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千嬌百媚第174章 發矯詔諸雄響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千嬌百媚 >>三國之千嬌百媚最新章節列表 >> 第174章 發矯詔諸雄響應

第174章 發矯詔諸雄響應


更新時間:2015年12月29日  作者:終南左柳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終南左柳 | 三國之千嬌百媚 
熱門小說:

自動登陸


配色:

字號:16


劉恪出兵并州的消息傳出,群雄震驚,尤其是洛陽城中的董卓,更是氣的怒火沖天[綜武俠]故國神游最新章節。()

至于袁紹、袁術等梟雄,則是抱著漁翁得利的心思準備看戲,尤其是和中山王府緊鄰的袁紹,更是時刻將矛頭對準著中山王府控制中的河間諸地。

不過很快,當打著討伐董卓旗號的鎮北軍為方便閱讀起見,以后劉恪麾下軍隊統一稱為鎮北軍偷襲并占領雁門郡,同時形成由北向南推進,徐徐占領太原、上黨等地的態勢后,各地群雄才發現攻打董卓的好處了。

首先,起兵攻打董卓,占有道義和公理,董卓倒行逆施,殘暴統治洛陽,宮廷,這些罪名乃是天下共知,所以起兵討伐董卓,能夠順應天下民心,能夠謀取忠良之名。

其次,起兵攻打董卓,能夠獲取實在的利益,就像劉恪派兵攻打空虛的并州一樣,一旦擊潰董卓,那么董卓占據的土地就會成為自己的地盤,董卓手里的軍隊就會成為自己的軍隊

群雄就像是聞到了腥味的山貓似的,心里面頓時活泛了起來。

而此時,東郡太守橋瑁的一封假詔書,卻成為了點燃各地諸侯野心的火把。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四月底,東郡太守橋瑁,自稱得到洛陽三公傳來的天子詔書,令各地諸侯起兵討董。:醉心張節

橋瑁在公布詔書之后,迅速派人將詔書抄寫傳布各州州牧和刺史,希望得到手握重權的州郡長官支持,先不去論橋瑁矯詔討董到底是什么居心,但是對于正羨慕劉恪的鎮北軍在并州節節推進的袁紹等人來說,這封詔書無疑是天籟之音。

橋瑁的這份矯詔,先傳到了冀州牧韓馥手中,韓馥卻自作聰明的將詔書同時下發渤海太守袁紹和中山王、鎮北將軍劉稚,并且邀請袁紹和劉稚作為冀州代表出兵討董。

韓馥自然是清楚,自己手里沒兵沒權,要想在討董之戰中混出點功勛,就必須借助實際上占有冀州的袁紹和劉稚。

同時,韓馥也是有私心的,在他看來,自己以討董的名義招攬袁紹和劉稚出兵,這冀州自然就變的空虛,如果將來在討董戰場上袁紹和劉稚失敗,那么他就能控制冀州,成為名副其實的冀州牧。

不論進退,韓馥都覺得自己不會有任何的損失。

對于韓馥的心思,劉恪瞬間就想通了,不過他卻沒有在意這些,玩弄陰謀詭計,也是要看自身實力的,劉恪不認為韓馥能夠在自己和袁紹的身上得到什么便宜。

不過對韓馥邀請出兵的提議,劉恪心中卻是有些矛盾。

不僅是劉恪感到矛盾,就連他麾下的幾大謀士也紛紛對此提議發表出不同見解,總結起來,就是贊成和反對。

沮授在看完韓馥的書信之后,堅定的表示道:“世子,如今我們已經出兵西進攻打并州,這用的也是討伐董卓的旗號,如果此時再向中原派兵,豈不是兩面作戰”

顯然,在沮授看來,同時在并州和中原用兵,過于浪費自身實力,且中原討董之戰,乃是各地諸侯共同出兵,到時候人多嘴雜,肯定難以戰勝擁有西涼鐵騎的董卓。

劉恪倒是沒有料到沮授竟然將諸侯討董之戰看得這般清楚,沒有人比他更了解諸侯討董之戰的經過和結果,盡管因為一系列的原因,本該是正月份就掀起的討董之戰延遲到了四月份才爆發出來,但是參加這次戰役的各地諸侯卻沒有什么變化飼仙記最新章節。

