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擎明作者:紅色可樂
您的位置:
又是一日安寧。
下了早朝之后,謝遷最近一段時間都是呆在家中,如今兵荒馬亂的,保不齊有什么強人作亂,在府中總比外面安全一些。
偶爾會有李東陽或者劉健等老搭檔過來,喝酒品茗,雖然有一番趣味。但是當下朝局不穩,閣臣們也沒有這個淡雅恬淡的心思。
今日楊延和和楊慎一起過來。
恰巧李東陽也在這里,謝老夫人吩咐下人,準備了晚宴,留下李東陽。兩位不僅僅是朝堂上的搭檔,也是難得的好朋友。
本來想要劉健一起來的,一是劉健的身體一直不行,在外面不會呆很久。二是怕有些人在這件事情做文章,說三人結黨之類的壞話。
看著楊延和楊慎這個時間來,先是有些吃驚。
又看了楊慎手里的文章,二位閣臣瞬間明了情況。楊延和給楊慎造勢,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
說起楊延和,在大明讀書人的講師界,那也是相當有地位的。
從太子到忠武侯陳生,都算是他的學生。
恰恰這兩個年輕人在大明,那是響當當的名人,不論誰提起,都會伸出大拇指,欽佩的稱贊兩句。
作為老師,能有這么兩個厲害學生,楊延和自然非常開心。
不過這并不是楊延和最高興的,楊延和最高興的是楊慎的學識進展很快。
他希望找個機會,將楊慎推出來,作為自己將來在衣缽的繼承人,甚至希望他能成為新一代的文壇領袖。
前兩年政局比較穩定,太子和陳生的功績和才學又太耀眼。
在加上楊慎的還沒有達到楊延和的要求,自然沒有運作。
如今形勢有變了,陳生的才華大多數都運用到了軍事和政務之上,太子也更加成熟了,不在追求這些虛名了。
而當下的文壇的形勢又有些不務正業,楊延和敏銳的感覺,朱祐樘需要讀書人為他搖旗吶喊。
楊延和自信楊慎的筆桿子能滿足朱祐樘。
今日他來找謝遷就是為了這個目的。
謝遷坐在雕花木椅上,笑吟吟的考校了楊慎幾個問題,楊慎答得非藏順暢。
謝遷和李東陽又紛紛看了楊慎的文章,點點頭,看起來頗為滿意。
楊慎的眼角里全都是得喜意,頭顱高高的,充滿了年輕成名應該有的自信。
謝遷點了點頭,便吩咐管家帶著楊慎去他的書房休息去了。
楊延和雖然并不明白謝遷為什么這樣安排,依然跟著謝遷和李東陽兩個人去客廳外的院子里走走聊聊。
謝遷的官家知曉楊慎是楊延和大公子,自然頗為尊敬,甚至謝夫人還派人送來了糕點。
只是讓管家有些不滿意的是,這位楊公子的腦袋總是看房頂,似乎非常看不起他們這些下人似的。
要知道宰相門下七品官,他們這些做下人的,往日里見多了達官貴人,這般被人看不起還是頭一次。
不過這是老爺的貴客,他們終究不敢怠慢。
雖然心里不樂意,嘴里卻一直噓寒問暖,頗為親切。
楊慎見到這些下人的模樣,心里更加傲氣,自然也就多了幾分頤指氣使。
雖然謝遷他們一直在外面,但是眼神卻一直往書房的方向瞟,至于發生了什么,自然在他們的視線之內。
楊延和適才提起楊慎的事情,如今見到謝遷一直不表態,心里雖然不明所以,但是卻也不適合繼續開口問。
只能默默的低頭跟著走。
“今年大旱,北方的災情規模,說實話得有十幾年沒有遇到過了。尤其是這一次有不少有些人從中作梗,但是災民卻比往日的豐收年景反而少了許多。
眼下我們看到那么多災民,是因為有人故意散布謠言,說京師無限期放糧,將很多流民騙到了京師一帶。
但是今年的災情緩解的情況,我想大家都清楚的。
揚兄可知為何?”
