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臣第477章 :兵馬動3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悍臣 >>悍臣最新章節列表 >> 第477章 :兵馬動3

第477章 :兵馬動3


更新時間:2016年05月27日  作者:烏鴉大嬸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烏鴉大嬸 | 悍臣 
477.477.

馬璁接到兵部調令的同時也是大發雷霆,不過這調令是他老爹親自發布的,他跟老爹關系雖然算不上好,可也不能罵自己親爹,只能將一肚子怒火全部發在了白虎節堂那張黃花梨木的桌子上。..

一張在后世價值連城的桌子被他用腰刀砍了個稀巴爛,直到胸中所有怒火全部傾瀉出來之后,他才平靜下來,看著那張調令怔怔出神。

這是朝廷要對老大動手了啊!

對朝廷的用意,馬璁十分清楚,自古帝王,從來就沒有一個能夠容得下功勛卓著的悍將的。漢高祖劉邦不行,宋太祖趙匡胤也不行,就連大明的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依然不行。

發了火之后,他馬上就著手寫信去福州問張儒的意思。

反正大同的兵將全部要調動,而且還不是調往同一個地方,他有大把的理由推脫。

一封信用軍中八百里加急送往福州,而后馬璁就開始了焦急的等待。

當然,在等待的過程中,他也召集自己的心腹做了不少準備。

首先,就是將所有心腹全部叫進白虎節堂,將朝廷要調動大同邊軍的事先跟他們通了氣,然后就是問那些心腹到底什么意思。

等到所有心腹全部表態之后,他又開始著手安排這些心腹在調動之后到底該如何準備。內容無非就是盡量保住現在這些嫡系力量,然后到了新地方之后多籠絡一下手下的士卒之類的。

朝廷要對張儒下手,馬璁自然第一個不愿意,他不愿意,他手下的人未必有人愿意。畢竟這些年在大同,軍餉是一般邊軍的三倍,日子漸漸好了,誰也不愿意突然失去這樣的好生活。

有那么大一個朝廷橫亙在那里,他們又不能抗旨不尊,做一些準備,只是以防萬一而已。

畢竟誰也不知道張儒倒臺之后,朝廷到底會不會清算他們這些張儒明面上的嫡系。

三天的安排,已經讓馬璁整個人都脫了相,不過好在這一切都安排得差不多了。那些手下也十分通情達理,為了取信于人,他們講家人全部留在了馬璁的眼皮子底下。

那些留下的將令名義上是照顧袍澤兄弟的家眷,實際上就是為了把這些人當做人質。為了防止萬一有人叛變,這些留下的將領身上的擔子重了不少。

焦急的等待了十來天,福州那邊總算是來信了。

果然不出馬璁所料,張儒壓根就沒有跟朝廷死戰到底的打算,信上十分明確的要他聽從調遣,甚至這次張儒還解釋了幾句。

其中一句,讓馬璁徹底放下心來。

這句話是馬璁詢問的一個問題的答案,這個問題是如果朝廷真的要殺你,皇帝真的要殺你,我離開了大同,沒了手里掌握的兵力,該怎么幫你?

張儒的回答是這樣的:賢弟稍安勿躁,且先聽朝廷安排,圣上要動為兄容易,要動福州十萬百姓不容易。十萬百姓十萬兵,朝廷未必敢遣大軍來襲。若朝廷真拋開所有顏面,為兄自有計較。此番博弈,非兵多可勝,實乃人之比拼也。

有了這個解釋,馬璁離開大同就變得輕松了,弘治八年四月二日,大同總兵馬璁正式卸任離開,繼任者是一個籍籍無名的小人物。

同時,大同的所有邊將,除了很少的一部分之外,其他人都被調往了九邊重鎮中的其他地方。

弘治八年四月廿八,馬璁到達宣府,宣府之兵同時開始調動。

這一次的調動,可以說是大明立國以來最大的一次調動。宣府、大同、遼東三地軍兵完全調動得面目全非。而且這三個地方的調動只是將領調動,小軍官和普通士兵完全沒有調動。

這樣在很大程度上減少的調兵過程中發生的糧草損耗,同時也能夠讓這三個跟張儒有關系的地方重新回到朝廷的懷抱。

如果這些地方繼續由以前的人掌控,就算遼東緱謙已經歸老,就算張安能夠保持中立,就算馬璁能夠按兵不動,朱佑樘也放心不下。

那畢竟是幾十萬軍隊,而且都是邊關重地的精兵悍將,隨便拿一個出來就足以碾壓京中京軍的存在。

作為一個皇帝,他不會去賭。

弘治八年五月初四,馬璁正式回到京城,沒有理會那個一臉歉意迎接自己的父親,馬璁只是進宮給皇帝請了安,就去三千營上任了。

回到京城正整整三天時間,馬璁沒想過回家看看已經兩鬢斑白的老父,吃住都在軍營中的他,仿佛忘了自己曾經是一方總兵。

三千營由于一開始就是蒙古人組成的軍隊,這些年在三千營任職的也依然都是當初成祖爺麾下那些蒙古勇士的兒孫。

一般漢人將領,完全沒法讓這些蒙古勇士后裔言聽計從,蒙古將領的話,又沒有漢人將領那般忠心。

是以三千營一直都是一個尾大不掉的問題,這百十年擔任三千營主將的人不知有多少,沒多少能夠堅持一年以上。

到了成化年間,三千營索性就成了一個擺設,朝廷每年花不少銀子養著這些人,而這些人卻無法再為朝廷效力。

馬璁的到來,是不是能夠改變三千營的頹勢,誰都不知道,事實上皇帝也沒有讓馬璁來改變三千營現狀的想法。

昔日的蒙古勇士在京城過養尊處優的生活,已經徹底消磨了身上的野性和戰斗力,哪怕馬璁能夠讓他們恢復先祖往日雄風,他們也不再是當年的三千營。

馬璁的回京,讓朱佑樘稍稍放下了心,畢竟這在以前是一個最大的難題。

他還以為是馬文升的功勞,不僅加封馬文升為太子少保,還當著滿朝文武的面夸了馬文升一番。

領受著皇帝的夸贊,實際上馬文升心里跟啞巴吃了黃連一樣,有苦說不出來。他知道這不是自己的功勞,但是又不能跟皇帝解釋什么。

弘治八年六月中旬,三大重鎮調兵完畢,至此,張儒在九邊重鎮中的力量全部被瓦解。這也意味著,一旦朝廷對福州用兵,張儒將再無邊卒可用。


上一章  |  悍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