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到!”
誰都知道昔日孫堅帶兵攻入洛陽,帶走了傳國玉璽。后來孫堅在荊州被殺,孫策為求自立,把傳國玉璽獻給了袁術。如今袁術在揚州,傳國玉璽應當在袁術的手中。
董卓呵斥道:“肅靜!”
孔融一如既往的討厭。
劉宣拱手道:“多謝司徒指,此次為陛下賀壽,進獻的壽禮當中,我北海國必定力壓各方,拔得頭籌。”
“宣,朝臣覲見!”
一個個朝臣的神色震驚不已,不斷的討論著。
一個個的臉上盡是怒火,都是怒火交加,恨不得和董卓拼了。
“轱轆!轱轆!”
天下權柄,盡掌于手!
董卓看著一個個震驚的表情,很是受用。
一聲令下,朝堂上再無一絲雜音。
王允一聽,眼中有著一抹好奇,臉上有了笑容,道:“世子不,那定時驚喜,是相當貴重的賀禮。世子這么,老夫就放心了。”
孔融表情平靜,不卑不亢的道:“陛下生辰,為陛下賀,臣自當傾盡所有。然而,臣只有珍珠百顆,所以進獻百科珍珠。臣若是富有四海,自當進獻所有。”
劉宣和孔融早早的乘坐馬車出了府,往皇城行去。
他拿起了案桌上的玉璽,打量了眼,道:“傳國玉璽缺了個角,雖然王莽補上了,卻可以分辨出來。丞相進獻的這尊玉璽,四四方方全無傷痕,不是真正的傳國玉璽。”
“好,有信心就好。”
“哈哈哈……”
劉協年齡不大,只是一個十來歲的孩童,卻聰明伶俐。
劉宣看在眼中,突然明白了過來。
王允眉頭微皺,道:“孔相,這樣的禮物恐怕會遭到董卓的嘲諷。”
董卓眼眸瞇起,眸子中掠過一絲怒意。
馬車到了城門口卻沒有停下,徑直駛入了城門。這一舉動,令王允、馬日磾等一干老臣咬牙切齒,卻無可奈何。在董卓的車駕進入城門后,一眾朝臣紛紛徒步跟在后面,往宮內行去。
董卓哼了聲道:“傳國玉璽丟失,朝廷不能沒有傳國玉璽。今日本相為國為民,專門請人打造了一方傳國玉璽。今后,這尊玉璽就是傳國玉璽。袁術手中的玉璽,那是偽璽,自今日廢除。本相殫精竭慮為朝廷考慮,是為了不讓朝廷受袁術的要挾。”請使用(好搜haosou)搜索“小說巴士”來找到本站。
要知道玉璽是天子的象征,董卓連玉璽都敢仿造,還有什么不能做的。
開年立春后,冰雪化去,天氣一天比一天暖和。(請到84閱讀本書最新章節)
孔融的意思很簡單,就是禮輕情意重。他只有百科珍珠,就全部都拿來進獻了,這就是百分百的誠意。孔融話中的話是你董卓權柄無雙,卻拿偽造的傳國玉璽作為賀禮,實在丟人。
“嘎吱!”
抵達了大殿外,以董卓為首,眾人肅穆而立。
董卓偽造傳國玉璽的目的,不在于受不受袁術的要挾,在于加強自己的權威,不過是一個手段罷了。試想一下,董卓連傳國玉璽都偽造了,還有什么不能做的?朝臣接受了今天的事情,以后還有什么不能接受的。
在這個場合和董卓硬抗,那是自取其辱。
劉協落座后,朝臣才紛紛落座。
劉宣不相信董卓真的有傳國玉璽,因為袁術現在仍在揚州。
這感覺真好。
董卓道:“接下來,臣子進獻賀禮。嗯,北海相忠于陛下,這一次陛下生辰,北海相進獻的禮物是什么呢?”
孔融道:“盡我所能,只能如此。”
大殿中,頃刻間就喧嘩開了。
劉宣心中震驚,沒想到董卓如此的膽大妄為,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在天子的賀禮上進獻自己偽造的玉璽。
孔融這么了,王允也不再多,他看向劉宣:“世子準備的禮物呢?”
洪亮的聲音,自遠處傳來。
孔融起身拱手道:“臣孔融,拜見陛下。”
大殿中的官員,更是議論紛紛。
朝臣入內后,傀儡天子劉協來到了大殿中站立。
哄鬧的聲音漸漸消失,朝堂上又恢復了平靜。
可董卓進獻了傳國玉璽,令人震驚。
孔融回答道:“一批珍珠。”
好大的膽子!
王允察覺到劉宣的動作,主動介紹道:“這次來長安替陛下慶賀的人除了孔相外,有幽州牧劉虞的使節劉和,有東萊郡守曹操的使節夏侯惇,以及荊州牧劉表的使節韓嵩。”
董卓面帶笑容,揮手道:“來人,拿上來。”話音落下,一名侍從捧著一個檀木盒子,心翼翼的走了進來。董卓打開盒子看了眼,滿意的了頭,然后才取出了一方玉璽遞到劉協的案桌上,擺手道:“陛下,自今日起,這尊玉璽就是傳國玉璽。”
尖厲的聲音,在大殿門口響起。
孔融道了謝,然后緩緩道:“陛下生辰,北海國進獻珍珠百顆!”
一句話,在無形中反擊了董卓。
劉宣眼觀鼻鼻觀心,沒有參與。
劉宣掃了眼周圍,10101010,m.+.co■m看到了夏侯惇,他是代表曹操來為劉協慶賀的。
王允捋著頜下的胡須笑了,有了劉宣的話,賀壽宴上不會無趣。
劉協道:“愛卿免禮。”
一月十八日是個大晴天,早早的,日頭已經升起,橫掛天空,散發著熱量。長安城被霞光籠罩,仿佛披上了一層金光似的。
忽然,劉宣想到了一個可能。
劉宣和孔融抵達時,許多的朝臣都到了。王允、楊彪、馬日磾、蔡邕等人都在等待著。王允見劉宣來了,走到孔融面前道:“為陛下賀壽,不知孔相準備了什么禮物?”
眾臣行禮,劉協擺手道:“免禮!”
馬車緩緩的行駛,董卓的車駕來了。
劉宣笑了笑,微微頭。
其余的一些人,劉宣都不認識。
殿門打開,董卓作為百官之首,左手挎在劍柄上,昂著頭,威風凜凜的持劍進入大殿。其余的朝臣都解下了佩劍,才得以進入大殿。
不等劉協開口話,董卓就已經迫不及待的走到大殿中站著。他大袖一拂,側身面對著朝中的大臣,朗聲道:“今日是陛下的生辰,本相獻傳國玉璽以示慶賀。”
劉宣道:“朝會時,司徒自會知曉。”
董卓仿造了傳國玉璽,要借此機會廢掉袁術手中的玉璽。
董卓聽了后,忍不住捧腹大笑,嘲諷道:“孔融啊孔融,你自詡忠于陛下。今日陛下生辰,怎么只進獻了百顆珍珠呢?恐怕尋常人慶賀生辰,也不止這賀禮。”
朝中大臣聞言,紛紛諫言不可。
然而,董卓一發怒,大臣們卻又不敢怒不敢言。努力加載中...如無法閱讀請多刷新幾次←→
《》和《》以及《》和全文閱讀來源于互聯網相關站點自動搜索采集,僅供測試、學習交流和索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