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五零書院
選擇:
曹操表情肅然,道:“關于糧食種子的價格,靖王說說條件。然后,大家再議一議。”
沮授道:“曹兗州言之有理,請靖王名言。”
其余人紛紛開口,全都開口附合。
這些人到了青州,都是為了糧食而來的。
如今大世爭鋒,四處開戰。
一旦要開戰,最根本的便是糧食,這是戰略物資。沒有糧食,縱然士兵再精銳,也難以持久。所以一個個知道劉宣的糧食是天賜之物,都無比的期待。
劉宣掃眼眾人,忽然道:“不過再議事之前,先說些題外話。”
眾人聞言,都輕嘆口氣。
這都事到臨頭了,劉宣竟然又要說另外的事情。
陳登開口道:“靖王,我等來黃縣,都是為了糧食種子來的。至于其他的事情,可否請靖王暫時放在一邊。”
王允早就心急了,也開口道:“陳元龍言之有理,請靖王早些談正事。”
其余人,又紛紛附合。
一個個的眼中,都是不希望談另外的事情。
劉宣說道:“諸位勿急,本王相信你們會感興趣的。諸位雖說知道天賜之物,但料想還沒有吃過,所以本王今日特地讓人準備了些食物,請諸位嘗一嘗。”
“來人,上南瓜湯!”
劉宣吩咐了聲,就見一隊侍從從大廳外魚貫而入。
每個侍從的手中,都端著一個碗。
碗里面,赫然是煮的南瓜湯。
在場的每個人面前,都放了一萬南瓜湯。
劉宣擺手道:“諸位,請!”
曹操看著眼前澄清的南瓜湯,也是口舌大動,準備拿起勺子準備喝。但典韋卻一步來到曹操身旁,蹲下來,小聲道:“主公,末將先嘗一嘗。”
“不用!”
曹操揮手,典韋便又站在身后。
典韋的意圖很簡單,就是怕南瓜湯里面有毒。
曹操端起勺子,嘗了一口后,忽然就瞪大了眼睛,臉上盡是有著沉醉神色。他忍不住又撈起一塊南瓜咽下,更是神采飛揚。
“好喝,好喝,果然是天賜之物。”
曹操嘖嘖兩聲,忍不住三兩下就喝完了一萬南瓜湯。
一萬南瓜湯下去,曹操道:“靖王,可否再來兩碗南瓜湯?”
“好!”
劉宣吩咐了聲,當即侍從又端了兩碗南瓜湯進來。
曹操的面前放了一碗,曹操則拿起另外的一碗遞到典韋的面前,道:“典韋,嘗一嘗,這可是好東西。”
“謝主公!”
典韋毫不客氣的接過,眼中卻是神色感激。
曹操又道:“靖王,此物只應天上有,如此美物,可否多準備兩碗,本官也好拿回去,讓隨行的人一飽口福。”
劉宣微笑道:“管夠!”
“多謝靖王!”
曹操拱手,又埋頭喝南瓜湯。
劉宣看在眼中,心中佩服曹操的手段。
曹操看似一個小小的動作,這樣討要南瓜湯的事情對曹操來說,不過是小事一樁,但是對典韋以及曹操麾下的人來說,他們卻會覺得曹操是真的器重他們,尊重他們。
士為知己者死,便是如此。
劉宣心中思忖了片刻,目光落在其余人身上,一個個都吃得眉飛色舞。
王允梳理了一下頜下的胡須,說道:“有此一碗南瓜湯,足矣!”
田豫道:“天賜之物,名不虛傳。”
沮授道:“靖王手中的食物,真是不錯啊!”
一個個的眼中,都是神色激動。
這種食物,實在是很好吃。
袁術的使節閻象臉上也有滿足的神色,道:“敢問靖王,這南瓜的產量如何?”
劉宣回答道:“南瓜的產量很高,本王的南瓜種子,畝產能達到一萬斤。如果天氣好,風調雨順,從夏天到秋天,南瓜源源不斷的開花結果,還能超過一萬斤。”
“嘶!!”
陣陣倒抽涼氣的聲音,不斷傳出。
畝產一萬斤!
這是什么概念,實在是恐怖。
要知道粟米的產量,畝產不過幾百斤,甚至有時候只有一兩百斤。但南瓜的產量能達到一萬斤,這是一個什么概念?
天賜之物么?
一個個的心中,都是活泛了起來,對所謂的南瓜無比期待。
只是他們的心中也懷疑。
一萬斤?
這樣的產量可能嗎?
陳登眼中有著懷疑的神色,說道:“關于畝產一萬斤,實在是讓人難以想想。靖王,可否拿一個南瓜出來,讓我們看看呢?”
劉宣說道:“陳元龍既然提議了,那本王也讓諸位開開眼界。”
“來人,抬著南瓜進來。”
一聲令下,外面早已經準備好的侍從抬著南瓜進來。
南瓜的出現,令眾人張大嘴,露出不可思議神色。抬進來的南瓜很大,足有六個士兵抬著走,重量近三百斤。
“咕咚!”
曹操咽了口唾沫,喃喃道:“我的娘啊,這也太兇殘了。”
王允道:“老夫也是頭一次看到這樣的南瓜。”
閻象說道:“天賜之物,果然不凡。”
田豫道:“一個南瓜如此之巨大,一畝產量一萬斤的確不是問題。”
一個個都相信了,眼中流露出熾熱的神色。這樣的糧食種植下去后,至少能保證百姓不用餓肚子,這就是最大的好處。
眾人見識了后,劉宣擺手,士兵就抬著南瓜退下了。
劉宣說道:“諸位相信了嗎?”
曹操道:“相信了,實在是難以想象,如此美味的南瓜湯,竟是這么大的南瓜煮出來的,簡直是令人驚訝。”
其余人,紛紛開口附和。
所有人都被鎮住,都被劉宣這一舉動嚇到了。
原本一個個心中還是打算矜持的,但現在看到了南瓜,心中火熱火熱的,已經是準備一定要拿下南瓜種子了。
劉宣繼續道:“諸位勿急,這些糧食諸位都先品嘗一番,再作打算不遲。”
“來人,拿紅薯上來。”
劉宣吩咐了一聲,又見一個個侍從端著一個小盤子進來。
每一個小盤子里面,都裝著一個紅薯。這一次劉宣專門照顧典韋,讓人多準備了一份給典韋。以至于典韋拿到后,看向劉宣的眼神,也頗為柔和。
至少,典韋覺得劉宣還行。
這只是印象,無關乎其他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