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逸這般痛快答應,卻也是被逼無奈。
除開劉恪像是狗皮膏藥似的黏著甄家不放,經過黑山賊圍城這件事,甄逸也算是明白了,甄氏家族如果繼續留在毋極城,怕是遲早都要給毋極城陪葬。
毋極城的地理位置太關鍵了,在這亂世之中,欲圖謀中山國,毋極城都是進出關鍵,甄家要是死守這里,保不準什么時候就被敵兵滅了。
甄逸可不相信,每次都有劉恪這樣的及時雨援救。
當然,讓甄逸決定離開毋極城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劉珂的手段,又是殺人立威,又是治病施恩,如此妖孽人物,甄逸不想去得罪。
“世子,雖然老朽同意舉族遷往毋極城,但是卻還有兩個請求,希望世子能夠答應。”甄逸瞬間像是蒼老了數歲般,有些疲憊的說道。
“承新公但請直言,但凡是我能夠幫上忙的地方,在下絕對不敢推辭。”難得說服甄逸上船,劉恪又怎么會拒絕他的請求,莫說兩件,就是千百件,只要能夠辦到,劉恪都能答應下來。
幸好甄逸不知道劉恪這般心思,不然怕是真的要獅子大開口。
沉思許久,甄逸豎起手指緩緩說道:“其一,甄氏族人眾多,遷往盧奴城需些時日,還請世子能夠寬限時間,再者,甄家遷往盧奴城后,人生地不熟,府宅田產,皆須重新置辦,到時候望請世子能夠給予幫助。”注:П即可觀看
“就這些”
劉恪有些難以相信的看著落寞中的甄逸,怎么也沒有想到,甄逸想了半天就說了這樣的兩件請求出來。
“些許小事,承新公不需煩惱,這兩件事情,我都答應,不過這不算作你的請求,請承新公重新提兩件事情出來。”
劉恪不想吃相太難看,如果甄氏家族是尋常的家族,他自然不用這般費心費力,可是甄家作為中山豪族,在中山國內頗有影響力,要是不能讓甄家真心歸服,那么反過來在想拉攏中山國內其他豪族可就吃力了。
劉恪想要將甄家打造成個樣板,要讓天下人都知道,中山王府對于世家的態度。
在這個世家豪族掌握話語權和人才去向的時代,想要成就事業,就必須贏得世家豪族的好感。
袁紹、袁術、曹操、孫堅包括后面的劉備等人,能在漢末歷史中留下偉名,莫不是緣于他們背后的那些世家豪族的支撐。
依靠世家力量,固然會形成尾大不掉的門閥局面,但是眼下的劉恪還沒有力量去改變社會結構,這些事情也不是現在的他可以考慮的。
甄逸仔細看著劉恪的神情,見到他并非客套,當下心中也是一陣波瀾。
拋開劉恪算計甄家的手段不說,劉恪的身份地位和智謀膽量,均是豪杰人物,在這亂世之中,有這樣的人物保護,對于甄氏家族或許也并非壞事。
想通此中關節,徹底打算歸順中山王府的甄逸當即也不客氣,直截了當的對劉恪說道:“既如此,那么老朽也就直言了。”
“其一,甄家歸順中山王府,乃是出于效忠朝廷和社稷,王爺和世子都是真心為民的人物,追隨王爺和世子,不管是平叛平亂還是治理封國,甄某別無二話。”
“其二,如果他日老朽發現中山王府對于朝廷,對于社稷有其他圖謀,那么甄氏家族自動脫離中山王府,就這兩點,不知道世子能否同意”
說完,甄逸滿眼精光的看著劉恪,想要從劉恪的目光中發現什么,可惜,聽完甄逸兩點請求或者說是歸順的兩個條件后,劉恪的神情卻并沒有什么變化。
似乎,對于甄逸的兩個條件,劉恪早已經有所預料。
事實上,在當初想到拉攏甄家的時候,劉恪對此就已經有了預料,當初張郃歸順的時候也說了這樣的話,現在甄逸再次提出,劉恪也并未覺得不滿。
劉恪沒有謀權篡位的打算,這是他答應過父親劉稚的,加上大漢王朝本就是劉家的江山,活得好好的,誰有心思去干自己人啊
想都不用想,劉恪就直接點頭道:“好,承新公的兩點請求,我都答應,只要這社稷不亂,中山王府就永世效忠朝廷”
甄逸沒有注意到劉恪的措辭,見到劉恪這般爽快的答應,他心中的最后一塊石頭也放了下來,臉龐之上,也多了絲欣喜。
欣喜之余,甄逸起身,向劉恪行主上和臣屬之禮,就連稱謂也都有了變化,“少主在上,請受甄逸一拜”
“承新公快快請起,這里并無外人,莫要如此,莫要如此。”看著拜倒在地的甄逸,劉恪也不禁滿臉笑意。
心中想著加上田豐、張郃,又有甄氏家族相助,自己的班底也算是有了,將來這天下變動,不說圖謀九鼎社稷,但是自保卻已經能夠保證。
或許是為了證明甄氏家族誠心歸順,甄逸在和劉恪交談快結束的時候,又滿是誠懇的說道:“少主,老朽長子早夭,只有這次子甄儼讓我分外看重,如果少主不嫌棄,我想讓儼兒追隨少主左右,還請少主能夠恩準”
“這”
瞬間,劉恪就想到了投名狀三個字,而用到甄儼的身上,似乎人質更為精準,見到甄逸不像是試探和開玩笑,劉恪想了想,也就同意了,“儼之注:甄儼字兄天資過人,留在軍中正好可以幫助我。”
既然已經是自家人,劉恪也不和甄逸客氣什么,在同意了甄儼的事情后,劉恪又說道:“眼下平定黑山賊之亂最為緊要,可是封國之內兵丁錢糧稀缺,承新公能否在族人之中挑選出二百壯丁以為補充”
這次劉恪說的可是真心話,唐龍帶著三千步兵在漢昌城和楊鳳鏖戰,張郃率領四百騎兵神出鬼沒不停騷擾楊鳳的糧草運輸,他有心離開毋極城前往漢昌城參加圍剿楊鳳的戰斗,但是又擔心毋極城無兵可守,這才動了向甄家借兵的念頭。
明白了劉恪的用心之后,甄逸也不二話,當場表態同意,甄家有自己的武裝,正是憑借這股私兵,才得以守衛住毋極城,現在正好民兵得編制,成為真正的衛兵,于私于公,甄逸都不會拒絕。
有了甄逸和甄氏家族的投誠和支持,劉恪頓時就自信了起來,他將毋極城的防務交給甄逸負責,留下親衛盧亮襄助城防,然后就帶領甄儼還有八十精騎往漢昌城的方向而去,而此時的漢昌城下,戰斗也進行的萬分激烈。最新章節百渡搜
《》和《》以及《》和全文閱讀來源于互聯網相關站點自動搜索采集,僅供測試、學習交流和索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