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龍蛇第113章 學道易,求道難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仙俠>> 聊齋龍蛇 >>聊齋龍蛇最新章節列表 >> 第113章 學道易,求道難

第113章 學道易,求道難


更新時間:2016年02月11日  作者:我要的是葫蘆  分類: 仙俠 | 古典仙俠 | 我要的是葫蘆 | 聊齋龍蛇 
《》

113.

“哎”常晉合上書本,重重的嘆了口氣。

還有幾日就是府考,不知怎地,他的心緒開始慌亂起來。

倒不是害怕府考,他是通衢縣案首,相當于保送生,按照慣例府試只要不犯致命性錯誤,絕對可以過關,院試也如此。

心境驟亂,卻與修行有關。常晉一直以為自己是心志堅定之人,也不知道為何心中突然生出說困惑。就好像堅固的城墻,不知不覺中出現一道裂縫。

晚上練習《十二重樓觀想經》時,他更是無法集中精神,沉寂在其中。

好幾次練到緊要關頭,泥洹宮內卻都產生了幻象,而那神筆偏偏毫無反應。

幸虧他覺察到不對,立刻停下,才沒出什么差錯。

如此嘗試再三,常晉只好停止修煉……他知道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自己恐怕接下來一段時間只能如此了。對于為什么會突然出現這種情況,常晉心中也有猜測,十有八九是《十二重樓觀想經》中所言的心魔所致。常晉在短短的一年時間就晉升入鬼仙之境,這速度傳出去絕對令人瞠目結舌。

正因為如此,雖然有神筆提供氣運壓制,但是終究是心境不穩。

知道自己心境出現問題,常晉沒打算繼續待在屋內,索性辭別皇甫員外,手摁寶劍走出莊去。

這段時日他大多時間在綠柳山莊內讀書,并未細看莊外環境,如今信步走來,才發現此地別有一番情趣。

綠柳山莊周圍遍植垂柳,綠樹掩映,很是有幾分清雅之意。再朝前走,卻是一處村莊。目光所及之處,一處農戶家種植的桃樹映入眼簾,樹上結滿雞蛋大小的桃子,這個時候桃子尚未成熟,自然不能夠吃。只是幾個心急的孩童卻偷偷拿著竹竿在桃樹上敲打,惹來驚呼聲一片。

