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兵王在三國第191章 東萊郡到手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最強兵王在三國 >>最強兵王在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91章 東萊郡到手了

第191章 東萊郡到手了


更新時間:2016年01月09日  作者:不京云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不京云 | 最強兵王在三國 
作者:不京云

劉宣臉上的神色很鎮定,沒有一絲的波動。sogou,360,soso搜jdxs免費下載小說

內心的波瀾,并未展露。

董卓和李儒都想知道劉宣怎么選擇,緊緊盯著劉宣,等著劉宣的答復。

劉宣思考片刻,回答道:“丞相看重劉宣,是宣的福分,更是北海國的福分。”

董卓道:“你不愿意?”

劉宣說道:“請丞相聽在下解釋。”

董卓道:“你說。”

劉宣回答道:“如果在二弟病故之前,丞相讓我留在長安,我萬分愿意。相比于北海國的偏遠動蕩和賊匪成群,長安繁華富庶,安穩無憂,整日開開心心的,不用擔心什么時候就可能遭到賊匪攻城,朝不保夕。”

董卓微微頷首,北海國的情況,他也略知一二。當初就是因為北海****匪多,他才讓孔融去赴任的,沒想到孔融竟然沒死。

劉宣繼續說道:“二弟死后,父王膝下就只剩下我一個人了。因為我的親生母妃早年亡故,以至于父王頹廢了好幾年。后來有了二弟,父王扶正了現在的母妃,才重新振作了起來。”

“可惜的是,母妃在今年亡故,二弟也在今年病逝。”

“這一次,父王再次受到了打擊,頹廢不振,徹底失去了精神。”

“整個人的精神,徹底垮了下去,一副行將朽木的樣子。”輸入網址:.觀看醉心張節

說到這里,劉宣表情凝重,緩緩道:“《論語·里仁》說‘父母在不遠游',父親尚在,我自當在父親的膝下盡孝。”

“雖說‘父母在不遠游'后面還有一句話是游必有方,如果有目標和方向可以外出奮斗。可惜父王凄慘冷淡,我必須留在父王的身邊伺候。”

劉宣鄭重說道:“男兒立身處世,頭頂天腳踏地,孝為萬事之首。如果我連最基本的‘孝'都無法做到,恐怕丞相也不會欣賞我了。丞相厚恩,宣只能抱歉了。”

董卓聽了后,皺起了眉頭。

拒絕了!

劉宣拒絕了他的要求。

這一結果,在董卓的預料當中。只是董卓考慮的是只要劉宣拒絕,他就準備發飆,迫使劉宣留下。可劉宣這一通話下來,董卓準備的說辭和話語都憋了回去。

董卓的目光落在李儒身上,讓李儒想辦法。

李儒微微一笑,不卑不亢的說道:“世子仁義孝順,堪稱楷模。世子孝順康王,可謂是孝感動天,令人欽佩。本官有一個辦法。”

“什么辦法?”

劉宣笑著詢問,心中暗罵李儒多事,他幽怨的看了李儒一眼。剛才我不停的吹捧你夸你,把你捧上了天,現在你拆我的臺,實在不仗義。

李儒臉上掠過一抹不自然,也覺得不地道,但想到董卓,還是如實道:“丞相只需派人前往北海國,把康王接到長安即可。如此,世子也可以盡孝了。”

劉宣眉宇間,閃過一絲冷意。

好狠的李儒!

一句話,戳在了劉宣的短處。

如果董卓真的做了,劉宣不得不受到脅迫。因為劉宣一旦舍棄了劉赫,將被天下人唾棄鄙夷。在這個時代,忠、孝、禮、義在某種程度上,是一個人成大事的本錢。

董卓嘿嘿笑道:“文優的建議好。”

“唉……”

劉宣搖頭,長長的嘆息了一聲。

董卓問道:“為何嘆息?”

劉宣回答道:“在下嘆息,是因為父王無法來長安。”

董卓皺眉道:“為什么?”

