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星星草(書坊)書名:
天亮以后,楊勇的大軍離開定南已經一百八十里了,照這樣的速度算,至多再有一個時辰,便能到達到定州城外。
楊勇既然激動又擔心,希望薛家父子能撐住,定州一定要平安無事才好,定州若淪陷,接下來便是通州,后果不堪設想。楊勇心急嫌馬慢,手中的馬鞭緊抽打馬屁股,坐下的千里胭脂獸四蹄翻開,如騰去駕霧般,把其余兵將遠遠地甩在了后面。
一身甲衣身披紅色披風的玉鏡公主,騎著一匹棗紅馬,背彎月雙刀和弓箭,也打摧戰馬,一邊追楊勇一喊其慢下來。兩匹馬一前一后,沖在隊伍最前面,馳騁在千里草原上,迎著冬陽初升的暖陽,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
楊勇聽到玉鏡公主的呼喊,稍稍放慢了速度,玉鏡公主很快跟了上來,沒等二人說話,這時,一匹戰馬迎面飛來。
楊勇見是一名探馬藍旗,趕緊勒住絲韁,這時馬上之人已經到了二人近前,飛身下馬,跪倒楊勇和玉鏡公主馬前就喊:“報!報于主公和公主得知,前面五十里處發現楊義臣的主力,請主公定奪!”
“哦?這里離定州還有多遠?”楊勇驚問。
“回主公,九十余里。”
楊勇聽了將報事的打發走了,這時,公冶長、杜義和等騎兵也跟了上來,楊勇剛要和眾將商議一下,又一探馬藍旗飛馬到了近前,滾下戰馬撲倒跪報:“報,報于主公得知,大事不好,定州失守!薛家父子退守定西,請主公定奪!”
這句話一出一口,楊勇驚得差點從馬上掉下來,眾將愕然……
怕神就有鬼!定州失守,薛家父子退守定西。而定西是個無險可守的小縣,定州城高池深他們五萬兵馬都守不住,彈丸之地的定西,薛家父子如何能守得住?楊義臣的十五萬大軍一走一過就踏平了,過了定西就是通州,通州是義軍的根據地,很多將士的家眷都在通州,包括老子的蕭美娘也在那里,通州再有點閃失,那還了得?!
楊勇火往上撞,薛家父子一向神勇無敵,這次是怎么了,連吃敗仗,楊義臣真有這么可怕?!
楊勇和眾將驚愕之余,又問了報事探馬幾句,探馬的回答更把楊勇和眾將氣壞了,薛家父子竟然是棄城而走!
這么重要的地方,薛家父子竟然不戰而逃,楊勇真想罵娘,但他現在連著急帶生氣上火,連罵都來不及了,吩咐一聲:“來呀,加速前進,復奪定州,與楊義臣決一死戰!”
“慢!”公冶長攔住了楊勇道,“主公,末將以為此事有些蹊蹺。主公請想,薛家父子是武功蓋世,薛舉將軍驍勇多謀,攻必取,戰必克,印象中他們沒有打過敗仗,現在卻接連敗退,這情況反常啊。”
“大哥所言有理,你是說,這是薛前輩的計策?”楊勇也覺得有點不對勁兒。
公冶長點點頭:“很有可能啊,另外……”停頓一下,若有所思道,“主公,請恕末將直言,薛家父子會不會有二心呀?前者二公子薛仁越屢犯軍令,你把他死罪饒過,重打了四十軍棍,薛仁越負氣而走,他們父子見面后,會不會起異志啊?”
“哦?你是說薛家父子是在放長線,釣大魚,給我們布套?”楊勇很機靈的樣子。
“公冶將軍言之有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啊,人心叵測,我們不可不防啊。”兄妹也插話道。
“另外主公,你注意到沒有,隋兵隋將也有些反常。楊義臣的主力離我們五十里左右,而定州離我們九十余里,雙方相距四十余里地,這說明占領定州的隋兵隋將是楊義臣的前鋒部隊,他們為什么間隔這么遠,一部進城而將主力部隊遠舍在城外呢?這難道不可疑嗎?末將寧愿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也不能不懷疑,他們是不是暗中勾打連環,想對主公不利呀?”
楊勇恍然大悟,繼而后怕起來,有些不知所措道:“公冶大哥言之有理,薛家父子若真的背信棄義,中途變節,那我們豈不就全完了?現在該怎么辦?”楊勇有點自亂方寸。
公冶長繼續道:“主公不必驚慌,末將只是猜測,并沒有十足的把握。依末將之見,我們先按兵不動,靜觀其變,然后再做打算。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我們不上他的套,我們還有三萬步卒,加上呂兄的援助,不算大傷元氣,還可以圖大事,定天下。”
杜義聽了也連連點頭,兄妹也贊成公冶長心細機敏。楊勇考慮了片刻便采納公冶長的建議,傳令原地歇兵,然后又派出遠探、近探、流星探,打探定州方面和薛家父子的消息。
等待總是一種煎熬,尤其是在這冬日的漫天野地里,寒風刺骨,如同割肉。
楊勇他們耐著性子咬著牙,一直待了兩個多時辰,到了午后,喜訊傳來:隋朝兵將中了薛舉的空城計!
