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劉宣道:“景興先生言之有理。57@,”
說話時,劉宣嘴角噙著笑容,似笑非笑,令王朗心中發麻。
似乎,劉宣是嘲笑他一般。
王朗按捺住心頭的憤怒,說道:“靖王說袁術的大軍是土雞瓦狗,那么靖王如何看到曹操的軍隊呢?如今曹操坐擁兗州和豫州,麾下精兵強將無數,可不是一個弱者。”
劉宣道:“袁術的軍隊是土雞瓦狗,袁術本人也不過插標賣首之輩。但是曹操不同,曹操堪稱當世雄杰,不僅精于內政,更善于軍事,相當不凡。曹操麾下的大軍,也是精兵。”
王朗聽到這番話,嘴角噙著笑容。
終于,劉宣按照他設想的來了。
一切,在他的掌控中。
王朗微微一笑,說道:“靖王如此評價曹操,令人驚訝。但靖王的評價,也令人欽佩,足見靖王是客觀評價的。”
“只是靖王可能不知道,曹操這一次可能也會攻打徐州。”
“在袁術攻打徐州前,曹操曾派遣軍師戲志才前往九江郡拜見袁術,雙方結盟。”
“袁術攻打徐州,本是曹操的煽動。”
王朗繼續道:“如今袁術來了,如果靖王不插手徐州的戰事,那么曹操就不會介入,會任由袁術攻打徐州。”
“但靖王來了,曹操就不可能坐視不管。”
“最大的可能,曹操甚至會攻打青州。在腹背遭到攻打的情況下,靖王如何既保證徐州的局面,又保證青州的局面呢?”
王朗說到這里,拋出了最大的問題。
目前來說,這是最令人關注的。
因為劉宣救援徐州,可曹操一旦插手后,眾人會擔心劉宣撂挑子不干。
眾人的目光,都落在劉宣身上。
陶商接過話,正色道:“靖王,目前來說,這也是徐州面臨的最大困難。同時,這也是靖王面臨的大問題。”
“哈哈哈……”
劉宣聽了后,卻是大笑了起來。
陶商問道:“靖王何故發笑?”
王朗道:“請靖王釋疑。”
劉宣笑聲停止,道:“本王之所以發笑,是因為景興先生這個問題,實在是膚淺。本王剛才就說了一個前提,景興先生才能出眾,單是在行軍布陣上,在軍略戰術上,實在是太差了。”
王朗嘴角輕輕抽搐,劉宣竟是如此貶低他。
王朗道:“靖王這么說,必然有一定的緣由,請!”
劉宣回答道:“第一,本王有足夠的勢力抵擋曹操。在本王主政東萊郡時,就已經安插了一支精銳在北海國,兵力超過三萬,隨時可以攻打兗州泰山郡,能威逼兗州。”
“如果曹操要進犯,首先就要面對這一支大軍。”
“但事實上,曹操怎敢進犯呢?”
劉宣說道:“有徐晃率領的第一軍駐扎在北海國,扼守著曹操攻打青州的重要管卡。所以,曹操攻打青州是不可能的。”
說到這里,劉宣停頓了一下。
然后,劉宣繼續道:“本王這樣口放狂言,估摸著諸位是不會認同的。所以,本王還有第二個緣由。”
“本王的岳父,眾所周知是董卓。”
“董相的大軍位于長安,如果東出洛陽,隨時可以攻打曹操。”
“本王和董相早有約定,一旦曹操進犯青州,那么董相會派遣一直精銳東出洛陽,襲擊曹操的后方。”
劉宣神色自信,道:“一旦曹操后方遇襲,還能再攻打青州嗎?”
此話一出,眾人駭人。
誰都沒有預料到,劉宣還有這樣的一手。
陶商、王朗、笮融等人,一個個看向劉宣時,都深感劉宣布局之早,竟然早早的就算計了曹操,實在是令人敬畏。
可事實上,劉宣提出的這個理由,純屬捏造的。
劉宣和董卓之間,雖然是翁婿關系,但雙方在軍隊上并沒有任何的合作。
但現在提出來,卻可以唬人。
劉宣掃了眾人一眼,又道:“諸位聽了第二個理由后,本王還有第三個理由。”
“曹操擁有兗州和豫州,勢力可謂強悍。”
“可是在曹操強悍的同時,卻也是處處受到限制。兗州不說了,是承自于劉岱,豫州則是從袁術手中奪取的。”
“不論是劉岱,亦或是袁術,那都并非什么厲害的人物。”
劉宣眼中閃爍著光芒,道:“豫州南邊是荊州劉表,此人雖然不是開疆拓土之輩,駐守一方卻足夠。甚至,劉表對曹操也頗為忌憚。”
“曹操西面是董相,這更不必說了。一旦曹操坐大,董相會坐視不理嗎?”
“曹操背面是袁紹,袁紹此人素有大志。袁紹和公孫瓚爭斗中占了上風,接下來,袁紹的目標會南下,轉而攻打青州、兗州等地。但是南下之前,袁紹愿意看到一個強大的曹操,還是愿意看到一個曹操和本王相爭的局面呢?答案很明顯,自是希望本王和曹操爭斗,他才能坐收漁翁之利。”
“至于本王,自然不可能眼看著曹操坐大。”
劉宣肯定的道:“所以曹操雖然強勢,但目前來說,他卻是困于兗州和豫州,想要攻打青州拓寬勢力,本王不允許,其余人也不會允許。”
眾人聞言,都點頭同意。
王朗拱手道:“靖王一番話,鞭辟入里,在下佩服。”
劉宣道:“景興先生謬贊了。”
王朗又拱手揖了一禮,然后便回到了坐席上。
劉宣笑道:“諸位,還有什么疑問嗎?”
眾人紛紛搖頭,都沒有和劉宣唱對臺戲。笮融原本是打算刁難一下劉宣的,可聽到董卓可能攻打曹操一事,瞬間覺得倒向曹操并未一件妥當的事情,所以干脆裝聾作啞不說話。
陶商見局面尷尬,主動道:“靖王一番話,令本官心中安心,也令在座諸公有了信心。如今,終于可以松口氣了。”
雖說陶商不喜劉宣的強勢,但眼下還得求著劉宣。
畢竟,他需要劉宣的幫助。
劉宣說道:“陶刺史有了信心,那是好事。”
陶商話鋒一轉,不再談正事,而是吩咐早已經準備的歌姬和樂師進入,然后撫琴奏樂,又讓歌姬起舞助興,避免氣氛尷尬。
到了吃飯的時辰,陶商才遣散了歌姬,然后吩咐侍從上菜,熱情的款待劉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