劉宣說道:“丞相,我已經和菡姑娘訂了婚,我便是丞相的女婿。父王來長安,是丞相的一番好意,我自是高興的,只是父王情況特殊。一方面父王身體不行,不適合遠行;另一方面父王擔心死在外面,無法落葉歸根。”

劉宣感慨一聲,道:“我來長安前,陪伴父王時。父王就曾經說死后要葬在北海國,和母妃合葬。父王的情況不樂觀,肯定不愿意遠行。丞相如果不信,可以派人前往查探。”

自從康王妃和劉裕死后,劉赫整日沉溺于酒色,身體已經被掏空了。在這樣的情況下,劉赫的身體每況愈下,即使董卓派人去查探,劉宣也不擔心露餡。

董卓聽了后,無法譴責劉宣。

劉宣孝字當頭,這是劉宣身為人子該做的事情。

劉宣看了李儒一眼,投去求助的眼神。

李儒想到剛才劉宣吹捧他的話,再想到劉宣對董卓沒有展露出敵意,便說道:“丞相,世子的話倒也有禮。人老了講究落葉歸根,不愿意走遠,這是卑職考慮不周。”

董卓點了點頭,臉上的神情有了松動。

劉宣知道機不可失,趁熱打鐵道:“丞相的一番提攜,在下明白,更感謝丞相的厚愛。雖然我不能留在長安,但留在北海國有三個好處。”

董卓聽到好處,嘴角上揚道:“哪三個好處?”

劉宣說道:“第一,我留在北海能孝順父王,在父王膝下盡孝,不至于父王孤苦無依,孤零零的一個人守著偌大的王宮。”

“第二,我留在北海國可以為丞相送鹽。北海國東臨大海,和北海國毗鄰的東萊郡更是挨著大海。臨海之地,鹽業發達。只要我在北海國,就能為丞相輸送大量的鹽。”

“第三,我可以為丞相牽制袁紹。北海國位于青州,距離冀州很近。袁紹占據冀州,妄圖另立新君和丞相做對。我在北海國牽制袁紹,能緩解長安的壓力。”

劉宣正色道:“雖然我不在長安,但忠于丞相,忠于朝廷,絕無二心。”

“好!”

董卓的臉上,流露出燦爛笑容。

對于劉宣是否盡孝,董卓根本沒放在心上。

董卓在意的是鹽和牽制袁紹。鹽是最關鍵的戰略物資,也非常賺錢。如果劉宣送來大量的鹽,就表示董卓有大把大把的錢賺。

董卓更忌憚袁紹,有劉宣在北海國牽制袁紹,董卓的壓力會更小一些。畢竟他嫁了女兒給劉宣,雙方是姻親的關系,劉宣總得幫襯他。

董卓看了李儒一眼,李儒也點了點頭,表示贊同。

董卓也不再強留,微笑道:“賢婿孝字當頭,孝心可嘉,本相如果再強留你在長安,那就不合適了。罷了,等天子大壽結束后,你和孔相一起回北海國。”

劉宣拱手道:“多謝丞相。”

頓了頓,劉宣道:“丞相,在下還有一個不情之請。”

董卓正在興頭上,說道:“盡管說。”

劉宣遲疑了片刻才道:“北海國終究人單力薄,力量不足,鹽業也比不上東萊郡。在下想謀取東萊郡太守一職,一方面可以增強力量抵抗袁紹,另一方面也可以擴大鹽業的生產。”

董卓毫不猶豫的道:“準了!”

對董卓來說,東萊郡不再他的控制中。

劉宣要東萊郡,他給就是。董卓能做的,就是以天子的名義下詔任命。劉宣能否在東萊郡站穩腳跟,那是劉宣的事情了。

劉宣拱手道:“丞相厚恩,劉宣唯有竭力報答丞相。”

董卓道:“有這個心就好。”

董卓的心情相當舒坦,覺得劉宣很識趣也很識時務,值得栽培。

手機閱讀本站:

本書地址:


上一章  |  最強兵王在三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