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兵王在三國第128章 西向長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最強兵王在三國 >>最強兵王在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8章 西向長安

第128章 西向長安


更新時間:2015年12月26日  作者:不京云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不京云 | 最強兵王在三國 
聯系我們:

歡迎光臨祝您閱讀愉快!

[4851]

劉宣到了國相府,府上的侍從去通報后,劉宣在書房見到了孔融。劉宣行禮后坐下,開門見山的問道:“關于去長安給天子祝壽一事,國相是怎么考慮的呢?”

孔融臉上,流露出凝重神色。

涉及到前往長安,他的心中也是有一絲擔憂的。

沉默半響,孔融道:“這一次天子生辰,既然董卓下了命令,我會親自前往。”

劉宣劍眉揚起,流露出一抹驚訝。

沒想到,孔融竟要親自去。

來國相府的路上,劉宣已經考慮過孔融的處境。站在孔融的角度,為了自身的安全,派人前往長安是最合適的。既顧全了天子的臉面,也保全了自身的安全,是兩全之策。

劉宣問道:“孔相可想過去長安的壞處?”

孔融笑了笑,顯得很輕松,淡淡說道:“世子所想的,本相自然知道。一旦去了長安,就進入了董卓的虎口,身不由己,生死全由董卓做主。如果惹怒了董卓,或是董卓起了什么歪心思,就可能被扣押,甚至命喪長安。”

劉宣問道:“孔相既然明白,為何非要去長安呢?”

對于孔融的想法,他也向摸摸底。

孔融神色肅然,正色道:“天子生辰,既然要慶賀,本相身為人臣,自當前往祝賀。即使這是董卓的設計,但我身為漢臣,受天子俸祿,自當前往。”跪求百獨一下潶*眼*歌

兩個字——漢臣,已經說明了一切。

對天子的尊重,對漢室的忠誠,這是孔融堅持去長安的原因。

劉宣聽了后,神色敬重,他沒有任何夸贊的言語,只是站起身,拱手鄭重的揖了一禮。

朝廷有孔融這樣的臣子,是大漢之福。

孔融輕笑道:“世子不必如此,身為漢臣,本應如此。”

劉宣說道:“孔相自謙了,縱觀天下的諸侯或是封疆大吏,能做到孔相這一步的人,少之又少。我可以斷定,董卓傳令天下的諸侯入長安為天子祝壽,親自前往的人相當少。有一部分人,會派人前往道賀。還有一部分人,不會搭理董卓的命令。在他們眼中,只有權勢,也不把董卓當回事,更不把朝廷和天子當回事。”

“漢室不振啊!”

孔融搖頭輕嘆,顯得相當的落寞。

作為一個漢室的死忠,孔融希望朝堂清寧,天下大定,重現大漢聲威。

然而,天下卻越來越混亂不堪。

戰火四起,諸侯作亂,賊匪橫行,百姓民不聊生……

一切,都顯得如此的混亂。

孔融目光落在劉宣身上,眼中有著意義光華,更有著期待,道:“世子在去年的時候,一鳴驚人,然后擔任觀陽縣的縣令。”

“任職期間,短短時間內,世子就肅清了觀陽縣的內患,掃蕩了賊匪。”

“一步步走來,觀陽縣已經大治,百姓也安居樂業。”

孔融很是期待,略顯得興奮,道:“這一切,都顯現出了世子的非凡能力。同時,也從側面印證了許劭的評價。”

“世子有能力,正所謂能者多勞,希望世子能擔起重任,中興漢室。”

“北海國王室一脈,傳自光武皇帝之兄齊武王劉演一脈。”

“至今,已經一百四十余年。”

“論起血脈,北海國一脈雖然不是光武皇帝的嫡親血脈,但也是劉姓宗室血脈,是大漢皇親。擔起振興漢室的重任,世子責無旁貸。”

孔融臉上有著一抹慚愧,無奈說道:“本相長于治政,有能力讓百姓安居樂業。但是在行軍打仗方面,有心無力。本相能做的是在其位謀其政,讓百姓過上好日子。蕩平亂世,重振朝綱,本相心有余而力不足。世子能力卓越,當有此覺悟,為大漢中興而努力。”

推心置腹的話語,從孔融口中說出。

忠誠之心,展露無遺。

這,是一個忠于漢朝的忠臣的心里話。

劉宣敬佩孔融這樣忠于漢室的官員,他鄭重的點頭,道:“孔相放心,我會竭盡所能。為漢室江山的穩定而努力,為大漢的中興而奮斗。”

“好!”

孔融捋著頜下胡須,臉上流露出笑容。

話鋒一轉,孔融說道:“本相雖然名聲不顯,但在朝廷中,也認識幾個官員。如剛回到京師的左中郎將蔡邕、司徒王允,以及楊彪、馬日磾等人,到了長安后,本相會為你引薦。”

“多謝孔相!”

劉宣心中,也是一陣高興。

有孔融引薦,他和朝廷的官員就可以建立關系。

這對提升劉宣的名聲,很有幫助。

試想一下,蔡邕、王允、楊彪、馬日磾等人都交友廣泛,威望很高。當他們和某某聊天時,隨口一說北海國世子如何如何……

說的人多了,就會讓人認可劉宣,認為劉宣是一個能力出眾的人。

這,便是無形中的好處。

劉宣問道:“孔相,我們何時啟程?”

孔融回答道:“之前,本相已經把相關的事情安排了下去。明日一早,我們就啟程前往長安。現在是十月,距離天子生辰還有兩月有余。此去路途遙遠,不知道路上是否順利。再者,早一天抵達長安,就可以多些時間準備。”

劉宣說道:“明天一早,我來孔相府匯合。”

“可以!”

孔融聞言,點頭同意了。

劉宣起身告辭,回到王府后,他先安排了一些需要處理的事情。然后,他告訴了徐晃和糜芳離開的時間,再去了一趟劉赫的院子,說了離開的時間。

做完這一切,亥時都過了大半,劉宣才洗漱更衣睡覺。

次日一大早,劉宣早早的起床。

晨練完,他洗漱后,帶著糜芳和徐晃吃罷早飯,然后又去了一趟劉赫的院子,向劉赫告辭。聽完劉赫的囑托,劉宣退出來,帶著糜芳和徐晃前往國相府。

到了國相府,等了約莫小半刻鐘,孔融也出來了。

孔融此去,竟是孤身一人,身邊連一個書童都沒有帶。

孔融和劉宣乘坐馬車,徐晃和糜芳則騎馬趕路,一行人悄無聲息的離開了劇縣,西向長安,奔著長安行去。

此去長安,路途遙遠。

北海國位于青州的最東面,劉宣一行人接下來,要從北海國離開青州,再進入兗州,然后途徑洛陽,再往長安。

這一路,青州和兗州境內,還需要走很長一段路程。

正是因為如此,一行人趕路的速度很快,路上很少耽擱,也少有專門找驛站歇息。都是到了天黑后,找農家百姓借宿,或是在荒山野廟過夜。

推薦本章到:

Copyright20132014滬ICP備14047174號


上一章  |  最強兵王在三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