很快,那家農戶有了反應,一個老頭拄著拐杖走出來,對著那些孩子一通臭罵,將他們嚇得四散逃開。

常晉笑了笑,這種感覺感覺真好,心情不由得輕松幾分。

過了村莊,入目所見便是綠油油的麥浪,連帶周圍的空氣中也飄逸著小麥的香味。幾只鵪鶉忽高忽低的在麥浪間飛舞,更為這片田野增添幾分活力。

農家少閑月,雖是暮春時節,田地里卻一片忙碌,不少農人扛著鋤頭除草,偶爾還哼出幾句腔調。

萬山府治下的百姓雖然過得苦,卻并非活不下去,而且能夠苦中作樂,怡然自得。

一路走來,鄉間處處一副安逸悠閑的景象。

不過想到府城內越來越多的流民乞丐,常晉就知道亂世將至并不是一句謬言,如果情況持續惡化下去,終究有一天會爆發的。

那些在田間勞作的農人看到常晉,都有些奇怪,不知道這書生在地頭瞎逛游什么。

一個閑人,的確顯得有些突兀。

常晉只得快步走去,不知不覺走到一處山溪所在,發現兩個八九歲的孩童正賊頭賊腦盯著不遠處的蘆葦蕩。

他輕聲咳嗽一下,孩童們立刻被驚動。

兩個小家伙倒也不認生,其中個頭稍高那位還把手指放在嘴唇邊,不讓常晉發聲。

這時,常晉才看清楚兩人面前都放著魚鉤。不過他很快困惑起來。垂釣應該在寬闊地帶,兩個小家伙怎么選在蘆葦蕩邊。

放出神識,他終于明白過來,感情兩個孩子并不是在釣魚,而是用魚做誘餌釣白鷺。

常晉看的有意思,索性停下腳步。

蘆葦蕩中水鳥多,尤其是暮春時節,野鴨、大雁、白鷺等等都會鉆入其中過夜。在他的記憶中,每到這時,村里的漁夫就會趁著夜色鉆入蘆葦蕩中摸瞎鳥。

這東西說起來簡單,主要是眼疾手快,找準水鳥的棲息位置后直接用手卡住它們的脖子,不讓叫出聲驚動其他鳥類。就這樣一直捉下去。運氣好的話一晚上能捉二三十只。

不過這種用魚鉤釣白鷺的方法,常晉還是第一次看到。

不多時,那孩童猛然一拉魚竿,接著便看到蘆葦蕩中撲棱棱晃動起來。一大群水鳥撲閃著翅膀飛起。

兩個小家伙興奮地大叫著,“釣到了,釣到了!!”另一個飛快竄入蘆葦蕩中,將吞下誘餌那只白鷺抱回。

“這位大哥,過來吧,我們烤白鷺,你吃不吃?”高個子邀請到。

“烤白鷺?”這個常晉還真沒吃過。

“你不知道,‘別看白鷺瘦,全都是細肉’,烤起來味道可香了。還有這個給你給。”小孩說著又遞過來一個帶著麻點的鳥蛋。

常晉伸手接過,疑惑看著對方。只見那小孩抓起鳥蛋在地上一碰,而后撬開個小口,猛一吸溜,蛋黃蛋清就吸入口中。

常晉也學這樣子吃了一回,味道略腥,清涼爽口。

見他吃的挺歡,那孩童又要遞過來一個,被常晉拒絕。

自己出來的匆忙,沒帶食物,根本無法與對方互換。常晉想給這兩個孩子一些碎銀子,覺得俗氣,又打消念頭。

待脫離兩人的視線,常晉邁開步伐,一路疾行。一個時辰時間,已經奔出上百里地,消失在茫茫山林當中。

覺得腹內空空時,他直接放出神識,找到幾處野味藏身所在。并未過多殺生,只是殺了只野兔生火烤了完事。

填飽肚子,常晉沒有繼續奔走,而是停在一片懸崖前休息。

靜觀太陽在天際運行,山中飛禽走獸奔跑……不知不覺,白日已經過去,夜色在山中彌漫開來。

常晉保持著姿勢一直不動,腦海中混亂的思緒紛紛涌出。

自己修道算出世還是入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以常晉現在的能力,較之常人也算是非同一般,可是他發現自己能夠做到的不多。

其實這種困惑從常晉到這方世界起一直存在,只是被壓制在心靈最深處罷了。

當初大雪天拜訪王九淵,就是希望他能夠給自己解惑,結果讓常晉相當失望,王九淵的學說給他啟發不少,卻并不能令人徹底信服。

而后遇到玄洞道人拉攏,請他加入玉清道,常晉自然一口拒絕。

當時他已經下定決心,要在這世間走出一條自己的道。

只是學別人的道容易,求自己的道卻難。

思索一日,絮亂紛紛,常晉卻始終不知道自己的出路在何方。

山間露水重,不知什么時候,常晉渾身已經濕透。他放出靈力將衣服烘干,繼而有些愕然的看向遠方。

在數里之外,竟然存在著一頭兇獸。

心神動處,常晉已經悄然邁步奔去,隨即又停下腳步。

“呼”只見一塊數丈方圓的大青石上,有條大蟒長長噓了一口氣,碩大的軀體盤成一團,腦袋高高揚起,幽綠的眼珠望著天上明月,透露出一絲靈性的光芒。

林中漆黑,大蟒整個軀體完全隱藏在其中。如果不到近前,恐怕根本不會有人發現這里有條蟒蛇正對著月亮呼吸吐納。

這大蟒名字叫阿義,至今它大腦中還牢牢記著給自己起名字的那個人——一個白衣飄飄的女子。

那女子在十幾年前見到它時曾皺著眉頭自語:“給你起個什么名字好呢……阿山、阿青……要不就叫阿義好了?”

白衣女子在它腦袋中打出一道靈識,而后離去,再也沒有出現。只是大蟒卻記住了這個名字,從此叫阿義。

生出靈識后,阿義曾經數次潛入人類的村莊。

從那里它知道了自己被人類稱為妖怪,在人類聚集地有很多道法高人出沒。那些傳說中,很多化了形的大妖在人世間害人,結果都被除掉。

大蟒也有次也差點被一個道士除掉,要不是它見時機不對,立刻跳入水中逃走,現在早已經不在人世了。

正是知道這些,大蟒心中才存了敬畏,平時很少下山,生怕被人給除掉。

明月漫過中天,天際幾絲輕云更是蒙上一層薄紗。

大蟒等待的就是這一刻,當即猛一抬頭,像往常一樣,精神內斂,不斷吸氣吐氣。

呼吸間,蛇軀不斷地收縮鼓脹,此刻大蟒只覺得周圍絲絲氣息攝入頭顱那顆巨大地肉瘤當中。

與此同時,體內氣血也被這股氣息調動起來。

隨著呼吸深入,五臟六腑開始震動,軀體內幾股氣息快速運轉,周身氣血也逐漸變得炙熱沸騰。

這個時候,大蟒緊閉著嘴巴,整條蛇軀仿佛充氣了一般,漸漸膨脹變大。短短一炷香時間,軀體脹大了一倍不止。

此刻碩大的蛇頭變得猙獰可怕,綠油油的眼珠完全凸起,頭頂的肉瘤通紅一片,仿佛被鮮血沾染了一般。

呱!呱!

隨著體內攝取的氣息越來越多,大蟒再也忍不住,大嘴張開,發出急切的叫聲。

那聲音好似奔雷,直沖到嘴鼻前三尺之外,這才消散到夜空中。

呱呱!呱呱!

響聲越來越大,越來越急。大蟒胸腹之間如同波濤起伏,時而高高鼓起如同塞了一頭乳豬,時而又好似干癟成一片薄皮。

此刻整個夜色中全是炸響聲,山林寂靜,直傳出數里之外。

就這樣做著簡單的呼吸吐納動作,大蟒感覺體內那股氣流不斷增厚。

原本只有一絲,現在卻宛如藤蔓,通過血脈將五臟六腑完全聯系起來。

感覺體內不能再吸收下去,它才長吸一口氣。猛然一抖軀體,鱗甲上沾染的露珠已經散去。

煉氣,就是將空氣中彌散的月之精華煉掉,進而轉化成靈氣。

只是它的軀體猶如定量容器,可以轉化的靈氣有限,每次不過一個時辰,就已經盛滿。

大蟒軀體一卷,隨即刷刷刷朝山林深處行去,開始了一天的捕食。

(我要的是葫蘆)


上一章  |  聊齋龍蛇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