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之激情神槍第240章 輕取陜州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隋唐之激情神槍 >>隋唐之激情神槍最新章節列表 >> 第240章 輕取陜州

第240章 輕取陜州


更新時間:2015年12月21日  作者:星星草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星星草 | 隋唐之激情神槍 


請收藏(CtrlD)本頁,記住久久,為您提供最新章節和全文閱讀!書中之趣,在于分享,點擊圖標分享本書,分享次數越多,更新速度越快!

不怪楊林痛心,破陣之前,不算函谷關的兩萬人馬,大陣之中總共還有十六萬隋軍,可經過這一仗,眼前算上傷號,僅有五萬人馬。一敗再敗,四十萬人馬,沒出半年,只剩下八分之一,靠山王痛如割肉,萬念俱灰。

但是靠山王一想到東都東陽的安危,一想到太子楊昭等危在旦夕,便把仇恨埋藏在心里,含悲忍痛,和傳旨官揮師東進,當大兵行致新安,距離東都不足百里之遙時,噩耗傳來,東都城破,太子楊昭被俘。

接二連三的打擊,楊林聽完再也受不了,一口鮮血再次噴出腔外,舊病復發,裁于馬下,人事不醒……

鏡頭轉回函谷關西的山谷中。靠山王楊林帶著一部分人馬奪路而逃,大陣內的數萬隋軍隋將群龍無首。他們一看,敗局已定,再負隅頑抗,就得全軍覆沒。因此紛紛扔了槍械請降。楊勇及時傳令,降者免死,善待俘虜。至此,楊林的金龍攪尾陣徹底告破,這時天已經黑下來了。

就這樣,李靖和楊勇出奇兵,先強取了函谷關,里應外合,又大破了金龍攪尾陣,一天之內連打勝仗,基本上是取關破陣一氣呵成,義軍這一役,堪稱經典。

楊勇命人燃起火把,留下一萬大軍,由杜義負責,連夜清掃戰場,登記并找出義軍陣亡將士的尸體帶回,日后厚葬,然后帶著主力,帶上所得的刀矛器械和糧草馬匹等戰利品,押著俘虜回兵函谷關。

楊勇和李靖顧不得征戰的勞累,當晚連夜看望受傷將士,屈突蓋的傷情已經穩定,和其余受傷的將士看到王爺和軍師如此體恤部屬,都深受感動。

第二天,這場大戰役的統計數字報上來了,此戰共殲滅隋軍八萬余人,收編俘虜五萬人,但也付出了慘痛代價,義軍將士傷亡了三萬余人。

但不管怎么說,這一仗大獲得全勝,可喜可賀,因此楊勇厚葬死難將士,并撫恤其家屬之后,傳令論功行賞,特別重賞了裴行儼和屈通蓋等將士,義軍大肆祝賀三天并在關中休整人馬。

喜訊接連傳來,楊感李密造反,取了許昌和洛陽。高興之余,楊勇和李靖一分析,這才知道,楊林急切退兵的原因原來在這里,他們之所以能那么順利地大破金龍攪尾陣,楊感和李密起兵反隋,客觀上幫了他們的大忙。

十日之后,義軍休整完畢,這期間又接受陜西各州郡新送來的義軍,加上收編的隋軍俘虜,函谷關義軍總人數突破了二十萬,比在潼關起兵時的十二萬人馬還多出八萬,也即是從數量上看,經過函谷關一役,義軍人數不消反而猛增,這就是人氣支持。

楊勇和李靖大喜,一商議,陜州離這里僅一百多里,趁熱打鐵,取下陜州再說。于是讓屈突通引大軍兩萬守住函谷關,讓傷勢大為好轉的屈突蓋在此養傷,然后起大兵十八萬對外號稱二十萬,揮兵向陜州殺來。

一百多里的路程,很快就到了,楊勇指揮大軍到了陜州就把大城圍了個水泄不通。

陜州刺史劉衡召集眾將商議對策:“各位,靠山王的四十萬大軍都阻擋不住反賊楊勇的兵馬,我們城中才區區三萬人馬,救援無望,如何拒敵?”

