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擎明作者:紅色可樂
您的位置:
當陳生知曉這件事情之后,就幾乎成了既定的事實。
劉健厭倦了朝堂之上的爭斗,想要離開朝堂,過他想過的日子。朱祐樘需要犧牲大學士的名額,讓新的人才走上朝堂,成為鞏固皇權新的的力量。
所以他義無反顧的離去了。
謝遷和李東陽兩位老大在十里長亭再次見到劉健的時候,劉健已經換了一身常服,早就沒有了大學士昔日應該有的威嚴了。
“閣老,您這是做什么?怎么說走就走了呢?”李東陽焦急的問道。
事情來得太過于突然,他還沒有反應過來,皇帝就已經答應了。
作為臣子,李東陽自然不會在這件事情找朱祐樘的麻煩,因為告老還鄉這件事情是劉健自己先提出來的,表面上看來與朱祐樘沒有什么關系。
就算是有關系,以李東陽的性格,也不會怪罪在皇帝身上。
“如今外賊已經除去,朝廷確實已經不需要我了,我自然要尋個機會離去。這朝堂終究是需要些新鮮血液的。”
“你說的是什么話!”李東陽不快的說道。
劉健卻不愿意在這件事情上多做解釋,反而問道:“敢問一句,我走之后,陛下將啟用那位大人進入內閣做事?”
謝遷四下看了看,點頭說道:“此人您萬萬想不到的。”
劉健撫髯長笑說道:“這個世界上還真的沒有老夫想不到的事情,莫不是粱儲梁大人,或者楊延和楊大人?”
謝遷都搖了搖頭。
劉健聞言有些疑惑,想了許久,再次說道:“莫不是三邊總制楊一清?楊大人雖然才華橫溢,但是三邊不穩,怎么可以輕易調他回京?”
讓劉健沒有想到的是,這一次謝遷竟然再次搖搖頭。
“啊?謝大人,您這不停的搖頭是什么意思?這大明莫非除了他們三個,還有誰更加適合進入內閣嗎?”劉健不解的問道。
“你自然是想不到的,不僅是您想不到,怕事別人想破了腦袋,也想不到。”謝遷一臉的不快,氣憤的說道:“陛下有意讓嚴嵩入閣。”
聽聞謝遷所言,劉健先是眉頭一皺,一臉不信的說道:“嚴嵩如此年輕,怎么可以入閣?”
過了不久之后,劉健便轉換了言語,一臉惋惜的說道“嚴嵩如此年輕,怎么可以入閣?”
謝遷看著劉健神色的變化,說道:“莫非您也為陛下識人不明,感覺到惋惜嗎?想來您跟我想的也應該一樣,嚴嵩何能,也配竊據高位?”
劉健擺擺手,說道:“你們不了解嚴嵩,嚴嵩此人能力是有的。不然你們以為渤海郡公為何如此百般的重用他,陛下此次命他如何,想必是心里也存了彌補渤海郡公被迫離開朝堂這件事情把。”
李東陽點點頭說道:“看來陛下對渤海郡公還是滿含愧疚。只是愧疚是愧疚,為何要拿國事開玩笑,嚴嵩何德何能入閣?就算是有些能力,也擔當不了如此大任吧。”
劉健搖了搖頭,說道:“我是即將離開朝堂的人了,所以我看的比較清楚。嚴嵩此人除了能力之外,有一個你們所有人都比不了的東西。”
“哦?”李東陽和謝遷都非常不解的看著劉健。
劉健說道:“嚴嵩出身貧寒,為了保住身邊的位置,他不會固執的跟陛下去爭什么。當初陛下選我們輔佐朝政,那是因為陛下年幼,見識不足,需要老臣輔佐。如今陛下精力充沛,經驗十足,手下最缺的卻不是我們這種老臣,而是聽話的手下了。”
李東陽和謝遷聽完之后,皆是一臉失落。
都是當代的人杰,豈能聽不懂劉健的話,只是先前他們都在局中,行不透徹罷了。
如今想明白了,自然明白自己心里的處境。原來,自己已經不是陛下最需要的人了。
劉健看到二人表情失落,拍了拍他們的肩膀說道:“二位,莫要傷懷,這朝堂之上,終歸有人離去,終歸有人成為主角,終究有人會離去。我們的戲在這十八年已經唱的差不多了,該走的就走吧。”
謝遷的臉上頓時出現了向往之色,李東陽卻搖搖頭說道:“大戰剛剛結束,朝政不穩,太子年幼,需要我們的地方還很多。您疲憊了朝廷的政事想要離開,我阻止不了您,但是我無論如何都不會離開的。”
看著李東陽固執的神情,劉健搖搖頭說道:“李大人終究是有些固執了。也罷,固執有固執的壞處,也有固執的好處啊。做實事的人,終究要固執一些的。”
劉健故意封鎖了消息,別人都不能阻攔自己致仕,唯獨陳生這個孩子可以。
劉健是不想讓陳生知道自己何時離開的。
他不想因為自己的事情,而讓陳生在這朝堂之上在鬧騰一番,自己走了,過不了多久,陳生也就沒有理由厚著臉皮在京師呆下去了。
這個想法,在陳生看來,真的是蠢透了。
一個在朝堂的頂峰掌握國家命運十七年的大臣,如果離開了朝堂,他到底還能做些什么?
