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龍蛇第208章 天下群龍起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仙俠>> 聊齋龍蛇 >>聊齋龍蛇最新章節列表 >> 第208章 天下群龍起

第208章 天下群龍起


更新時間:2016年02月11日  作者:我要的是葫蘆  分類: 仙俠 | 古典仙俠 | 我要的是葫蘆 | 聊齋龍蛇 
《》

208.

大燕王朝崇寧五年,青華、潁、徐數州發生了嚴重的干旱和蟲災,禾苗枯焦,餓殍遍野。

十月,有大流星從北來,磨拂竹木,皆有聲,至津州京都城外下墜地,眾皆以為不詳。

十一月,大燕天子突發暴病,彌留之際立年僅8歲的弗陵為太子,拜霍敬唐為大司馬大將軍,領尚書事決斷朝政,改年號政和。

霍敬唐母親王氏。初孕五月,夜夢抱子升天,才不至而止。敬唐生而有黑氣如蓋,下覆其身。背有黑子,宛轉若龍盤之形,面色紫光,人望而敬畏之。

時有修道者從霍家外路過,口中驚呼:“此家必出貴人。”

霍敬唐少時父親早亡,與母親相依為命,以賣草席為生。年少時喜歡賭博,常把自己的賣草席所得輸個精光,因此很遭人鄙視。

后來母親去世,霍敬唐因生活所迫,不得不投軍謀生。由于作戰勇敢,很快被升為偏將。

元嘉二年,北地生亂,大將軍李思遠奉命北上平亂,與叛軍相持于河陰山,激戰中李思遠馬甲突然斷裂,很快被叛軍圍住。

臨危之時,霍敬唐將自己的馬換給了大將軍,自己則騎上李思遠的戰馬,掩護對方后撤。事后,大將軍非常感激他舍命相救,特將霍敬唐調入自己手下任職,擔任押衙,做了親信。

從此以后,霍敬唐開始發跡,后因征戰有功,累年提拔,掌握兵權,如今更是官至大司馬大將軍。

弗陵太子登基不到兩月,洪大功余部袁汝才再次起兵作亂,十余日攻破青華州州府大梁城。

破城后袁汝才開倉放糧,賑濟饑民。遠近饑民荷鋤而往,應之者如流水,日夜不絕,一呼百萬,而其勢燎原不可撲。

緊接著潁州高左掛、徐州張存孟、漢南王大梁,均州李迎祥等紛起響應,一時間,大燕王朝風起云涌,亂象紛紛。

天下士子百姓,無不驚動。

“這一世爭龍,終于開始,我們玉清道弟子也該下山輔佐真龍,取新朝三百年氣運為己用……”均州十萬大山深處,玉清道道宮后山仙葫禁地內。掌門坤元道人嘆了口氣,沖著旁邊道人道:“諸位師兄弟,我們也開始吧……”

連帶坤元,周圍的道人共有十四名。

“嗯”在近處的坤山道人點點頭:“此次是眾弟子下山前最后一卜,事關我玉清道三百年氣運,還望諸位師弟不要吝嗇靈力!”