李東陽頓了頓,救下說道:“順天府一地,雖然災情格外的嚴重,而且戰亂頻頻,但是卻收容了外地的流民超過了四十萬。
這個人數一直處于增加狀態,更難能可貴的是,秩序井然,沒有病疫,災民有地方安置,也沒有發生暴亂。
這在往年幾乎是不可能的,要知道此時咱們面對的可是天災和**并行,縱觀歷史,很多王朝在這個節骨眼上,大多數挺不住就散架了。
咱們的大明能夠做到現在的模樣,真的不容易。”
“哦。”
楊延和聽李東陽說起此事,點了點頭。自從朝局混亂之后,楊延和將更多的心思放在朝局的爭斗之上。
他更希望的是在這次**中,好好表現自己,博取一個出人頭地的機會。、
對于老百姓的安危,他反而不怎么傷心了。
聽李東陽提起此時,才大概知道了順天府災情的情況。
“哎,揚兄,你是放著真正的大賢不向我們推薦,反而推薦一個性子尚未磨礪的孩子,真的讓我不知道該說什么。
當下災情處理全都是順天府和滄州府義塾的聯合做出了的條陳。
你揚兄對大明最大的貢獻就是教育出來忠武侯這個好學生啊。順天府尹期間,他挖掘了王陽明和嚴嵩兩個新人,一文一武各有千秋,一時間難有可以比擬者。
此外,義塾中招收了不少江南的學子,這些學子不來對于實用之學便有所涉獵,如今進入了朝中做事,應對災荒,也是如魚得水,做事情非常有忠武侯的風范。
我以為你前來是向我推薦忠武侯手下的能人,畢竟那是你的學生的學生,也算是你的徒子徒孫了,誰曾想到你推薦個孩子。”
李棟笑得楊延和有些尷尬。
楊延和苦笑道:“一碼歸一碼,陳生那孩子的學生,跟我可沒有什么關系,那些西學,還有那些實用之學,我是教不了的,我也不是那種沽名釣譽之人,自然不會將這份榮譽放在自己身上。
他們有多大的能耐,我自然不清楚,自然不好意思開口為他們求情了。
倒是我這孩子,經義的本事已經繼承了我不少本事了,我是希望他能為朝廷賣些力氣啊。”
為了兒子,楊延和也只能顧不得那么多面子問題了,開口解釋了一番。
謝遷一直沒有開口,見到楊延和不肯放棄,便繼續說道:“俗話說,舉賢不避親,揚兄推薦你自家的孩子這本身沒有什么問題。
但是眼下的時局動蕩,你讓他一個娃娃卷入這混亂的時局合適嗎?你且看他如何對待我那嚇人的,頤指氣使,盛氣凌人。
這證明什么?這證明這個孩子傲氣太重,不懂得做人的道理,此時讓他出仕,是毀了他。
你若是真的希望他成人,長大本事,不若將他放進忠武侯的軍中,磨練幾年,將他身上的傲氣磨光,興許真的有一天成為傳世的圣賢。
適才考究了一番,這經義之道,他確實比同齡人強太多。”
楊延和搖搖頭說道:“這合適嗎?我這兒子畢竟是讀書人,讓他去參軍,豈不是自降身份。”
“呵呵,揚兄有些偏見了,不論是強漢還是盛唐,朝中的官員,有多少是從軍轉政的,你能說他們身份卑微嗎?
況且你也看見圣上是如何寵愛忠武侯的,怕是以后我朝武官的地位也會越來越高,讓貴公子去軍中磨礪幾年,也算是一段寶貴的經驗。
文人去軍隊帶兵打仗的機會可不多,而且又是去她師弟的軍中,忠武侯自然不會虧待他的。”
楊延和低頭嘆息一聲說道:“這個小孽障真的讓我、操碎了心,往日里在我眼皮子底下,總是唯唯諾諾的,誰知道出了門,就原形畢露,就朝堂剛才他那做派,確實難登大雅之堂,讓他去陳生的軍中磨礪一番,也不無不可。
對了,提起陳生的大軍。不知道二位大人可有陳生的消息了,眼下京師被圍,總該飛鴿傳書或者八百里加急,讓他回師援助京師吧?
此時距離京師最近的軍隊也就是忠武侯這支大軍了。”
“呵,這件事情自然不是我們能說了算的,這些日子確實有人提議讓忠武侯回援,陛下也同意了,甚至飛鴿傳書出去了。但是一直渺無音信,不知道是忠武侯抗旨不尊,還是圣上改了主意。”李東陽苦笑著說道。
“陳生我了解,他不會抗旨不尊的。肯定是陛下這邊出了問題了。只是陛下為什么拒絕呢?這可是唯一能夠拯救京師的軍隊了。”
謝遷道:“揚兄,糊涂啊,花當也有數萬大軍,若是忠武侯回援,豈不是相當于放了猛虎出籠,若是韃子合兵一處,咱們要面對的麻煩反而更大了。”
楊延和頓了頓說道:“那也不能這樣拖著吧。要知道這韃靼的三皇子也不是等閑之輩。莫非陛下心中有了有了想法了?”
