪會如何除掉留守安平、博陵等地的袁軍守衛,但是想到劉恪那些神鬼手段,二人便都覺得這些事情無需他們操心了。
崔均又以崔氏家主的身份,將崔氏家族的私兵交由崔顥和蕭山統領,然后幾人就開始分頭行事,直到諸事準備妥善,崔均、崔鈞等人便只等著劉恪的一聲令下。
而此時此刻,劉恪卻也正在等待著出手的時機。
此次,劉恪不但要讓袁紹丟失掉博陵和安平這兩塊地盤,他還要讓袁紹就此陷入到戰爭的泥潭而不能自撥,而這也是劉恪準備搬遷鎮北大將軍府到洛陽之前的安排和準備。
鷸蚌相爭,鹿死誰手,便都只等著那個最佳時機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