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兵王在三國第375章 舌戰王朗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最強兵王在三國 >>最強兵王在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375章 舌戰王朗

第375章 舌戰王朗


更新時間:2016年03月18日  作者:不京云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不京云 | 最強兵王在三國 
歷史軍事


劉宣聽到陶謙的話,冷笑了起來。

撤出瑯琊國?

這樣的條件虧得陶謙說得出來,劉宣如果答應陶謙的條件,腦子真是被驢踢了。

劉宣搖頭道:“陶刺史,本王南下瑯琊國,損失無數士兵,損失無數錢財,更勞師遠征。這一戰打到了現在,讓本王撤出瑯琊國,真是異想天開。”

陶謙道:“靖王,雖說本王麾下官員為謀私利,胡亂插手東萊郡的事情。該處理的,已經處理了。瑯琊國自古就是徐州的區域,本官不能坐視瑯琊國不完整。”

劉宣道:“怎么就不完整了呢?”

陶謙道:“瑯琊國不可能分割給靖王。”

劉宣道:“可是,本王想要的是整個瑯琊國,而非一城一地。”

陶謙的臉色,登時大變。

劉宣要整個瑯琊國,簡直是令人發指。

陶謙表情肅然,正色道:“靖王,瑯琊國是徐州的瑯琊國,不可能給你的。不論是現在,亦或是將來,都不可能給你。”

劉宣側身指著身后的上萬精銳,道:“陶刺史,你看他們會答應嗎?”。

陶謙道:“本官不惜一戰。”

說出這話時,陶謙的眼中閃爍著一股霸氣。

誠然,陶謙承受不起再敗,但面對劉宣的強勢,他還得拿出強勢的氣場來。

劉宣微微頷首,道:“陶刺史有如此勇氣,令人佩服。”

陶謙哼了聲,并不言語。

劉宣繼續說道:“陶刺史不惜一戰,那么陶刺史現在能逃走嗎?你身后的士兵,能護住你現在的安全,但能逃出莒縣嗎?最多,也就是退入莒縣的縣城。面對本王的大軍,陶刺史自信能抵擋嗎?”。

“最重要的是,這一戰開啟后,陶刺史后方會不會遭到趁火打劫呢?”

“袁術是一頭餓狼,會出兵的。”

“曹操是一頭猛虎,也會出兵的。”

“甚至是揚州的揚州牧劉繇,恐怕也會插一腳的。”

劉宣眼中閃爍著冷意,道:“陶刺史和本王一戰,被本王牽制,他們恐怕會落井下石的。這樣的事情,陶刺史承擔得起嗎?”。

陶謙面色微微一變,眼中流露出凝重神色。

劉宣的話,有一定的道理。

陶謙深吸口氣,讓自己冷靜下來,說道:“靖王,你說他們會落井下石,但只要本官開出足夠的條件,恐怕他們也會反過來攻打靖王的。”

劉宣嗤笑兩聲,神色不屑。

陶謙道:“靖王何故發笑?”

劉宣冷冷說道:“在本王把你圍困在莒縣的時候,徐州各郡的兵力,肯定要源源不斷的朝莒縣而來。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要瓜分徐州各郡易如反掌。他們本身就可以輕易的奪取各郡,何必要再大費周折幫助你呢?而且幫助你之后,你始終是徐州刺史,能給他們多少好處呢?”

陶謙臉上,盡是冰冷的神色。

甚至,也贊同劉宣的話。

陶謙還可以想象,他被包圍了后,不論是曹操,亦或是袁術、劉繇,恐怕都巴不得陶謙死在莒縣,那樣一來,曹操等人獲得的好處會更多。

王朗心中暗罵劉宣無恥,道:“靖王如果這樣做,恐怕會遭天下人恥笑。”

劉宣道:“還有這個說法?本王倒是要洗耳恭聽了。”

王朗緩緩說道:“第一,靖王身為漢臣,更是大漢皇叔,未曾得到朝廷命令,擅自攻打徐州。身為一方之主,卻攻打同僚,目無王法。靖王此例一開,恐怕天下人,都要認為靖王是一個目無君上目無朝廷的人。”

“第二,我主帶著誠意而來,靖王馬上翻臉圍攻,沒有道義。正所謂兩軍交戰不斬來使,同樣的道理,我主前來談判,靖王卻翻臉攻打,簡直是翻臉不認人。以后,誰還敢相信靖王的話,誰還敢再和靖王談判。”

“第三,徐州因為我主而平定,一旦我主遭遇不測,徐州必定陷入戰火,無數百姓死在戰火當中。這死去的無數人,都是靖王一意孤行造成的。”

王朗說道:“靖王擅自發動戰爭,毫無道義,試問,天下人不會恥笑嗎?恐怕不僅是恥笑,對靖王更是輕蔑鄙視。”

“哈!”

劉宣冷笑道:“王從事好一張利嘴啊!”

王朗說道:“靖王,在下只是闡述事實,希望靖王能三思。”

劉宣搖了搖頭,道:“人言王從事目光如炬,是一個有智慧的人。現在看來,也是是非不分,混淆是非的人。”

王朗眼眸瞇了起來,知道劉宣要反擊了。

劉宣取下腰間的佩劍,砰的一聲擱在了案桌上,道:“陶刺史,知道這是什么嗎?”。

陶謙眼眸盯著劍,眼中露出疑惑神色。

王朗道:“一柄兇器而已。”

“婦人之見!”

劉宣咧開嘴,眼中盡是鄙夷的神色。

王朗聽到了后,臉頓時就變成了豬肝色,眼中流露出憤怒神色。他一直以來,都溫文爾雅,,是一個讀書人,有自己的尊嚴。

劉宣把他比作婦人,令他憤怒。

劉宣嘖嘖兩聲道:“怎么,本王說得不對嗎?”。

王朗道:“士可殺,不可辱!”

劉宣道:“哎喲喲,還矯情上了。說你是婦人之見,本王難道錯了?本王這柄佩劍,乃是高祖皇帝的隨身佩劍赤霄劍。”

王朗的臉色,驟然大變。

赤霄劍!

任何一個讀書人,都知道赤霄劍所代表的意義。

尤其這柄劍,更是劉邦的佩劍。

陶謙眉頭緊緊的皺起,眼中流露出凝重神色。原本劉宣就極為的難纏,現在劉宣竟然亮出了赤霄劍,更是掌握了大義的制高點。

王朗剛才批評劉宣目無朝廷,目無王法,可是在某種意義上,這柄赤霄劍本身就帶著朝廷,代表著天子。

劉宣說道:“赤霄劍是本王找到的,在陛下大壽時,進獻給了陛下。但陛下說,天下大亂,時有亂臣賊子肆虐,讓本王手持赤霄劍,斬盡天下的佞臣賊子。”

一劍在手,陶謙的第一條理由,瞬間就站不住腳了。

陶謙氣勢弱了三分,道:“靖王,本王是帶著誠意來的。”

劉宣聽后,忍不住放聲大笑,道:“你帶著誠意?哈哈,剛才王朗也說你帶著誠意。可你的誠意是什么,輕飄飄的一句話,就讓本王退出瑯琊國,真是一個笑話。”


上一章  |  最強兵王在三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