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兵王在三國第444章 撩撥蒯良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最強兵王在三國 >>最強兵王在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444章 撩撥蒯良

第444章 撩撥蒯良


更新時間:2016年04月17日  作者:不京云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不京云 | 最強兵王在三國 
聯系我們:

歡迎光臨祝您閱讀愉快!

[4851]

王允在劉宣的面前吃了癟,沒能得到任何的好處,便急匆匆的離開了。送走王允,劉宣回到書房思考應對王允的策略。

這一次和王允發生了沖突,暫時被劉宣壓下了,以后涉及到皇室的正統,肯定會更劇烈。

但是有貂蟬在,劉宣不能太過火。

所以,劉宣比較為難。

“也不是什么難事,實在不行,霸道行事即可。”

劉宣思索了許久,心中有了定計。

如果王允實在是冥頑不靈,劉宣便派人把王允抓起來。至于被抓了的王允,是否懷恨在心,是否抑郁憤怒,那又是另外的一回事兒了,只要王允不死就行。

“踏!踏!”

腳步聲,從外面傳了進來。

史阿走進來,拱手道:“殿下,荊州使節蒯良求見。”

蒯良來了!

劉宣眉頭一揚,臉上有著一絲的期待。

蒯良在歷史中,是很有名氣的。劉表單槍匹馬進入荊州,是蒯良出謀劃策,協助劉表平定了荊州之亂。只是后來,蒯良不見于史載,反倒是蒯良的弟弟蒯越很活躍。

劉宣心中期待,吩咐道:“請到大廳!”

“是!”

史阿退下后,劉宣換上袍服朝大廳行去。栢鍍意下嘿眼哥關看嘴心章節

大廳中,一個三十許的中年人肅然而立。這個人,赫然是荊州主簿蒯良。他生得面如冠玉,唇紅齒白,端的是儒雅不凡。

劉宣進入大廳,笑說道:“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今日一見子柔,方知荊州人杰地靈,斷的是人才輩出。”

蒯良拱手道:“殿下謬贊了”

劉宣道:“坐!”

蒯良拱手道謝,等劉宣落座后,才坐下來。

劉宣目光落在蒯良身上,神色謙和,緩緩道:“本王聽說荊州的世家大族中,以蔡家為首,其次是蒯家、龐家、黃家,是否如此呢?”

蒯良說道:“殿下遠在青州,對荊州的局勢卻如此了解,令人佩服。”

劉宣哈哈一笑,說道:“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本王提早了解荊州,也是為將來早作準備。”

語氣中,透出一絲的鋒芒。

蒯良眼眸瞇了起來,臉上帶著慎重神色。作為一個心思縝密的人,蒯良從劉宣的話語中,聽出了劉宣的弦外之音,竟是有染指荊州的打算。

蒯良笑道:“殿下,荊州和青州地處南北,地域不同。不在荊州生活,便不明白荊州的情況。即使提前打探消息,也無濟于事。”

“哈哈哈……”

劉宣笑道:“子柔真風趣。”

蒯良不接這個茬,說道:“在下前來,是為了糧食種子一事。”

劉宣說道:“好說,好說!”

蒯良皺起了眉頭,他覺得劉宣的話言不由衷。

蒯良道:“殿下出身皇族,是大漢的股肱之臣。我主劉表身為荊州牧,也是漢室宗親。我主對于殿下,非常敬仰。”

劉宣道:“景升公謬贊了,本王也很佩服景升公單槍匹馬入荊州。”

蒯良再一次回到正題,說道:“殿下,關于糧食種子的事?”

劉宣又道:“那不是問題。”

蒯良道:“既如此,請殿下開價。”

劉宣仍然不接蒯良的話,笑吟吟的說道:“子柔,本王有些許問題。”

蒯良耐著心思道:“殿下請說。”

劉宣道:“子柔初到青州,對青州的印象如何?”

蒯良表情肅然,很認真的回答道:“在下進入青州后,所言所聞,都一派大治景象。尤其是黃縣的士子知書達理,百姓淳樸,可謂是政通人和,這樣的地方令人向往。”

劉宣道:“子柔夸贊,本王不敢當。”

頓了頓,劉宣道:“子柔先生可知潁川荀家?”

這個問題,讓蒯良愣了下。

如果說剛才劉宣詢問青州的問題,好歹和劉宣有一定的關系。

但是荀家,和劉宣有什么關系呢?

蒯良表情平靜,如實的回答道:“潁川荀家,詩書傳家,名震當世,誰人不知?誰人不曉。在下也是知道的。”

劉宣點了點頭,說道:“荀家立世,一方面是治學嚴謹,另一方面是荀家處事聰明。亂世之中,荀家的子弟紛紛出仕為官。荀攸和荀彧替曹操效力,荀諶效力于袁紹,荀家的其余人則靜觀局勢變化。”

說到這里,劉宣稍作停頓,說道:“荀家作為當世最頂尖的世家,都不曾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面,何況是蒯家呢?”

蒯良眉頭一挑,問道:“殿下是什么意思?”

劉宣笑道:“子柔不知道嗎?”

蒯良道:“不知!”

事實上,蒯良聽出了劉宣的話外音,劉宣是要借著這個機會招攬他。只是這樣的事情,蒯良不敢接話,也不能接話。

劉宣說道:“蒯家有令弟蒯越效忠劉表,已經足夠了。亂世當中,為什么子柔不再另擇一人輔佐呢?比如本王,先生認為如何?”

蒯良心中咯噔,他也是愣了一下。

旋即,蒯良恢復了過來,他沒想到劉宣竟然如此的直接,當著他的面招攬,實在是出乎人的意料之外。蒯良不卑不亢的回答道:“殿下厚愛,蒯良心領了。然而蒯良出身荊州,心念故土,不愿意背井離鄉,請殿下見諒。”

“唉,真是可惜!”

劉宣嘆了口氣,臉上滿是惋惜的神色。

蒯良說道:“靖王是明主,麾下人才濟濟,良一介庸才,不值殿下看重。”

劉宣說道:“荊州的人才,蔡瑁雖有小聰明,但難登大雅之堂。本王眼中,也就蒯家兄弟而已。至于龐德公和司馬徽之流,閑云野鶴,不愿意入仕為官,那不在考慮的范圍。”

蒯良拱手道:“殿下對荊州的了解,實在是清楚。”

劉宣道:“還行!”

話鋒一轉,劉宣回到正題道:“關于糧食種子的事情,本王會請所有人一起討論此事。所以請先生勿急。”

蒯良聽了后,臉上表情凝重。

劉宣的意圖蒯良明白,這是要坐地起價。

然而,糧食種子在劉宣的手中,蒯良也沒有辦法,只能點頭應允。

劉宣說道:“子柔遠道而來,本王設宴,為子柔接風洗塵可好?”

蒯良不愿意留下,連忙推辭道:“殿下厚愛,良心領了。但驛館中還有要事要處理,請殿下見諒。”

劉宣又道:“實在是可惜,不能和子柔共謀一醉。”

蒯良拱手告辭,劉宣親自送蒯良離開。

劉宣這次撩撥蒯良,他清楚不可能讓蒯良效忠。

然而,劉宣的做法只是為了在蒯良的心中留下一個印象,或者說留下一顆重視蒯家的種子。或許到了需要的那一天,這顆種子就會生根發芽。

推薦本章到:


上一章  |  最強兵王在三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