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臣第436章 :三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悍臣 >>悍臣最新章節列表 >> 第436章 :三年

第436章 :三年


更新時間:2016年05月06日  作者:烏鴉大嬸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烏鴉大嬸 | 悍臣 

作者:烏鴉大嬸←→下載:

時間過得飛快,一轉眼便到了弘治七年。

東暖閣和三年前一樣沒有發生任何變化,唯一不同的就是皇帝身邊多了一個紅光滿面鶴發童顏的老者。

陽春三月,正是萬物復蘇的時候,卻也是朱佑樘的病最為容易發作的時候。盡管經過三年調理,只要不動怒,他的身體不會出現太大的排斥性,老李頭依然很謹慎的每天跟在皇帝身邊。

他身份很是特殊,每天除了跟在皇帝身邊的時間之外,就是在宮中典籍收藏處讀書。很多民間根本看不到的典籍,在皇宮大內都能夠看到。

只不過他身邊總會有幾個尿騷味十足的東廠太監跟隨。

這只能算是一種防范手段,畢竟他也七老八十了,真要對后宮的娘娘們做點什么,也有心無力。

除了不得自由之外,朱佑樘給了救命恩人極大的權限,整個大內,除了皇帝和皇后,老李頭可任意差使任何人。見君不拜之類的禮儀,更是在朱佑樘喝下第一劑湯藥之后就有了。

也就是老李頭是大夫,沒有佩劍的習慣,不然說不定朱佑樘得給他一個劍履上殿的殊榮。

本來就是閑云野鶴,老李頭只要能夠研究藥典,根本就不在乎這些所謂的身外之物。倒是那些御醫十分歡迎這位沒有任何師承的江湖游醫,在醫術上的較量,很多人都不是老李頭的對手。

三年時間,老李頭的指點也讓不少御醫在疑難雜癥上面有了長足進步。

一老一小的相處還算融洽,除了偶爾朱佑樘因為國事而傷神的時候,老頭會毫無顧忌的大家責難,甚至當著某些大臣的面訓斥皇帝之外,其他的還算好。

東南,福州經過三年的磨礪,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曾經只是一個民生凋敝的小海港,現在已經變成了一個繁榮的大都市。

有文人負笈游學,走到福州的時候甚至沒分清楚這個地方到底是南京還是福州。

除了沒有秦淮河那樣天下聞名的風月場所,福州的繁華,甚至比南京還要有過之。

隨著海運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坐賈加入了海商的行列,他們除了需要交納巨額的航海銀子之外,還需要交納巨額的商稅。

即便如此,依然有太多人挖空心思想要加入海商的行列。

要知道一船絲綢送到南洋,差不多就能換來等重的銀兩。幾十上百倍的利潤,讓許多商人趨之若鶩。

中原的商人都很聰明,一開始就是按照張儒留下的交易綱領在實施,從來都是童叟無欺。而且他們也懂得奇貨可居的道理,每年送出海的瓷器、絲綢都是定量的,最多的茶葉反倒是成了較為廉價的產品。

更有甚者,在回來的時候會將銀子換成南洋的貨物,這些貨物運回來之后,又可以創造幾倍的利潤。

三年時間,讓一開始就跟文軒號有不少牽連的海商們賺了個盆滿缽滿。朝廷的收益也隨之增加,這下,所有以前反對開海禁的人都閉上了嘴。

畢竟海運帶來的收入,讓他們的俸祿也增加了不少。

只是沒有一個人感激張儒,他們這些反對者最多就是感謝皇帝,對張儒沒有任何感情可言。

海運帶來巨額收益的同時,也讓福州知府雷遠有了升遷的政績,三年時間讓他成功成了福建承宣布政使司的布政使。

從四品官員一躍成為一方督撫,這成功的滋味讓雷遠十分滿意。連帶著水漲船高的,還有一只都幫襯著雷遠處理福州事務的幕僚們。

一年前的升遷雷遠不曾從福州帶走一人,甚至在某些政策上面,都是傾向于福州廈門兩地的。

升遷當日,有人問雷遠是否有感激的人。

這位布政使大人毫不避諱的說了一句,若無昔日定邊侯,雷遠一生不過四品知府爾!

