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第一太子第46章 伐唐開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宋第一太子 >>大宋第一太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46章 伐唐開始

第46章 伐唐開始


更新時間:2015年12月21日  作者:九天楓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九天楓 | 大宋第一太子 

此后很多的重要信息正是從這里面得到的,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大宋立國。

同時饕香樓的一品火鍋還是被眾人所喜愛,無論是王公貴族,還是平民百姓。

又一次柴榮聽說了此事后,還專門微服私訪來此吃了一次火鍋,也是贊不絕口。

這個時代雖然沒有啤酒,但是白酒的酒精度數還是不高,和啤酒差不多。

雖然這里既可以為趙旭斂財,但是趙旭更多的是用此地來搜集消息的。

此外他還向契丹販賣大量的烈酒,這個時代的酒,大多是度數不高,喝起來沒有什么感覺。

對于苦寒之地的契丹來說,烈酒才是他們的最愛,于是趙旭就蒸餾出烈酒,專門供應契丹。

當然了,不僅是契丹,北漢和其他的幾個國家,也有他的烈酒出售。

而且這烈酒的價格是普通酒的幾倍,甚至是幾十倍,但還還是供不應求。

這給趙旭迅速的積累大量的財富,給以后的計劃提供了大量的資金支持。

趙旭不知道,此時柴榮正在和幾個重臣在商議出兵江南唐國的事情。

趙旭受傷在家養傷的這一段時間,柴榮也來過,吩咐他要好好的養傷。

柴榮對唐國很是氣憤,居然在大周收回秦鳳四州的時候,敢來扯大周的后腿。

居然還繞著水路和北邊的契丹勾結,這令柴榮十分的惱怒,其實唐國不這樣做,柴榮也要找借口攻打江南的唐國。

先前按照王樸的《平邊策》就是先踏平南方的,后來因為有秦州故地的民眾請愿收復失地,柴榮才暫時攻伐的后蜀。

最近又有趙匡胤復述趙旭的一番取南唐淮南之地的好處,身為一個想一統天下的君主,怎么會不動心呢?

