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千嬌百媚第48章 布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千嬌百媚 >>三國之千嬌百媚最新章節列表 >> 第48章 布局

第48章 布局


更新時間:2015年12月24日  作者:終南左柳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終南左柳 | 三國之千嬌百媚 

文/終南左柳

沒有誰生來就是陰謀家,野心家。推薦百度/棋子*小/說/網閱讀

沒有誰生來就想著打打殺殺,血雨腥風。

每個人都想生于安樂之中,無病無憂,無災無禍的度過此生。

有點理想,做個受人尊敬的老師,做個賑濟鄉里的善富,做個安邦濟民的官員,

劉恪是個有理想的人,來到這個世界最初也只是想保全中山王府。

之后黑山賊造反,他就想著在這個亂世里面盡可能的壯大力量,然后雄霸冀北,北地稱王,震懾那些造亂勢力。

但是看過常山王府的情況,劉恪有些戚戚然,要不是他來到這個世界,中山王府不也是同樣

“或許,這個朝廷爛到了根,不破不立,寄希望于縫縫補補,實在是可笑”

常山王劉豹的事情,是個反面教材,不過常山王府的力量,可不能就這樣放棄,既然決定了要將冀北打造成崛起的基地,那么就要盡力將常山王府綁到自己的戰車上。

次日,劉恪見到常山王劉豹的時候,直言道:“王兄,我看劉嵩侄兒索性無事,不如讓他在我軍中歷練,以后也好執掌王府,您覺得如何”

常山王劉豹的境遇很讓人同情,但是為了未來的計劃,劉恪不得不對其狠心。

果然,在聽到劉恪要將劉嵩帶走的時候,劉豹眼中明顯流露出幾分憤怒,但是又想到城外駐扎的中山王府軍隊,劉豹只得低頭屈服,“嵩兒也不小了,跟著賢弟多多歷練自然是好的,只是這孩子生性軟弱,要是哪里做得不好,還請賢弟多多海涵”

此刻的劉豹,不是什么高貴的王爺,在強者面前,他只是個普通的父親。

劉豹的模樣,卻也讓劉恪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心,他想,要不圖強,也許某日這幕就會在中山王府上演。

有了劉嵩做人質,劉恪也就不怕劉豹會反悔,兩家雖未立約為盟,但是有了劉嵩這道關系,注定常山王府只能跟著劉恪走。

趁此良機,劉恪又向常山王劉豹建議在常山國行屯田之計,對于劉恪的建議,劉豹自然是只能遵從。

回到城外的營地,劉恪將自己和劉豹約談的經過又向沮授和田豐詳細說了遍,沮授和田豐一番推演之后,都覺得劉豹是誠心結盟,不過謹慎起見,沮授還是向劉恪建議道:“世子,防人之心不可無,臣下建議應該在常山國安排軍隊,名義上就說是為了保證屯田,想來常山王也不會拒絕,至于常山國傅、國相那里有刺史府的令喻在,想必二人也不會為難”

劉恪點頭稱是,不過卻對將誰留下來為難了起來,顯然,留守之人定要能力足夠,又要忠心耿耿

“臣下建議,讓張郃將軍留下最好”田豐想了想,最后建議道。

“臣下附議,張郃將軍進退有度,留在常山國能以屯田之名募兵、練兵,有張郃將軍在此,定能震懾黑山賊余孽”沮授隨田豐說道。

其實劉恪也清楚,張郃留下最為合適,但是想到留下張郃在常山國,那么自己身邊有沒了什么可用之將,他的心中還是有些不舍,不過為了大局起見,劉恪最后還是決定道:“好,就留下張郃將軍”

主意已定,劉恪又將張郃找來,也沒有隱瞞,直接對張郃說出自己的決定。

張郃聞言先是震驚,然后又很快平定,“世子,儁乂說過效忠世子和王爺的話,那自然就不能改變,世子且安心,只要儁乂留在這里,常山國就是世子的大后方”

劉恪倍感欣慰,有了張郃的這番表態,他就越加放心了,想了想他又說道:“儁乂留下,只記住兩點,一是要廣攬流民屯田,此乃穩固常山國局勢之緊要,二者,你要在流民之中募支精兵,不過此事需要隱蔽,莫要被常山國傅、國相等人知道”

劉恪沒有直接說讓張郃募兵是為什么,張郃等人也只以為募兵是為了防備黑山賊,卻不知道劉恪此時已經在為后面的諸侯爭霸布局,試想幾年之后,當董卓篡權亂政之時,突然有這樣的一支力量出現,天下還會像史書上寫的那樣混亂

留下張郃,劉恪又面臨武將缺乏的局面,倒是有趙云在身邊,但是趙云畢竟年少,還不能堪當重任。

盯著自己暗中繪制出來的人才地圖,劉恪忽然發現,有幾員將領距離自己很近,張遼、高順、高覽、文丑、顏良

冀州多良將,并州多虎賁,這幾人都是聞名于后世的將領,要是能將他們都聚攬到自己旗下,對于將來戡亂平天下定然會是強大助力。

想到這里,劉恪便想著先去和常山國接壤的并州雁門郡撞撞運氣,他記得張遼就是雁門郡的人,而現在距離張遼跟隨丁原前往洛陽還有幾年時間,按照時間計算的話,張遼現在估計只是郡府小吏。

“先找張遼,再尋高順,至于高覽幾人,有張郃這個河間老鄉,想必還能利用利用”

時不我待,劉恪怕夜長夢多,是以在定下親自前往并州尋找張遼、高順二將之時,也讓張郃托同鄉問問高覽幾人,恰巧的是,張郃言說認識高覽,當即就寫信給高覽,希望他能投奔中山王府。

對于劉恪想要喬裝進入并州尋找良將之事,反對者不少。

尤其是沮授和田豐,以君子不犯險為由阻止劉恪,張郃等人也覺得此舉過于冒險,畢竟并州雁門郡和北地蠻族接壤,混亂比之眼下的冀州更加兇險萬分,此等情形之下,幾人怎敢讓劉恪離開。

“公與、元皓、儁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我到如今,腳步不過遠至腳下的常山國,再遠也不曾去過,不知道天下之大,又怎能曉得民生之堅,你們放心,不管能不能尋找到良將,我都會盡快回到盧奴城”

面對劉恪的堅持,沮授等人也沒了辦法,到最后只得同意。

在中平二年八月初三,劉恪送走要回到盧奴城的沮授、田豐以及幾千將士,又作別留在常山國屯田募兵的張郃,帶著趙云、趙雨還有充當保鏢的于毒,幾人就匆匆往雁門郡而去。

本書自“”,,更新快、

(..)(../34/34323/)

(/93/93315/)

小技巧:按CtrlD快速保存當前章節頁面至瀏覽器收藏夾。

棋子每天更新數千本熱門小說,請記住我們的網址

本站作品由網友搜集整理于網絡,作品及評論屬作者與注冊會員個人行為,與在本站立場無關。

讀者如發現作品內容或評論含法律抵觸或侵犯他人權力的行為,請向我們舉報


上一章  |  三國之千嬌百媚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