但是劉健離開的心已經堅如磐石,就算是李東陽和謝遷都勸不動。
陳生即便是拿出后世最先進的管理辦法,也沒有任何的辦法。陳生就知道這一切都不可挽回了。
只是他還無法確定劉健離開的時間。
他真想派出錦衣衛將老大人家里包圍了,從而達到一了百了的目的。
思索了許久,陳生還是選擇了放棄。因為自己要將眼下的精力放在尋找英國公叛軍這件事情上,同時陳生也明白,老大人已經下定決心了,自己在怎么折騰也沒有用了。
天要下雨,娘要家人,誰都沒有辦法。
戰事已經結束了,陳生反而開始夾著尾巴做人了。以前那些囂張跋扈的士兵,一個個夾著尾巴在家里老老實實呆著。
各家指揮使的士兵也都紛紛領了銀子,遣散回家。誰敢不聽話,瞎折騰,一頓軍法自然是少不了的。
手下的弟兄總是想拉著大將軍喝一頓酒,但是就是尋不著機會。
一根根細小到不能再小的木頭棍,一小點彩色的泥土,李氏確實不知道這泥土是什么東西,憑借他一個女人的感官判斷,他只能認為這是泥土。
只要將這彩色的泥土和小木棍纏裹在一起,就能形成奇怪的東西。
生兒用手輕輕一劃,就能在黑夜里照亮一片,看起來比火折子還要方便。
孩子可是大將軍,怎么能做這種事情。陳廣德已經教訓了陳生好幾次了。但是陳廣德總是感覺罵陳生的時候,心里沒有底氣。
畢竟自己這個做父親的,比起陳生來說,要差勁很多。
但是李氏卻一直沒有認為孩子不務正業,在李氏看來,孩子只要認真去做一件事情,就是如此的耐看。
不論是他在戰場上指揮千軍萬馬打仗,還是他去做這種新奇的叫做和拆的東西。
看著兒子教會那些蠻夷如何生產火柴,李氏的驕傲感就油然而生。
至于那些生產火柴的工具,李氏總是感覺這種東西應該由大明人自己去生產就好。
“兒啊,這么好的東西,為什么不讓大明人自己去做啊。你看他們那笨手笨腳的,糟蹋了東西就不好了。”
陳生看著母親一臉惋惜的模樣,說道:“那東西沒有什么值錢的,只要讓他們三班不分晝夜的干活,才能生產出更多的火柴,我不忍心讓我大明的子民受這種苦。”
李氏將火柴盒拿在手里,自己小心翼翼的畫了一根,感受著火柴傳來的溫度,“胡說,我們大明的子民為什么就不能受苦了呢?