“必當全力”剩余道人紛紛頷首應答。

隨后玉清道坤字輩道人按照師門陣法排列站定,將造化池圍在中間。

造化池內有一小島,島中心栽種著一株五尺多高的碧青葫蘆藤,其上晶瑩翠綠,靈氣充盈,乃是玉清道始祖青云子親手栽下,已有千年。

仙葫經過玉清道門人千年滋養,已經和玉清道師門氣運連在一起,最是通靈。數次玉清道有變故,仙葫均顯出異象示警。

如今玉清道弟子入世爭龍,坤元掌門心中猶豫不決,所以才率眾以仙葫為引,演化吉兇。

一眾道人大多為真仙三轉,距離地仙只有一步之遙,一身真元靈力通天徹地。

此刻他們迅速做著手訣,將體內靈力絲絲注入造化池中。

一時間,池中清水翻騰,氣象萬千。整個山洞無風而動,發出巨大的聲響,聲音悠長深遠,宛如無數大鐘撞響。

隨即池水生波,池心小島上那株仙葫開始彌漫著白色霧氣,絲絲縷縷,滾滾滔滔,形成一個巨大的漩渦。

數轉之后,白氣變成赤色,已經高大兩丈有余,宛如一個巨大的華蓋,照在仙葫上方。

眾道人根本無心看仙葫上方的異樣,只是手掌下摁,繼續將靈力注入。

云氣翻騰,瞬間,又有一股深青色誕生。不過此次赤氣卻只轉化了一半。

片刻,再有金黃二氣凝聚,自成五色,顯化出三丈多高。

“掌門,就在此時!!”坤山道人忽然一聲低呼。

“明白”坤元掌門點點頭,迅速將袖中一縷頭發投入那云氣當中。

轟……大鐘再響,剎那間一股紫色氣流沖天而起,化作天柱,其上祥光普照,直沖云霄。

躍空之時,紫氣當中一條蛟龍不斷盤旋,龍首長有龍角,其下有兩只前爪。口中嘶叫著,在紫氣中不斷盤旋。

見狀,眾道人臉上都露出幾分喜意,繼續將自己體內靈力抽取,希望能夠顯出更多異象。

可惜那蛟龍再沒有太大的變化,兩只后爪始終未曾顯出。

“天意難測,只能有此氣象了,我們體內靈力已經不足,不可再推演下去,還是趁此機會看看十四州各地龍氣變化吧?”坤元掌門此刻額頭上滲出汗水,用沙啞的聲音問道。

聞言,剩余道人微微遲疑,隨即都點了點頭同意。

“諸位師兄弟,變換法陣!”坤山道人立刻挪動腳步。

只見在陣法變動下,造化池上方云氣再變,平鋪宛如一面水鏡。其中白赤氣息相交,顯現出無數畫面。

高山巍峨,碧水滔滔,大燕王朝十四州之地盡顯其中。隨看的不清晰,卻隱隱顯出無數人影:農夫手扶犁頭,揚鞭趕牛;漁夫劃船,張網捕魚;商賈旅行,馬車轔轔;士子捧卷,高談闊論……眼前一切,恍如太平盛世。

忽地眼前景物一變,十四州之地多了幾分灰黑氣息,那灰黑氣息剛剛產生,便如跗骨之蛆,不斷吞噬著赤白氣運,迅速在各州蔓延。眨眼之間,已經將大燕王朝全景籠罩。

就在這時,忽地青華州有一股赤色氣柱沖破灰黑之氣,直達云霄。

緊接著南越州青氣彌漫,凝聚成鼎狀,快速將那灰黑之氣驅逐。

再有紫氣興起于大燕王朝樞紐京都,狀若猛虎,又似蛟龍。剛剛出現,就吟鳴聲聲,對著周圍撕咬。

更有潁州之地,大團云氣盤旋而生,在其上凝聚成傘蓋狀……

反觀均州,一個大星飄搖,熒熒惑惑,不甚清楚。

總之天下十四州,各有異象產生,只是細看起來,卻有些混淆和雜亂。

這就是天機遮掩之處,他們雖然動用秘法,也只能看個模糊。沒等看到各州蛟龍繼續演化功法,就聽“轟!”的一聲,湖心小島炸裂。

眾道人皆驚,急忙松開手來。

只見飄蕩在上空的云氣迅速消散,那造化池中清水足足減少了三成多。

略作休息,一道人面帶惋惜道:“可惜了,功虧一簣。人道難測,果然不容窺覬,集合我們十四人之力,也剛看了個大概,造化池就遭受重創。”

“始祖早有言‘入世爭龍大不易,非生既死’其間危險重重。今日之事,可見一斑,諸位先前都看到了造化池仙葫真種的推演變化,可有什么想法說來聽聽?”

坤元道人并未率先說出自己觀想,而是扭頭問他人。

“師兄,據我先前所觀,我均州潛龍仍無任何痕跡可循,那大星熒熒惑惑,幾欲墜落。看來我們先前推算不錯,此次新朝爭龍,我們均州龍氣盡失,怕是沒有任何機會了。”一個道人率先開口。

他的話音剛落地,立刻有同伴反駁:“也不能這么說,龍氣演化,有早有晚,有弱有強,早有早的好,晚有晚的妙。并不能以早晚強弱定輸贏。”

“坤陽師兄所言極是”又有道人表示贊同,“我們剛剛推演,只是龍氣初始演化,并不能看成最終結果。比如那青華州赤氣最先崛起,只因此地有流寇叛亂,引得龍氣早動而已。剛才我觀此股龍氣已經衰退跡象,很可能并非真龍,而是為王者先驅罷了。”

“非也,真龍也有淺水時,龍氣一時受困,安能說明要衰敗?我主觀津州,其氣運似龍若虎,應該是以虎吞龍之象,看來霍敬唐早有反義,打算廢除幼帝,自立為王了,有羅浮宮支持,成功幾率很大。”

“霍敬唐如今官拜大司馬大將軍,個人氣運早和大燕王朝連在一起,若想謀反,根本是自斷根基,這樣的人物不足為慮。”坤陽道人再次反駁。

“何來自斷根基,當初大齊皇帝禪讓給王廣。王廣定國號為周,照樣坐了三十八載天下。”支持霍敬唐的道人堅持己見。

見門下師兄弟各抒己見,掌門坤元道人有些頭疼起來。先前操縱法陣,他特意讓十四人同時出手,為的就是每人各負責一州氣運,這樣能夠查個周詳,沒有遺漏。

誰知如今卻造成眾人意見相左,無所適從。

這時,一直沉默不語的坤山出口道“各位師弟都言之有理,爭龍一事變幻莫測,龍氣只是其一,更需要演化。原則上天下十四州潛龍都有機會,我們在這里爭論沒有任何意義。

如今最重要的還是下力輔佐潛龍。若是輔佐得當,潛龍勃發,即使龍氣再薄弱,也能夠大興。我們玉清道經過瀆水水君作亂,勢力比其他道宮弱上不少,更兼始終無法找到均州龍氣所在,在這上邊,更輸其余道院幾步。半年前平成道發來訊息,要與我等聯手輔佐真龍。不知諸位剛才看過演化,覺得如何?是否應該答應?”

(我要的是葫蘆)


上一章  |  聊齋龍蛇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