此時南唐的皇帝是李璟,是南唐開國皇帝李昪的繼任者,但是這個李璟卻是不如他的父親。

李璟生性和善柔弱,喜歡寫文章,作詞更是一絕,如果是個文人,她會更出色。

這個李璟經常和一般文人飲酒作樂,過得是逍遙自在,無憂無慮的。

他除了喜歡詩詞之外,更加的喜歡別人說奉承的話,也就是喜歡別人排他的馬屁。

于是他提拔了一大群只會說好話的人,南唐朝綱日益混亂,國勢日漸衰微。

在此之前,南唐已經滅掉了閩國和楚國,國土大增,實力也是大大的增加了。

因此李璟因此開始越來越自大,也是意氣風發,甚至有了吞并天下的想法。

為此,當后蜀請求他們援助攻打大周的時候,李璟想也沒想就同意了。

李璟派遣使者走海路繞過后周前往遼和北漢,并與他們商討共同攻打后周的相關事宜。

當年在李守貞、慕容彥超叛亂的時候,南唐都有出兵,同時為他們聲援。

當時后周的事情比較多,于是就暫時沒有和南唐計較,現在后周他們騰出手了,這下子南唐可是要還他們欠下的債務了。

柴榮一開口要伐南唐,立刻得到所有的人支持,畢竟南唐在大周攻打后蜀的時候,居然敢冒犯大周,這還了得。

朝堂上群情激奮,沒有一個人反對,就連以前反對過西征的宰相李谷也是極力的贊成。

于是沒有任何的疑問大軍開始發南唐了。顯德二年的十二月十七日,柴榮下令攻打南唐。

柴榮任命宰相李谷為淮南前軍行營都部署,統帥此時大軍的相關事宜。

同時任命他兼任廬州、壽州知州,雖然這些目前還都是南唐的土地,但是柴榮自信一定能夠拿得下來,所以提前就給任命了知州。

同時又任命忠武節度使王彥超擔任李谷的副將輔佐李谷排兵布陣。

此外,他還派遣督侍衛馬軍都指揮使韓令坤等十二名將領率禁軍南伐。

柴榮最聰明的地方,他一邊主力攻打南唐,一邊下詔讓吳越國出兵幫忙。

國小兵寡的吳越沒有辦法,只好出兵共同討伐南唐。

當然到目前為止,趙匡胤和趙旭父子都沒有被柴榮安排出征的任命,趙旭是有傷,趙匡胤是都指揮使了,怎么能輕易的離開。

趙旭并不擔心這些,他相信周世宗柴榮一定會重用他們父子,戰事不順利的時候,正是能顯示出他們有才能的時候。

南唐方面,還是一片歌舞升平,又或者說是暗流涌動,還在為了太子之位在爭奪。

當年的李璟在即位的時候,曾經也是不想當皇帝,讓位給他的弟弟李景遂。

可是李景遂這個人也是死活不愿意,其實他也是在故作姿態,他想等自己的個個在謙讓一次,沒有想到李璟不在退讓了,自己就坐上了皇位。

后來李璟即位后,說兄終弟及乃是先皇李昇的遺照,于是下詔封李景遂為皇太弟。

皇太弟,儲君的一種,簡稱太弟,經選定繼承皇位的皇弟,為以后的繼承人。

通常太弟的居住的處所和太子一樣也稱東宮,不過東宮官屬會隨之改名,例如太子太傅改稱太弟太傅,太子洗馬改稱太弟洗馬。

據說皇帝不立太子而立太弟,本來不外乎是因為無子或其子尚年幼,部分是皇帝一開始就有傳弟之意。

這也是為了自家的江山穩固,反正都是自己一家人做皇上,沒有外人。

但是在歷史上,皇太弟能繼承皇位的少之又少,或者說沒有,一開始被冊立為皇太子的人,結局都不是很好。

隨著皇帝有子,或者自己的兒子漸漸的長大,皇位的競爭就更加的激烈了。

況且李璟的兒子和李璟的弟弟根本就相差不了幾歲,這樣就讓李璟的長子李弘冀很不服。

李弘冀為人沉厚寡言,卻有非凡的軍事才能,在軍中的威望很高,軍中都很服氣李弘冀。

在滅掉楚國的戰斗中李弘冀更是功不可沒,因為功勞被封為燕王。

在南唐的朝堂上,大臣們正在向他們的皇帝李璟稟報最新的消息,首先說話的正是皇太弟李景遂。

“啟稟皇上,周軍正在率領我大軍進犯我江北了。”

李璟聽到這里眉頭一皺:

“周朝廷?我們和大周一向是井水不犯河水,為什么進犯我江北呢?”

李景遂又再次奏道:

“是呀,還有吳越的錢俶也是進犯我邊境。”

“怎么這一下子南北都有戰事,他錢俶有這么大的膽子?”李璟這個時候居然還問這些問題,關鍵是如何應對呀。

這時候他的長子,受封燕王的李弘冀發表自己的看法:

“父皇我認為這是周朝廷的夾擊政策,意在牽制我軍的注意力。”其實這個李弘冀還是有一定的眼光的。

一下子就切中了要害,這下子朝堂上的眾人也是回過味來了,還是燕王厲害。

李璟也是點了點頭。

“父皇,兒臣請命領兵去江北,抵擋周軍,兒臣一定能夠阻擋住大周,凱旋。”

李弘冀看到自己的老爹也贊成了,自己的看法立刻就請兵出征,建功立業。

可是李璟也會死擔心自己這個兒子,雖然驍勇,但是他不熟悉江北的情況呀:

“你對江北不熟悉,萬一……。”李璟的幾個兒子都早死,現在就剩長子六子和第七子,所以他還是很在意自己的兒子的。

“皇上,既然燕王想為朝廷立功,那就讓燕王領兵去防御吳越,吳越軍好對付。”

南唐也是快完了,這個時候還在內斗。

果然李弘冀聽到李景遂的話,就大怒;

“皇叔,你說吳越軍好對付,你是看不起我?”

“燕王你太多心了,我只是……”李景遂也是不敢示弱。

“臣弟建議派姚鳳和皇甫暉領兵江北。”

“父皇兒臣……”

“夠了,孫晟你怎么看?”李璟制止了自己的弟弟和兒子的爭吵,轉臉問自己的大臣。

孫晟,原來的名字叫做孫鳳,又名忌,密州人。是李璟的寵臣。

孫晟這個幼時勤奮好學,更加擅長作詩,文采很好,但是有輕微的口吃。

他在年輕的時候曾經道士,公元九二八年奔于吳,等到李昇建立唐國后。

李昇任用他為同平章事,也就是宰相。李昇的兒子李璟即位后依然任用他為相。

此時聽到李璟問他,立刻跪奏道:

“陛下,臣贊成皇太弟的建議,派姚鳳和皇甫暉出征江北,燕王率兵抵御吳越軍。”

其實這個孫晟是李弘冀一派的人,他說這話是有自己的用意的,正是為了既讓李弘冀立功,又不讓他犯險。

另一位宰相馮延巳也是點頭稱是。

于是李璟下令:

“皇甫暉、姚鳳為江北統帥,馮延魯、何延錫為都監,弘冀領兵破吳越,就這樣吧。”

李璟的圣旨只是大概的意思,很多人原來的職務還是需要具體的安排的。

具體的李璟任命神武統軍劉彥貞為北面行營都部署,率軍兩萬前往壽州駐防;

同時任命奉化節度使、同平章事皇甫暉為應援使,常州團練使姚鳳擔任應援都監,二人率軍三萬前往定遠。

此外,李璟召回了鎮南節度使宋齊丘,并與他一起商談軍隊指揮事宜;

并任命翰林承旨、戶部尚書殷崇義擔任吏部尚書,管理樞密院。

大戰一觸即發。

(梨樹文學)


上一章  |  大宋第一太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