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更新時間:20151206
由于是第一次進宮,所以劉恪心情還是十分激動的。(wWW
在趙雨的幫助下,劉恪穿起黑色禮服,換了雙新的皮靴這才隨張讓進宮。
離開的時候,劉恪見趙雨臉上有些失落,當即就勸慰道:“改日恪哥哥再帶你去!”
趙雨以為劉恪是在哄她,心中雖然為不能陪劉恪到皇宮看看覺得失落,但是轉念想到劉恪這么在乎她,于是就又甜笑道:“知道啦知道啦,你快走吧。”
面對一時悲落,一時歡笑的趙雨,劉恪只能無奈聳肩,見到張讓還在等著,所以他只好向趙云和典韋囑托了幾句,就孤身隨著張讓向皇宮走去。
去皇宮的路上,張讓笑呵呵的將劉宏召見的緣由說了出來,劉恪這才知道自己和李儒的那場辯論,竟然已經引起如此大的影響,就連皇宮中都有了議論。
想到這里,劉恪既覺得誠惶誠恐,又不免覺得自豪,畢竟成為名人,在這個世界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不然,曹操當年也不會硬逼著許紹給他‘治世能臣,亂世奸雄’的評語。
在這個世界,想當官,沒有名望,那是不行的!
張讓自然不清楚劉恪的思維發散的那么遠,身為宮內的太監頭子,身為揣摩帝心的絕頂高手,張讓看得出皇帝對劉恪以及中山王府的重視,所以哪怕是向劉恪教授宮廷禮儀的時候,也都是不斷陪著笑。
對于張讓的善意,劉恪沒有拒絕,他又不是清流人物,沒必要和宦官集團劃清界限,相反,劉恪覺得,這些宦官除了身體上有些缺陷,其他的并不比那些只知道背后搞陰謀的世族權貴們差。
宦官固然是小人,但是比之偽君子的世族權貴,劉恪倒寧愿和這幫真小人結交。
到達宮城的時候,劉恪的目光瞬間就被巍峨的宮城吸引住了。
張讓似乎早就預料到會有這般場景,于是就駐足為劉恪講解道:“此乃帝妃居住的北宮,呶,那邊是南宮,南北宮之間有復道相連,陛下會見朝臣都是在南宮,這北宮可是少有外臣能夠進入的!”
張讓這番酸溜溜的話,自然是說劉恪受圣恩不淺,而劉恪盡管心中沒什么特別想法,但還是裝作十分惶恐的說道:“都是公公在陛下面前美言,等今日覲見陛下之后,恪自當到公公府上表示謝意!”
張讓見劉恪這般識趣,臉上的笑意頓時越加燦爛。
劉恪陪著笑進入北宮,得知劉宏在永安宮等待,便不敢繼續觀賞北宮樓闕,由著張讓引路,不是就來到永安宮外。
“世子稍等,老奴先行進宮告知陛下!”
張讓將劉恪留在宮門外,然后就進入永安宮請示,不一會兒,張讓就返身宣道:“陛下有旨,宣中山王世子、破虜中郎將劉恪覲見!”
皇帝召見,劉恪不敢大意,當即邁著小步隨張讓進入永安宮。
劉恪進到永安宮還沒有站穩,就聽到劉宏的聲音說道:“恪皇弟,快靠火爐烤烤,這大冷天的,怕是凍壞了吧!”
劉恪向前走了幾步,恭恭敬敬的向劉宏行完禮,然后才說道:“臣不冷,得知陛下召見,臣這心里面可暖和呢!”
“哈哈!”聞言,劉宏頓時大笑起來,一邊笑,一邊道:“你這孩子,越來越會說話,怪不得母后回到宮里就一直說想要見你,這樣吧,過會兒你就去永樂宮見見太后,等到晚上,朕親自在宮中為你設宴洗塵,如何?”
“這……”圣恩隆重,劉恪實在不知道說些什么,只好跪地叩拜。
“好了好了,你先前救朕,朕還沒有謝你,你卻客氣起來,怎么,到了洛陽城就變得謹小慎微了?這可不像是你的作風,你昨日在金市那場辯論,朕可是都聽說了呢!”劉宏笑道。
“臣莽撞,還請陛下開恩!”劉恪滿臉惶恐道。
“起來起來,朕可不會怪你,朕還要為你的表現鼓掌呢!”劉宏拉起劉恪,推心置腹的說道:“你說的那句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朕就認為用得很好,這句話朕沒記錯的話應該是出自《商君書。更法》吧?”
這次倒輪到劉恪震驚了,不過他沒敢表現出來,只是連忙點頭道:“陛下博學,此句正是出自《商君書》!”,顯然,對劉宏能一下說出這句話的出處,劉恪還是有些驚訝的。
“可惜了,朕以前也是喜歡讀書,只不過政務叨擾,加上瑣事居多,已經沒有精力去舞文弄墨咯!”劉宏嘆了口氣,然后就像是遇到知音似的,將自己過去所做的辭賦讀給劉恪聽。
聽著劉宏寫的這些辭賦,劉恪這才覺得自己小覷了這位皇帝,人家雖然昏暈,但是人家這藝術細胞顯然不是他這個半吊子先生能夠比擬的。
想到自己竟然連劉宏都比不上,劉恪頓時就想刨個坑鉆進去,不過這也讓他下定決心,要趁著洛陽亂局沒有到來前,在盧植等人門下好好學些知識。
劉宏顯然很久沒有對人這般暢聊過,而劉恪不時地夸贊,又讓他心里面極為受用,所以等到劉宏展示完所有作品的時候,全然不再將劉恪當尋常宗室子弟看待,要說劉宏對劉恪現在的感覺,那就是好兄弟、好親戚再加忘年交。
人生難得知己,得遇知己的劉宏,是恨不得立刻將劉恪拉到自己的西園里面飲酒作樂,不過當他想到太后還等著見劉恪的時候,只好將喝酒的事情先放下。
雖然不能喝酒,但是這也不妨礙劉宏給劉恪好處,尤其是劉宏還是皇帝。
所以,當劉恪準備離開永安宮前往永樂宮覲見董太后的時候,劉宏耐不住心中的高興,當即就豪邁的說道:“古有甘羅十三歲拜相,今日朕也要封恪皇弟個官兒當當!”
就在劉恪還沒搞清楚劉宏這是要唱哪出的時候,他就聽到劉宏滿是堅定的說道:“劉恪,聰慧敏捷,博學多識,甚得朕心,故而特封劉恪為宗正丞……恪皇弟,還不快快謝恩領旨啊!”
在劉宏無良的笑聲里,劉恪糊里糊涂的領旨謝恩,等到他起身離開永安宮的時候,這才意識到,自己恐怕又要成為洛陽權貴的眼中釘,肉中刺了,也是,這般蒙受圣恩,要是沒人嫉妒才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