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王府,書房。
劉赫和孔融相對而坐。
孔融是北海相,是朝廷任命的,不受劉赫轄制,但劉赫畢竟是北海郡王,是劉氏宗親,所以孔融對劉赫,也是頗為禮敬。
劉赫親自給孔融倒了一杯茶,擺手道:“孔相,請。”
“多謝殿下。”孔融也不客氣,呷了一口茶。他臉上掛著笑容,擱下茶杯,問道:“殿下請下官來王府,不知有何吩咐?”
劉赫道:“這一回,是有事請孔相幫忙。”
孔融道:“殿下請說。”
劉赫緩緩道:“事情是這樣的,本王膝下長子劉宣,已經快到成年的年紀了,卻整日呆在王府無事可做。本王心想,讓他有點事情做,避免他游手好閑,浪費光陰。”
孔融道:“殿下想讓宣公子做什么呢?”
劉赫說道:“觀陽縣的縣令空缺,本王希望他能前往赴任。”
孔融聽了后,眼中流露出震驚神色。虎毒尚且不食子,劉赫竟然讓自己的兒子去觀陽縣擔任縣令?難道劉赫不知道觀陽縣目前的處境嗎?
莫非,是康王妃所為?
對于王府的爭斗,孔融有所耳聞。
只是,孔融是北海相,只負責北海國的政務,不涉及王府的事情,所以只要是王府的事情,他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去插手。
孔融的腦中,忽然想到了前幾天許劭的斷定。
商之伊尹,周之周公!
孔融心中一動,問道:“殿下,宣公子同意了嗎?”
劉赫強勢道:“本王是為了他好,他會同意的。尤其是宣兒的母妃,為了宣兒的事情,輾轉難眠,好不容易才打聽到觀陽縣出缺。這件事,由不得他任性。”
孔融心中輕嘆,確認了真是王府內斗的結果。
不過,孔融沒有絲毫表露,臉上掛著笑容,繼續道:“殿下已經決定了,下官安排便是。請殿下告知了宣公子,請他來府衙,本官給予任命。”
“多謝孔相。”
劉赫一臉感激神色,心中松了口氣。
康王妃在他的面前提出時,劉赫直接就同意了,只是他也不敢保證孔融會買賬。現在孔融答應了,事情辦妥了,他才好向康王妃交差。
送走了孔融,劉赫吩咐去請劉宣。
劉宣得知劉赫召見,心中大致有了猜測。對于天香閣,劉宣倒是頗為佩服,短短幾天時間,就辦妥了這件事,實力不容小覷。
書房中,劉宣行禮后落座。
劉宣道:“父王召見,有什么事情嗎?”
劉赫微笑道:“你已經年滿十六歲,再過幾年,就要加冠成年了。已經長大了,那就不能老是呆在王府,要出門歷練。”
劉宣心中冷笑,美其名曰出門歷練,事實上卻是康王妃在背后攛掇。
劉赫繼續道:“父王找北海相,托請他給你安排了一個官職,讓你前往觀陽縣擔任縣令,你覺得怎么樣?”
劉宣拱手道:“兒子愿意聽從父王的安排,讓父王費心了。”
劉赫說道:“這件事,孔融已經安排了。接下來,你去找孔融便是。”
“諾!”
劉宣點頭,言簡意賅的回答。
劉赫微微頷首,對劉宣的態度很滿意,提醒道:“要感謝,得感謝你的母妃。這件事,都是他提醒了本王。”
劉宣道:“父王提醒得是,兒子去孔相的府衙辦了手續后,就去拜見母妃。”
“嗯,你去吧。”
劉赫擺手,劉宣便起身告辭。
出了書房,劉宣換了一身黑色長袍,直接往北海相的府衙行去。進入府衙,在大廳中,劉宣見到了孔融。劉宣雙手合攏,揖禮道:“小子劉宣,拜見孔相。”
孔融擺手道:“宣公子,請坐。”
“謝孔相。”
劉宣一撩衣袍,跪坐下來。
孔融問道:“宣公子來,是為了觀陽縣的縣令一事嗎?”
“是!”
劉宣直接回答。
孔融輕嘆了一聲,道:“宣公子可知觀陽縣的處境?”
劉宣道:“請孔相指點。”
孔融主動提及,意味著孔融愿意提點他,否則不會多此一舉。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孔融對他也有不錯的印象。
孔融解釋道:“宣公子,觀陽縣的黃巾賊兇殘暴虐,而百姓則民不聊生。宣公子去觀陽縣,前路危險重重,一定要慎重考慮啊。”
劉宣面色如常,不卑不亢的道:“孔相的提點,小子銘記于心。但正因為如此,我才能前往觀陽縣,不是嗎?雖然前方危機重重,卻也有機遇。”
孔融捋著頜下胡須,道:“這么說,宣公子是鐵了心要去了。”
劉宣說道:“申生在內而亡,重耳在外而生。”
孔融的眼中,掠過一絲精光。
劉宣把自己比作重耳,好大的口氣。恰恰是這樣,更令孔融欣賞。劉宣不是普通人,身上流淌著劉氏的血脈,志向遠大,那是好事情。
孔融微笑道:“既如此,本相便靜候宣公子的佳音了。”
話鋒一轉,孔融道:“昔日在呂中的府上,許劭斷定宣公子有伊尹、周公的面相,本相倒是有一個問題,不知道當不當問。”
劉宣拱手道:“孔相請說。”
孔融問道:“宣公子的志向是什么?”
一句話,范圍寬泛。
劉宣心中笑了起來,志向這東西,在很多人的眼中不值一提,但事實上,作用非常大。君不見,劉備每次見到人,就先說自己是皇室宗親,再說志向是興復漢室嗎?
在孔融這樣的大儒眼中,評價一個人的前途,志向就是衡量標準。
劉宣欲言又止,最后道:“小子說了,恐怕會讓孔相笑掉大牙。”
孔融道:“大廳中只有你我,本相保證,絕不外傳。”
劉宣坐直了身體,腰挺得筆直,緩緩說道:“小子自小立志,要‘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擲地有聲的話語,透著無盡的堅定和鄭重。
孔融聞言,瞳孔驟然睜大了,品讀著劉宣剛才的話,心中掀起無盡波瀾。
好大的口氣!
好大的壯志!
這一刻,孔融再看劉宣,忽然相信了許劭的判定。唯有劉宣這樣有大志向大抱負的人,才能夠配得上伊尹、周公的面相。
劉宣道:“小子胡言亂語,請孔相勿怪。”
孔融面色嚴肅,正色道:“宣公子繆矣,您有如此宏大的志向,本相佩服都來不及,怎么敢怪罪呢?宣公子日后有什么需要幫助的,本相力所能及的,絕不推辭。”
劉宣道:“多謝孔相。”
此時,劉宣的心中喜笑顏開。
這一趟拜訪孔融,沒想到一句話,竟然得了孔融的青睞,實在是意外收獲。
劉宣得了任命書和印綬,便告辭離開了。
回了王府,劉宣便徑直返回院子。半路上,劉宣停下來,往康王妃的院子行去。這次能成功的擔任觀陽縣令,完全是康王妃的‘幫忙’。
不去感謝一番,對不起康王妃的‘良苦用心’。
讀,請記好我們的地址:,下載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