在歷史上,真正進行討伐董卓的唯有曹操和孫堅兩人,但是此時的曹操兵力衰弱,根本不是董卓的對手,孫堅盡管有兵有馬,武力超群,但是在袁紹、袁術等人的內訌下也只能敗退。

討董之戰,真正苦的是洛陽百姓,對于這些梟雄來講,這只不過是一場展現武力的游戲。

“元皓,你來說說,我們應不應該出戰”劉恪將目光投向田豐,他想聽聽一些不同的意見。

“世子”田豐起身行禮,然后說道:“臣以為,討董之戰,上應天,下應民,乃是正義之舉,雖然我軍已經打出討伐董卓的旗號在并州作戰,但是對于天下百姓和賢才來講,攻打并州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反抗董卓,如果世子此時能夠響應橋瑁,順勢加入到中原討董大軍之中,則能告訴天下人,我們中山王府、我們鎮北軍是堅決反董的,如此,攻打并州帶來的負面影響也能消散”

“元皓說的對”

這個時候,田疇也站出來說道:“董卓無德無品,卻竊取朝廷權力,挾天子而號令天下,現在天下人起

起兵共同反抗董卓,乃是民心所向,如果此時我們不出兵反而繼續專注于攻打并州,則會讓天下人都覺得中山王府不忠不義,為名望計,臣也懇請世子能夠同意出兵的計劃”

向來很少在這種場合發表自身見解的崔琰也起身說道:“世子,不出兵,固然能得漁翁之利,然會被天下人恥笑,出兵雖然會引來兩面作戰的消耗,但是卻能夠得到天下民心,是以出兵之利大于不出兵,所以臣也建議出兵討董”

田豐、田疇和崔琰的話,漸漸將劉恪內心的天平壓向出兵,而先前反對出兵的沮授,在聽完田豐等人的意見之后,也不再堅持己見,不過他還是向劉恪建議應該帶少數兵馬參加到中原討董的諸侯大軍之中。

見到所有謀臣的意見都達成統一,劉恪便也不再猶豫,他轉身就去找劉稚,并提出出兵洛陽同各地諸侯共同打擊董卓的意見,劉稚沒有阻攔,反而勸說劉恪應該救出天子,以正朝綱。

劉恪沒有告訴劉稚關于劉協當初差點害自己丟命的事情,在得到劉稚的同意之后,劉恪就令趙云和典韋各率兩千兵馬,隨自己參加關東諸侯討董之戰。

劉恪的表態,雖然讓同樣答應出兵的袁紹感到一陣輕松,但是對于中山王府展現出的實力袁紹卻也暗暗開始警惕,畢竟到目前為止,各地諸侯里面還很少有人能夠像中山王府這樣同時打兩場戰爭。

袁紹的顧慮,劉恪沒去管,等到他領兵往冀州州治所在的高邑城匯合渤海太守袁紹之后,此時相應橋瑁答應出兵的諸侯共計十二路,分別是勃海太守袁紹、后將軍南陽太守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太守王匡、陳留太守張邈、廣陵太守張超、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

如果再算上委身張邈軍中的曹操,以及后續趕到洛陽戰場的長沙太守孫堅、以及相應但未出兵的西涼太守馬騰、北平太守公孫瓚、益州牧劉焉、北海太守孔融等人,討董大軍可謂是聲勢浩大,面對十幾路諸侯的來勢洶洶,董卓也不禁慌了心神好搜搜籃色,即可最快閱讀后面章節

(提示:可按→鍵翻頁)

聲明:本站所有的作品、評論和資料等均屬其個人行為,與本站無關,大眾收藏書庫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如果侵犯了您的權利,請立刻與本站聯系,本站會立刻刪除。


上一章  |  三國之千嬌百媚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