原來薛舉領兵五萬迎擊楊義臣的十五萬兵馬,先鋒官薛仁果引軍三軍千趕到定南時,正好遇上來護兒的一萬先鋒部隊也到達定南附近,兩個先鋒官就在定南城外擺開戰場。
這兩個人都有能耐,自然是誰也不服誰,兩個人在戰場上就交手了,薛仁果的單刃戟對來護兒的大鐵槍,這二人一戰可謂是上山虎遇上下山虎,二人斗了三十個回合不分勝負,兩邊戰鼓如雷,吶喊聲震天。
五十回合后,薛仁果抵不住來護兒,撥馬就敗,來護兒哈哈大笑,引一萬大軍兵隨兵掩殺。
薛仁果被殺得大敗,退守定南堅守不出。
來護兒命手下軍兵攻城,薛仁果率眾拼死抵抗,眼看城破時,薛舉率大隊人馬趕到,來護兒一看對方人多勢眾,便主動撤了包圍,在城南十幾里處的高坡上扎營,薛舉率兵進城,與薛仁果兵合一處。
第二天,薛舉列隊罵戰,來護兒要出戰,手下將士勸道:“大帥遠在百里之外,敵強我弱,不宜出戰,等楊義臣的主力部隊趕到再行破賊不遲。”
一向驕狂無比的來護兒哪聽得進去,心說,什么狗屁大帥,論武藝、論官職、論功勞,我來護兒哪點不如他楊義臣?于是憤然道:“沒有他楊義臣,某難道就不能破城擒賊了嗎?不必多說,看本將軍斬了賊首!”
于是列隊和義軍擺開戰場,來護兒賭著氣大戰西秦霸王薛舉,這一交手,來護兒大吃一驚,薛舉比薛仁果可厲害多了,二人大戰五十余回不勝負,來護兒不服氣,抖擻精神又戰了三十余回合,仍然戰不倒薛舉。
這時,對方鳴金收兵了,來護兒也累得夠嗆,怕中埋伏沒再追擊,也收兵回營。
到了下午,兩人又斗了一百多個回合,仍然難分上下,太陽西斜時,雙方各自收兵回營。
第二天,楊義臣的大隊人馬趕到,與來護兒兵合一處,剛要兵困定南時,城門大開,薛舉從城中引兵兩萬占據西南方向五里處的山神廟高地,讓薛仁果引軍三萬守住縣城,二人互成犄角之勢。
楊義臣一看這薛舉不簡單呀,深諳用兵之道,他擺這陣勢令我們無從出擊,如果攻一方,另一方就會出兵來援,化被動為主動,于是找來護兒商量破敵之策。
來護兒把嘴撇得跟瓢似的,根本不跟楊義臣坐下來好好商談,也沒把他當主將看待,心說,這有什么好商量的,我們十五萬人馬,他才區區五萬之眾,我們是他的三倍,論單打獨斗,他們薛家父子也不是我的對手,無論從哪方面說,他敗局已定,遂斷然主張兵兩路,同時出擊。
楊義臣一看,知道他不服自己,將帥不和這是兵家之大忌,只好順著他答應,兩個人各分出一半兵馬,楊義臣領兵八萬攻擊薛舉部,來護兒則率七萬大軍攻打定南縣城。
結果,激戰了兩天,兩路人馬誰也沒成功,還損兵折將一萬余眾,雙方進入僵持狀態。
來護兒氣得直罵娘,以七萬之眾,對城中的三萬守敵,彈丸之地的小縣城硬是拿不下來?而那邊戰事也遲遲沒有結果,來護兒又罵楊義臣無能,以八萬之眾的絕對優勢,對薛舉的區區兩萬之敵,也是討不到便宜。
其實薛家父子占據有利地形,采取以逸待勞之法,堅守不戰讓他們來攻,隋朝兵力一分散,戰斗力大找折扣,短時間內他們哪攻得下來呀?
楊義臣一看這樣硬攻不行,傷亡太大,薛舉老謀深算,再拖下來,他們來了援兵,我們必敗無疑,于是楊義臣果斷放棄薛舉,來找來護兒商議對策。
來護兒仍然不屑一顧,主張強攻,非要攻下定南不可。
楊義臣急中生智,跟來護兒大吵一架,遂率本部人馬撤出戰場,一下后退四五十里。來護兒孤軍奮戰,率七萬之眾繼續攻城。
薛舉一看楊義臣撤兵了,認為是對方的誘敵之計,沒敢輕易出兵追殺。后來得知二人將帥不和的消息,薛舉大喜,加上城中戰事吃緊,擔心兒子的安危,遂率本部人馬沖下山神廟,從外圍沖殺來護兒的陣營。
他們父子里應外合,準備大破來護兒的兵將。來護兒腹背受敵,真就抵擋不住,眼看要潰敗時,楊義臣的大軍突然從后面殺到,薛舉大敗,和兒子薛仁果殺開一條血路,放棄了定南,退守定州。
楊義臣打了個大勝仗,占領了定南,心說,這次來護兒應該能夠長點教訓,兵在精而不在多,將在謀而不在勇,最起碼他能夠感激自己,將帥之間消除隔閡,大破義軍就指日可待了。
您的到來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喜歡就多多介紹朋友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