劉衡話音未落,麾下大將張金龍不服,躬身施禮道:“大人,靠山王兵敗事出有因,反賊不過是撿了個便宜而已。在末將看來,這群反賊不過是烏合之眾,不足為慮。末將不才,愿引一支人馬,出城拒敵。”

劉刺史聞言大喜,令其帶兵一萬,在城下與楊勇的人馬列開陣勢。張金龍令手下將士壓住陣腳,摧馬搖槍沖到兩軍陣前,口吐狂言,指名點姓要楊勇和李靖出戰。二人剛要沖上去一個,大將杜義道:“王爺(軍師),殺雞焉用牛刀?末將不才,讓俺去會他一會,駕!”見二人點頭,杜義拍馬舞刀直取張金龍。

二將報通名姓后當場動手,馬來馬往十幾回合后,杜義大喝一聲,揮刀將張金龍斬于馬下。

楊勇哈哈大笑,帶著人馬沖過去,隋軍被殺得大敗,扔下幾千具尸體狼狽退入城中,扯起吊橋,免戰高懸。

城內,劉刺史再次聚將,他像熱鍋上的螞蟻在眾人眼前走來晃去,最后攤開兩手道:“眾位同僚,眼下賊人大兵困城,張將軍陣亡,奈何,奈何呀?”

他手下的文官武將不少,都微低著頭默不作聲。議承司馬良見地人答話,仗著膽著拱手施禮道:“大人,恕下官直言,天子無福民遭難。自皇上登基以來,內憂外患不斷,愈演愈烈,民怨沸騰。眼下大隋朝如風口之燈,離大限之日不遠矣。楊勇雖然叛逆,但仍是皇室血脈,他才是真乃命天子,若非先帝廢長立幼,這大隋朝的天下就是他的。更重要的是,現在的楊勇完全變了,不僅是驍勇無敵,而且深諳治國之道,倡導“平等、仁愛”思想,愛民如子,鼓勵農商,義軍所到之處秋毫無犯,深得民心,現在義軍所占所之地,一派繁榮影像。大人,各位同僚們,識時務者為俊杰,我們何不棄暗投明?”

劉刺史聽了連連點頭,問計其他眾將,眾將都表示愿意棄暗投明,劉衡不無擔心道:“司馬大人,我們此投降,萬一楊勇不能相容,豈不是自投羅網?”

司馬良再次施禮道:“大人多慮了,楊勇,英雄也。一貫優待俘虜,歡迎降將,只要我們心誠,此事沒有萬一。”

劉衡一咬牙當即作出決定,開城投降!

楊勇和李靖正欲攻城時,突然城門大開,劉刺史帶著麾下文武出城跪倒請降。

楊勇看了看李靖,李靖明白楊勇的意思,問他城中是不是有詐,劉刺史是不是真心投降,我們該怎么辦?

李靖充他點點頭,并投來詢問的目光。那意思是,王爺應該相信他,我們大兵壓境,劉衡打不過我們,又無援兵,除了投降之外就是死路一條,他別無選擇。現在關鍵是,王爺準不準他投降的問題。

楊勇讀懂了軍師的目光,心中大悅,只要敵人真誠投降,我們肯定歡迎,須得給別人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呀,團結一切可團結的敵人,才能夠迅速壯大自己,這是偉人們用鮮血和生命換取來的寶貴經驗,自己穿越前都學過。這些人物都是大隋朝的中上級官員,在那兵荒馬亂的封建年代,做官能混到這種程度,須有一定的才能,并非都是飯桶,若能為我所用,要比殺了他們勝強萬倍。

最新章節.html,歡迎收藏!手機用戶請訪問,獲取更佳用戶體驗!書中之趣,在于分享,點擊圖標分享本書,分享次數越多,更新速度越快!

讀,請記好我們的地址:,下載請到


上一章  |  隋唐之激情神槍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