這句話一直到現在,都在福建東南沿海一帶傳揚甚廣。

曾經為了海運做出了無數犧牲,甚至最后罷官為民的人,現在卻過著十分愜意的生活。

廈門港鼓浪嶼,一個地勢較高的地方有一塊修整得十分平整的大坪,地上鋪著不知道從哪里采集的青石板。一棟外面看上去極為古樸,實際別有洞天的房子就那么矗立在海島之上。

在這塊坪的不遠處,零星分布著不少房子,構造基本上都跟這房子差不多,卻比這房子要小很多。

如果從高空中看,就可以看出,這些周圍的建筑,是包圍著最中央這棟房子建造的,以伏羲八卦之局,似乎都是為了拱衛那最中央的建筑。

神機營匠作監特質的釣竿上拴著麻繩,麻繩的那一頭是一個不算小的吊鉤,鐵桿我再一個顎下留著短髯的年輕人手中。

年輕人坐在椅子上,一左一右坐著兩個少婦,其中一人手中抱著一個證嘬著糖人的奶娃娃。兩女都十分專注的看著隨著海浪浮動的浮子,不明白自家相公為什么這么樂于此道。

年輕人叫張儒,三年前黯然退出朝堂的定邊侯,而今,他只是一個富家翁。

“爹爹,抱抱!”奶娃娃將啃了一般的糖人往老娘臉上一丟,轉臉就朝張儒伸出了手。

張儒一點都不嫌棄的抱過奶娃娃,用衣袖為孩子擦了擦嘴,臉上寫滿了溺愛:“慕言羞羞,這么大還要爹爹抱。”

懷里那個有著一雙明亮大眼睛的小奶娃嘴巴一嘟:“爹爹說了,女兒要富養,慕言是爹爹的掌中寶,自然要爹爹抱。”

這孩子性格隨張儒,別看人小,膽子卻一點都不少。不少兄弟家的孩子都害怕王周這個嬉皮笑臉卻兇巴巴的叔叔,唯獨慕言敢拔王周的胡子玩。

三年時間,以前的老兄弟有不少都住在鼓浪嶼,他們之中也有不少人成親生子。

王周徹底拋棄京城的榮華富貴,帶著愿意跟自己吃苦的發妻來到鼓浪嶼,然后成了所有孩子心中的惡魔。

這小子自從兩年半前跟一個弗朗機美人擦出火花并被發妻發覺之后,便開始一蹶不振,每天以嚇唬小孩子為樂。他可不管張慕言到底是不是張儒的女兒,只要被他逮著,他必定會嚇唬一番。

偏生張慕言這家伙人小鬼大,不僅不怕,反而還揪了一把胡子回來炫耀。

范統依然未娶,這可就急壞了一直都盼著抱孫子的范無咎。老頭依然沒有正經,只不過近一年以來,他最喜歡做的事就是在范統面前念叨。

張儒一直覺得虧欠范統,可每次給他張羅媳婦,這小子不是稱病不出便是直接將人家姑娘給嚇走了。少數幾個不怕恐嚇的在馬上就要辦事的時候紛紛被人糟蹋,而且糟蹋她們的還是家境不錯的富家公子。

這手筆,張儒就是用膝蓋想也知道是誰做出來的。除了范統這悶不吭聲的家伙,他身邊還沒人敢這么膽大妄為。

姜偉將親人接過來之后接受了福州水師新丁的訓練,這就是一個天生的軍人,每天要不在校場上跑個三十圈,他渾身都不舒坦。

基本上能夠跟著過來的人都陸陸續續的跟了過來,那些不愿意跟著他奔波的人也都有了可靠的歸宿。

三年徹底脫離大明官場的生活,讓張儒過得十分愜意。

這三年以來,有不少人想要插手福州、天津的海運生意,而且這些人里面還不乏位高權重的人。但是好幾次,他們都是鎩羽而歸。

八年前戶部尚書李敏派人強行接手天津政務,當夜爆發白蓮之亂,李敏的心腹被殺得一個不剩。天津衛在第二天發動雷霆手段,一舉剿滅白蓮亂匪三百九十多人。當人頭送回京城的時候,已經過了幾年安穩日子的李敏氣得一口老血噴出。

這哪里是白蓮亂匪,這分明九十他暗中收買的江湖人士。

經過這一次動亂之后,倒是沒人敢再在明面上對兩個海港城市動手,不過暗地里,依然有人不甘心的謀劃著。

對兩地的事情,張儒基本上可以做到甩手不過問,天津有謝侖,文軒號總號就在天津。水師所督練的人絕大多數都是飆云騎的人。福州有知府雷遠,有范統,有水師提督陳廣,他自己更是在廈門鼓浪嶼親自坐鎮。

幾次交鋒,文官集團的殺招最后落空,所有人鎩羽而歸,就算依然有小動作,卻也是無傷大雅的小動作。

別看他現在不過問任何事情,但是每個月的信件來往,還是很多,廈門港的驛站基本上成了他的私人驛站。

就連驛卒都不知道這位道人到底是跟京城的什么人聯系,更不知道這位大人為什么要做這一切。

平靜的生活讓手下很多兄弟都不再想回到以前的生活,不過每天都有人在訓練,就像以前在京城訓練一樣。

很多本地人都知道鼓浪嶼多了一群人,這些人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一般人根本就沒法接近。

三年足以讓一個人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只是誰都不知道,這種變化到底是好還是壞。

張儒的變化不小,只是身邊的人都沒有發現。

其他書友在看:


上一章  |  悍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