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作者:終南左柳
卻說劉恪擒了夏侯淵,攻取了洛陽城,連帶著東司隸河內、河東、河南、弘農諸郡都并入了鎮北軍的統治之下。
鎮北軍的風雷速度,自然是讓周邊群雄無不感到威脅,尤其是董卓、袁紹,更是發覺眼下想要約束鎮北軍的發展已經不可能了。
且先不提董卓和袁紹此時的郁悶和忌憚,只說曹操在得知夏侯淵兵敗被俘之后,氣的是水難咽、飯難嚼、睡不安,接連丟城棄地,又損失了上將夏侯淵和數萬兵將,對于曹操來說,這實在是沉重的打擊。
曹軍大營。
陳宮看著曹操的帥帳還是緊閉,當即就滿懷憂憤的端了飯菜走了進去。
陳宮進到帥帳,見到曹操滿臉憤懣的橫臥在榻上,不由地的就寬慰勸解道:“主公,眼下既然已經丟了東司隸諸郡,那么就順其自然吧,只是主公這般頹靡,必將影響我軍士氣,如果再不能成功剿除黃巾軍,在青州、袞州站住腳跟,那才是我軍真正的失敗啊!”
曹操悠悠地嘆了口氣,看著陳宮說道:“每每思及妙才被俘,我都覺得自己做錯了,如果不是我孤注一擲不肯回兵,局勢也不至于如此啊!”
陳宮見曹操已有悔悟,當即再次勸解道:“事已如此,后悔無用,主公應該多想想怎么剿除黃巾軍,怎么在青州和袞州打開局面吧!”
“難道洛陽城就這樣讓劉恪小兒占據了去?”一想到劉恪偷襲占據了洛陽以及東司隸諸郡,曹操心里面就氣的火冒三丈。
“主公,劉恪得洛陽,看似占盡了好處,然而盛極必衰,在這亂世之中,像他這般只會招引仇恨,主公放心,就算我們不出兵,到時候這口惡氣也會有人替我們出的!”陳宮說道。
“公臺快詳細的講一講!”曹操頓時就起了興趣。
“主公,劉恪目前坐擁并州,冀州五郡又是其父中山王劉稚打理,而幽州牧劉虞又和中山王府暗中有所往來,這等于中山王府的勢力橫跨并、冀、幽三州,而劉恪不知收斂,反而咄咄逼人奪我東司隸,如此一來,劉恪和中山王府所擁之地就成了天下群雄之首,而董卓、袁紹等人和劉恪乃是有舊仇的,二人定然不會坐視中山王府就這樣坐大,所以我想很快董卓和袁紹就會出兵打擊劉恪!”
陳宮頓了頓,又繼續講道:“荊州劉表,也是漢室宗親,眼下中山王府勢力蒸蒸日上,劉表定然難以容忍,等到董卓和袁紹出兵之時,我想劉表必然也會出兵,到時候劉恪四面迎敵,縱然他兵強馬壯也會疲于應對!”
“那么妙才怎么辦?”陳宮的一席話,讓曹操心里面好受了一些,雖然他不知道董卓、袁紹、劉表等人會不會像陳宮分析的那樣出兵,但是想到劉恪成了眾矢之的他就莫名的舒心,可是再想到夏侯淵還被俘虜著,曹操這顆心便又有些不舒服了。
“夏侯將軍……”
陳宮不敢隨意妄言,畢竟夏侯淵乃是曹操宗親,不過為了能讓曹操重新振作起來,陳宮還是冒著風險說道:“夏侯將軍被劉恪抓住,投降肯定是不會的,而劉恪要是想殺夏侯將軍必定早就下手了,現在他還留著夏侯將軍,顯然是想充作和主公談判的籌碼,既然如此,臣建議主公不必去理會此事,先專心攻打黃巾軍,只要我軍能在袞州、青州取得成果,那么劉恪必定會派人來和主公談判的!”
陳宮的話有些冒險,但是從曹操也知道這是沒有選擇的選擇。
如果此時他主動和劉恪談判,那么沒了地盤的他根本沒有足夠的籌碼,但是只要曹軍能在青州和袞州打開局面,那么到時候他就能坐地還價,而劉恪投鼠忌器之下定然也不會傷害夏侯淵。
想到這里,曹操當即就向陳宮施了一禮,以表謝意。
緊接著,曹操召集曹仁、曹洪、樂進、李典、夏侯淳等諸將,當著諸將的面,曹操也不遮掩,他先是承認了自己的錯誤,然后就對諸將說道:“眼下誠乃生死存亡之際,如果不能成功剿除黃巾軍,占據青州西部、袞州東部,那么我軍就會成為無根之萍,諸位,我軍能否在這亂世占得一席席位,就全靠你們了!”
言訖,曹操命曹仁統六千兵馬攻打泰山附近的黃巾軍,命曹洪引領五千兵馬為后援,打擊黃巾軍的同時,曹操又命樂進、李典、夏侯淳各帶五千兵馬自青州迅速出擊袞州東部諸郡。
先袞州刺史劉岱在打擊黃巾軍的戰斗之中戰死,袞州本就無主,濟北相鮑信得知曹操派兵進入袞州之后,自知難以抵抗,加上說客勸諫,鮑信便帶兵投降曹操。
得到鮑信和袞州兵馬的投效,曹操勢力立刻大漲,他先是自表為袞州牧,緊接著又派遣夏侯淳、鮑信帶兵加強對青州黃巾軍的打擊力度,在曹軍各路兵馬的圍攻之下,青州黃巾軍難敵,終究還是投降。
曹操破青州三十萬黃巾軍,選挑精銳,組建了五萬人的青州軍,然后又得到泰山太守應劭的投效,一時之間,曹操的勢力更比坐擁洛陽城的時候還要強盛。
就在此時,曹操按照陳宮的建議,在袞州廣募賢才,先是得到了潁川荀彧、荀攸叔侄,又在荀彧、荀攸的推介下得到了袞州程昱,程昱又舉薦郭嘉,郭嘉又舉薦劉曄,劉曄又舉薦呂虔、滿寵,而呂虔、滿寵又推薦了毛玠。
一眾文臣謀士的投效,頓時緩解了曹操帳下無人的局面,對于前來投效的謀士,曹操一一委以重任,而此舉,不僅加強了曹操對袞州、青州的統治,也讓他一躍成為了繼董卓、袁紹、劉恪之后的又一大諸侯。
劉恪在得知曹操竟然得到了荀彧、荀攸、郭嘉等人的投效之后,也不禁喟然長嘆,他沒有想到洛陽一戰,不僅沒有打擊的讓曹操一蹶不振,反而讓他越變越強,想到這里,劉恪不禁生出幾分‘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出來。
手機閱讀本站:
本書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