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之激情神槍第577章 真假楊勇(2)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隋唐之激情神槍 >>隋唐之激情神槍最新章節列表 >> 第577章 真假楊勇(2)

第577章 真假楊勇(2)


更新時間:2016年01月29日  作者:星星草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星星草 | 隋唐之激情神槍 
577.

徐茂公帶著張公瑾等眾將士把楊勇等人送上大船,看著這些戰船駛離江岸,漸去漸遠,徐茂公的心里替楊勇捏了一把汗,心中默默道:“便愿本軍師這次是杞人憂天,千萬不要出什么意外,老天保佑,保佑王爺一路平安。”

“軍師,王爺已走遠了,我們趕緊回去準備吧。”張公瑾坐在馬上,翹首相望,那些戰船在江中最后都化成了小黑點最后消失了,提醒徐茂公道。

徐茂公點頭,兩個人回到大營,此時第二批準備登船的人馬,第三批,第四批……一直到第十批,共三萬人馬,均已做好了登船準備,整裝待發。

這么多人馬不可能一天之內全都過江,因戰船太有限了。按照徐茂公和楊勇的計劃,今天能過去三萬人馬和幾員悍猛之將,楊勇等人就沒有什么可擔憂的了,別說丹陽沒詐,就算有詐,這些人馬也能應對一番了。

剩余的十幾萬人馬正在扎營,有將官指揮著,將士們忙得不亦樂乎。

原來安營下寨不是個簡單的事情,這還不是臨時休息的營寨,安全和堅固程度得能滿足住宿的需要,如防風防雨防敵人偷襲等等,方方面面都得考慮到,因此從選址到開始挑溝,到埋鹿角丫杈,再到搭建帳篷,及各個營寨的布設,等等,有很多工作要做。

當然這些具體的工作不需要徐茂公和張公瑾事必躬親動手,他們只須現場審查和指導就行。

等大營建好后已經臨近中午了,可是張邁和陸羽的戰船仍然沒回來,按說早該回來了,上午他們說至少要運三個往返,剩余的下午或晚上再運,可是到現在一去不復返了。

徐茂公和張公瑾更揪心了,想派探馬過去打探都不可能。隔著大江,沒有水師,探馬根本過不去,只有耐心等待。

又過了將近半個時辰,仍然沒有消息。徐茂公坐不住了,他帶著張公瑾等人來到江邊觀望,藍天碧水,江水滔滔,江面上一覽無余,除了偶爾有幾只鷗鳥外,什么都沒有發現。

徐茂公隱隱預感到不妙,肯定出事了。問手下將士:“廖將軍的水師現在在什么地方,還有多長時間能開到這里?”楊勇和徐茂公為了穩妥起見,這次兵發丹陽之前,傳令讓廖勇的十萬水師權作一次演練也開到江邊,只是他們從淮河趕到長江需要時間。

有小校回答:“回軍師的話,最快也得三天以后……”

三天?太久了!誰知道事情會發展到哪一步,如果楊勇等人被困丹陽,他們只有三千人馬,三天以后這些人再過江殺過去,黃花菜都涼了。

因此,徐茂公火急火燎的打斷了小校的話:“不行,事急矣。你告訴廖勇,讓他加緊行軍,晝夜兼程,后天天黑之前務必趕到江邊,否則,我要他的腦袋!”

“諾。”小校答應一聲,施禮后飛馬去了。

“軍師,要不我們征用一只漁船,先派得力之人過江探個究竟?”張公瑾認為就是水師后天趕到,時間也不短,如果丹陽有變,救兵如救火,別說一天,就是耽擱一刻后果都不堪設想。

“這一點本軍師也想到了,可是你看看,整個江面上一艘漁船都沒有,這里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到哪里去征用船只?”徐茂公憂心忡忡道。

正在徐茂公等人束手無策時,一匹戰馬從遠處飛馳而來,身后蕩起一溜塵土,馬上之人離大營多遠就喊,“緊急軍情!快閃開!”

由于這名探馬邊沖邊喊,站崗巡邏的兵將紛紛躲閃,無不讓道。很快戰馬穿過了連營,來到徐茂公等人近前,這名小校勒住戰馬,從馬上跳下來緊跑幾步跪報:“報于軍師得知,我們身后滁水方向,歷陽方向,宣州方向,同安方向等,均有吳軍開來,最近的離我們不足五十里了,這些人馬少的一萬有余,多的有兩萬之眾。請軍師定奪。”

徐茂公聽了心里咯噔一下子,這些吳軍絕對不是來投誠的,要投誠他們早該來了,看來丹陽有變這是鐵定的了,他們這是想襲擊我們的后方。

徐茂公立即傳令撤回這三萬待命登船的兵將,然后升帳,可是還沒等他撥轉馬頭,張公瑾眼尖,驚叫了一聲:“軍師快看,船!”

徐茂公扭轉身一看,可不是嘛,遠處江面上出現數不清的小黑點,這些小黑點漸漸變大,看清楚了是吳軍的戰船。但是他們知道,這些遲到的戰船此時絕不是來接義軍過江的,因為這些船隊輪廓上要比剛才來的二百多只龐大得多,黑壓壓的布滿了整個江面。

一切全都明朗了,丹陽的王雄和輔公祏根本沒打算投降,這是要水陸并進,前后夾擊義軍的節奏。

“軍師,我們上當了,王爺他們肯定有危險了,水師未到,我軍腹背受敵,怎么辦?”遭此突變,張公瑾也不淡定了。

前有大江攔路,前后左右還有數路大軍圍堵,義軍弄不好就全軍覆沒了,情況萬分危急。

徐茂公也明顯趕到了壓力,但楊勇不在時,他就是三軍主帥,他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忽然想到了楊勇臨走時的妙計,心中便沉穩下來,一句話也沒說,帶著張公瑾飛馬趕奔帥帳。

聚將鼓只響了一通,眾將全都到齊,因為他們也得著信了,軍情有變,一場大戰就在眼前。

徐茂公居中而坐,千人長以上的將官列立兩廂,一個個盔明甲亮,站得整整齊齊,等候著命令。

義軍的兵將是不少,二十多萬,但是能征慣戰的大將只剩下張公瑾和林文遠了,徐茂公先讓兩名萬人長帶兵三萬出大營往東北迎接滁水等州郡來的兵將,自己親自率軍五萬大出大營往西南迎擊歷陽、宣州、同安方向來的吳軍,他們這兩路人馬共八萬負責整個義軍的大后方。

同時,派人騎快馬給廬州的侯君集和濠州的公冶長傳令,讓他們留一支人馬守住城池,各抽調一萬集兵從后面襲擊來自歷陽、宣州、同安和滁水等方向的吳軍,以減輕義軍后方的壓力。因為義軍后方布下的這八萬人馬雖然不少,但缺乏能征慣戰的大將。

徐茂公知道,此戰的重頭戲應該是江面上來的這支水軍,他們來自丹陽,這是王雄和輔公祏的老巢,肯定是吳軍的主力,不一定是水軍,肯定還有陸軍,而后面這幾路人馬只是配合。眼前只要打垮了江南這支軍隊,就可解燃眉之急。因此他要以假亂真,重點布置。

本書來自品&書#網/book/html/26/26487/


上一章  |  隋唐之激情神槍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