“應該是吧。不過最近這段時間,陛下和內閣的關系并不和睦,我們知道的東西也并不是很多。”李東陽感慨說道。
“只是不知道為什么我總是隱隱約約有些擔憂。”
“擔憂什么?大明自立國以來,京師遇到的進攻還少嗎?他們那一次攻占下京師來,只要京師還在,大明就沒有任何問題。”
“希望如此吧。”楊延和笑起來,“對了,我聽說最近有些官員在浮云樓過得挺瀟灑啊,內閣是不是應該整飭一番。”
“這事兒可不歸我管,這個是馬文升大人的吏部該管得的事情,再不濟那也是御史臺們的工作,跟我們有什么關系?你莫非讓我們堂堂的內閣大員去彈劾些下三濫的人物?”
謝遷笑著說道:“況且這些人中有不少朝廷中的老人,他們的輩分都很高,很多人在成化朝就已經是一方大員了。
如今不少到了致仕的年齡,我也不好做這個惡人。這個時候朝局那么混亂,內閣也不能隨意樹敵。”
李東陽說道:“御史們的奏折我也看了,人家只不過是風花雪月去了,算不上什么大事兒,秦淮河那邊大人不也是夜夜笙歌。況且,我聽聞他們做的大多數都是讀書人的風雅之事,咱們沒有道理去管人家。畢竟六部個部堂的工作,人家也沒有落下過。”
從頭到尾,李東陽和謝遷都沒有再提幫助楊慎上位的事兒,兩位大人絮絮叨叨的說了不少朝局的事兒。
讓本來以為對朝局頗為了解的楊延和反而疑惑了不少。
忽然他感覺朝局似乎并沒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簡單,不然內閣不會陷入這種只關心民間疾苦,不關心朝中政局的狀態。
楊延和不是愚蠢的人,他稍微思索,就明白。
每個這群人,定然是倒向了圣上,只不過他們為了文人的名譽,沒有正大光明的宣布這件事兒罷了。
楊延和辭去離開之時,依然是夜色深沉。
“父親可將我的事情跟二位大人說了?”回去家里的路上,楊慎頗為自得的說道。
楊延和看了楊慎一眼,有些恨鐵不成鋼的說道:“說了,不過人家沒有同意。”
“不該啊,我看著兩位大人,不像是那種迂腐無能之人。怎么拒絕了呢?莫非他們嫉妒我的才華?”
“指揮內閣大學士家里的管家東跑西跑挺威風的吧?”楊延和問道。
楊慎臉上并沒有絲毫的慌張,自得的說道:“父親說的是,以前我曾經以普通學子的身份拜訪這位大學士,可是這大學士家里的仆人對我百般的刁難,今日讓他們跑動跑去,可真解了我心中的郁悶之氣。”
“哼。就你這氣量,也妄想在朝堂之上做出一番事業!孩子你的傲氣和心胸會害了你,你知道嗎?”
“父親大人,你不該聽他們胡言亂語的,他們只不過僅僅見了我一面,并不了解我的。他們就是不給你面子。”
楊慎氣憤的說道:“父親,他們既然不愿意推薦我,那咱就不用他了。咱們直接找我師弟吧,太子殿下念在我是他師兄的份上,定然愿意替我去圣上那里舉薦我的。”
“夠了!”
楊延和怒道:“你個小孽障,你懂什么?讓太子舉薦你?你讓圣上如何想?我看你的毛病實在是太多了,心浮氣躁的。我寫個條子,明日便去兵部報備,準備去征北軍服役吧。”
“爹。你為什么要這樣對我?”楊慎失望的說道。
“我怎么對你了?我怎么對你都是為了你好。你去你師弟的軍隊之中磨礪幾年,將來走入朝堂,肯定能少吃不少虧。”楊延和解釋說道。
畢竟這是自己的孩子,自己能不心疼嗎?見到孩子不解,楊延和努力解釋說道。
只是他無路如何也沒有想到,楊慎絲毫不理解。
反而格外的氣憤說:“人家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可是咱們家就那么個別。您身為左春坊大學士,結果兒子想要當個官施展抱負都沒有機會。
您不安慰您兒子也就算了。還讓他一個熊孩子的軍隊中當兵?
您認為你兒子到底有多下賤,才該去當兵?您兒子可是讀書人?讀書人怎么能去當兵呢?”
先看到這里加書簽
看TXT電子書下載
其他人正在看
作者推薦
飄柔文學提供好看言情小說的在線閱讀和免費下載,言情小說內容來源于互聯網采集和網友上傳,如果侵犯您的利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