我跟你說,以前你還小的時候,你父親和你娘我,不知道吃了多少苦。正是因為我們敢于吃苦,不怕吃苦,才能培養出你來。你現在富貴了,千萬不要學那些壞官貪官,壞了咱們家的門風。”
陳生笑道:“娘親,您想什么了。兒子才多大年紀,怎么可能說變壞就變化。兒子腦袋里壯著無數的主意,想讓我大明的子民有口飯吃,還是容易的很的。”
李氏撇著嘴離開陳生的房間,他知道兒子說的沒有錯。
但是朝堂的相公和皇帝都不是好東西,兒子明明那么有本事,卻不能在朝堂之上做事兒,反而將大把的時間浪費在家里,實在是可惜了。
陳生在家里搞發明創造,陛下的詔書已經來了。解除陳生大將軍的職務,收回虎符。對于陳生在擔任征北大將軍期間的罪過予以訓斥。
但是諒在三皇子還威脅著朝廷的安危,便免掉了陳生所有的罪責。至于戰爭中的其他過錯,一切以功勞相抵,不許重提。
自從接受到皇帝的詔書之后,陳生家的大門就跟集市一樣,每天都會有大人來拜訪。既然陛下已經下了詔書,那就是代表著在戰爭中,陳生一切過錯都過去了。
陛下已經對此事已經定性了,別人都不讓提起了。
或許有人會感覺陳生沒有得到賞賜,是不受皇帝的寵信了,但是稍微有點腦子的人,就會明白,走到陳生這一步的人,根本就不需要什么賞賜了。
起碼陳生這小小的年紀,不能讓他去當王爺吧。
自從接了皇帝的詔書之后,陳生家的大門就不讓那些文人進門了。陳生這么做,純屬和這些文人置氣,一是怪罪他們總是彈劾劉健,二是嫌棄他們,自己前途未卜的時候,沒有幾個人來說好壞。
不過別人進不了陳生的家門,朱厚照卻不用在乎那么多的。
守門的包破天剛說了句我們公爺身體不適,不見客。就被錢寧和江彬兩個人給扔到排水溝去了。
如今錢寧和江彬兩個人受皇帝的寵愛,跋扈的很。
看著陳生手里火柴,喜歡的不得了。當看到陳生手里泛起的火焰的時候,更是激動的不行。
“這寶貝可以量產嗎?”
“不量產,我做他趕忙?這東西簡單的很,以后我大明的百姓人人都能買得起,這一小盒,我就準備賣一個銅板,反正這些韃子奴隸干活也挺快的。”
朱厚照到底是朱厚照,失神了片刻,就恢復了鎮定,笑著說道:“這東西,看起來簡答,但是收入少不了的。太**要五成收入的。”
“要五成趕忙?我給你七成你要不要?”陳生問道
“七成有些過分了,我怕那些御史們彈劾我。陳生,我來你這里,是想要告訴你一件大事兒。”
看著朱厚照一臉嚴肅的表情,陳生將手里的事兒放在一邊,認真的說道:“你說吧。”
“劉大人走了。這是他的信。”
嘆息一聲,親手揭開了信封。
劉健這個老頭子,終究還是走了。順道他帶走了幾個得意的門生,這一走就再也回不來了。
畢竟他的年紀在這里了,想要回朝堂完全不可能了。
陳生忠心的希望他能過上幸福的日子。
睡覺、讀書、喝茶、聽琴。
看著孫子在堂前奔跑,聽著孫女兒在堂前歡笑。
朱長寧最近的心情很差,想讓她笑一下,比殺了她還難,這一點從陳生進宮述職的時候,陳生便發現了這一點。
向來活潑可愛的小公主忽然變得沉默寡言起來。盡管興獻王在京師最困難的時候扮演了極其不光彩的角色。
但是朱長寧畢竟早就過繼了給朱祐樘,這種事情根本不能將罪過放在一個小丫頭身上。
但是小丫頭確實好久沒笑過了。
陳生特意給她寫了一本格林童話,聽宮里的嬤嬤講起,小公主見到陳生的自己,那張冰雪覆蓋的臉上,再一次綻放了笑容。
聽聞在大戰之后,陳生迅速靠火柴掙了不少銀子的事情。
蕭敬迅速跟皇帝打了小報告,那就是希望在陳生離開京師以前,能夠進行順天府一帶的戰后重建工作。
朱祐樘是擔心錢財的問題的。
但是蕭敬很厚著臉皮說道:“反正渤海郡公有錢,陛下您又何必花您自己的錢。”
在確定陳生已經下定決心不在朝堂之上折騰之后,已經踏上了歸鄉之路的劉健再次坑了陳生一把。
他給皇帝寫了一封舉薦書,舉薦陳生再次擔任順天府府尹,由陳生負責戰后重建工作。
其實陳生很想罵娘,因為他發現自己再次被坑了。
先看到這里加書簽
看TXT電子書下載
其他人正在看
作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