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千嬌百媚第3章 隱患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千嬌百媚 >>三國之千嬌百媚最新章節列表 >> 第3章 隱患

第3章 隱患


更新時間:2015年12月24日  作者:終南左柳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終南左柳 | 三國之千嬌百媚 

“黑山賊?”

田豐驚訝的看著劉恪,實難相信,即將會有一股不亞于黃巾賊軍的叛亂力量出現。可是劉恪的神情卻讓田豐不得不深思,如果黑山賊是真,那么可以想象的是冀州大地定然會再次陷于戰亂。

“更加糟糕的是,西涼羌人叛亂,朝廷必將調遣精兵強將往西涼平叛,屆時冀州兵力虛空,朝廷又無其他兵力可調,沒有朝廷的支持,單靠州郡兵力,怕是很難平定這場禍亂啊!”劉恪嘆息數聲,如果不是有著對三國歷史的了解,他也不愿意相信禍患將至。

隨著劉恪的嘆息聲,震驚中的田豐也冷靜了下來,他雖然還不清楚劉恪究竟是從何地得到的這番消息,但是身為中山王世子,劉恪絕對不會無的放矢,更加不會編造謠言惑眾亂聽,既然劉恪這樣說了,那么肯定是有把握。

聯想到前番劉恪找到自己提及黃巾之禍定然會被平定之事,田豐縱然搖頭苦笑,可是心中還是接受了劉恪這番言論,“世子,既然有賊人叛亂的消息,我們還是速速稟告朝廷,讓朝廷征調兵將抓捕叛亂者……”

田豐正說著,劉恪卻嗤的笑了出來,看著滿臉焦慮的田豐,劉恪無奈的說道:“先生,你覺得此時提及此事,朝廷會相信嗎?宦官亂政,怕是我們的奏折到了洛陽,也難以到達陛下的御案前!”

相比劉恪,田豐對宦官亂政有更深的體會,想到年前北中郎將盧植平定黃巾賊軍卻因為得罪宦官左豐被下進大獄,而同樣平定黃巾軍主力的左中郎將皇甫嵩在平叛成功之后被拜為左車騎將軍、領冀州牧、晉封槐里侯還不到月旬就被中常侍趙忠和張讓聯手整下臺……

“唉……”想到盧植和皇甫嵩的遭遇,田豐也不由的嘆氣。

看著田豐總算是從幻想朝廷出兵美夢中清醒了過來,劉恪當即就趁熱打鐵,繼續對田豐說道:“所以此事,還需靠我們自己!”

“靠我們自己?”田豐皺著眉頭,有些迷惑,他內心之中隱隱覺得自己面前的這位世子今日似乎一直都話中有話,再將自己往某個方向引導,可是他暗暗尋思了很久,還是難以明白劉恪究竟意欲何為。

劉恪見田豐終于反省了過來,于是也不再閃避,直接奔著主題說道:“對,靠我們自己,黑山賊肯定要攻打中山,是以在他們舉兵叛亂攻城之前,我們必須做好防備,未雨綢繆,料敵于先,方能百戰不殆!”

劉恪的語氣中充滿了幾分堅定,他相信不管于公于私,田豐肯定會接過自己拋過來的橄欖枝。

果然,劉恪話音才落,田豐就起身行了一禮,然后目光閃爍道:“世子乃漢室宗裔,所籌謀者必然于江山社稷百利無一害,元皓愚魯,卻也甘愿為世子、為中山、為社稷貢獻力量,世子,您請吩咐吧!”

“好,先生!”劉恪雙手一拍,興沖沖道:“欲退賊人,必須仰靠州郡之兵,我欲派元皓往刺史王芬處行走游說,使其能夠明白其中利害,早作打算備患,如此黑山賊興起,州郡迅速發兵,賊人可平矣。”

只依靠中山國內的兵力,是不足以抵抗黑山軍的,是以劉恪的第一招就是打算讓田豐作為說客前往州治所在的高邑(注:今河北柏鄉縣北)去面見冀州刺史王芬,如果能夠成功說服王芬提前整頓軍隊,那么黑山軍縱然再強,也不會像歷史上那樣攻城掠地,勢不可擋。

具體怎么說服王芬,劉恪沒有去教田豐,他相信田豐也能領悟到自己的用意,他也不怕田豐會把自己推出去,如果田豐不笨的話,定然會將發現黑山賊的事情全部包攬在自己身上,中山王世子是絕對不會出現在這件事情中的。

劉恪的這番心思,田豐瞬間就領悟到了,甚至他已經想好了應該怎樣去面對王芬的質疑。當然,如同劉恪想的那樣,不管王芬如何質問,田豐都決計不敢將這件事的真正主謀交代出來。

將田豐送走,劉恪的心情也逐漸變得急躁了起來,黑山賊叛亂迫在眉睫,他不能繼續等待,也不能將所有的期望全部寄托在冀州刺史王芬身上,打鐵還需自身硬,想要拒黑山賊于中山國門之外,那么就必須有一支屬于自己的精銳力量。

回到自己屋子里,劉恪腦子中立刻浮現出中山王國內的幾只軍隊的情況,分別是由中尉(注:相當于郡的騎都尉)楊成統率的十曲五部兩千郡國兵,由郎中令武周統率的王府禁衛四百人,還有就是中山國轄下各縣的武裝和中山國內幾個豪強大戶的私兵。

豪強大戶的私兵和轄下各縣的武裝,劉恪想也不想就將這兩股力量排除在了自己的計劃之外,豪強大戶的私兵是絕對不會借給他的,各縣的武裝戰斗力估計不會比黑山軍好多少,就算能聚攏起來,怕也是給黑山軍增添殺戮。

“楊成……”

無疑,中尉楊成麾下的十曲五部兩千郡國兵是劉恪最想得到的力量,兩千正規軍隊,只要勤加訓練,一定可以成為戰場上的利劍,可是拉攏楊成的這個念頭還未曾升起,劉恪就斷然的否決了這個想法。

倒不是劉恪不想得到這兩千兵力,實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為中尉楊成乃是中山國相張純的心腹,想要拉攏楊成,就意味著和張純翻臉,在東漢這個封王沒有實權,國相掌握郡國實權的年代里,和國相翻臉,無疑是自尋死路。

何況張純這個人……

想到歷史上這位仁兄不久的將來就要起兵造反,聯手鮮卑人叛變,劉恪更是不敢、不想和張純有太多的牽扯,張純是麻煩,是隱患,很有可能是造成中山國毀滅的毒瘤,在沒有絕對的把握之前劉恪不敢去碰觸此人。

礙于張純的緣故,兩千郡國兵是沒什么指望了,劉恪便只好退而求其次將目光轉向直屬于中山王劉稚的四百王府衛兵。


上一章  |  三國之千嬌百媚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