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臣第421章 :京都煙云1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悍臣 >>悍臣最新章節列表 >> 第421章 :京都煙云1

第421章 :京都煙云1


更新時間:2016年04月29日  作者:烏鴉大嬸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烏鴉大嬸 | 悍臣 
421.作者:烏鴉大嬸

回京,一個艱難的決定。擺\渡\\說\免\費\下\載\小\說

不到萬不得已,張儒不會做這樣的決定。

然而現在,已經到了萬不得已的時候。

京城,邱濬府。

幾個跟張儒關系不錯的文官都出現在了邱濬府上,這其中有內閣大學士邱濬、內閣大學士謝遷、吏部尚王恕、兵部尚馬文升。

“文軒離京城不過二十里,明日估計就會進京。昨夜陛下雷霆大怒,所言之語大多數都是針對文軒。諸位都是跟文軒交好之輩,大家都說說,這事該如何辦才好。”邱濬緩緩開口。

其他兩人相互對視,除了謝遷。

這個剛直不阿的老頭一向就看張儒的某些做法不順眼,這次能來,完全是因為邱老夫子苦口婆心的勸說。

王恕和馬文升就不用說了,一個是孫子是張儒的嫡系,另一個是兒子是張儒的兄弟。

“瓊臺先生多慮了,文軒在陛下心中地位,非常人能比,應該能夠相安無事。”王恕不以為然道:“就算陛下一時生氣,也不會置他于死地。”

馬文升沉吟道:“這可未必,我們還是想些對策的好。”

“不若我等通知各自門生,明日早朝為文軒請命?”王恕思索道。

邱濬皺著眉頭:“不妥不妥,現在文軒未曾回京,我等若是此時便為他請命,陛下只怕會不高興。”

馬文升略顯急躁的道:“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到底該怎么辦?”

王恕笑道:“你別急嘛,大家這不都是在商量嘛!”

“依我看,不如就等張文軒回來之后自己解決。咱們這么幫忙,他反而會亂了分寸。”馬文升摸著胡須道。

邱濬一只手撫摸著茶杯,濃眉緊皺:“不做點什么的話,只怕到時候他根本來不及招架。圣心難測,陛下如果決議要拿下張文軒,就算再多的人勸,只怕也是徒勞。”

“不管怎么說,內閣和六部如有一半站在張文軒那邊,陛下就算真心要處置他,也得問問群臣的意見。再說了,張文軒跟那幫勛貴的關系,貌似也不差。”王恕淡淡道。

一直聽著沒有發表任何言論的謝遷忍不住冷哼了一聲。

邱濬馬上就像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樣,語氣急切的道:“于喬可有什么高見?”

他比謝遷大了二十歲,是長輩又是前輩,所以才能讓謝遷勉為其難的出現在這次聚會之中。

謝遷冷冷的看了邱濬一樣,轉過頭去不肯說話。

馬文升也不是個怕得罪人的人,他跟謝遷本來就有些不對付,見他如此態度,忍不住酸道:“瓊臺公本不該叫這老木頭過來的,省得不省心。”

謝遷沒好氣道:“也好,我這老木頭走就是。不過到時候要是你們把張文軒給害死了,可別怪我這老木頭看你們笑話。”

邱濬一把拉住謝遷:“于喬此話何解?”

謝遷不屑的掃了馬文升一眼,淡淡道:“你們也知道圣心難測,難道你們就沒打聽過現在攻訐張文軒的人是用什么名目在攻訐他?

接檔**,意圖不軌,有謀逆之前兆。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你們的親人都跟張文軒脫不開關系,你們關心,我可以理解,但是關心則亂,你們難道不懂?

一個個都是部堂級別的人物,怎的就連這么簡單的問題都想不通。

現在這個時候,越是有朝臣替張文軒說話,陛下越是會不高興。陛下不高興,張文軒被拿下的幾率就越高。

你們如果真的想幫張文軒一把,最好的選擇就是三緘其口。甚至在某些心懷不軌的人攻訐張文軒的時候,還可以選擇附議。

當今圣上并非多疑之人,可這不代表他不起疑心。一旦陛下起疑心,那比任何多疑的君王都要嚴重。

前段時間張文軒和陛下的關系甜得蜜里調油,怎的張文軒再次來了個大同之捷之后,陛下反而對他起了疑?”

經他這么一解釋,馬文升恍然大悟:“定是有人在陛下跟前進了讒言。”

謝遷重重道:“不僅是有人進了讒言,而且這個進讒言的人還是陛下十分信任的人。李敏之流攻訐張文軒,陛下當做沒聽見,但是某些跟張文軒沒有任何沖突的人攻訐,你們說,張文軒可還有活路?”

邱濬倒吸了一口涼氣:“聽于喬這么一說,倒還真是這么回事。我們也算是關心則亂了,還好今天叫了于喬過來,不然還真是幫了倒忙了。”

王恕站起來道:“得趕緊派人去通知保國公他們,免得這些粗鄙武夫做些讓張文軒難做的事。”

馬文升站起來道:“此事交給我去辦便是。”

幾人敲定主意后,馬文升和王恕先離開了邱府,謝遷則被留了下來。

“于喬,你說這朝堂之上的風風雨雨,什么時候才能夠停歇?這要置文軒于死地的人,究竟又是何人?”邱濬喝著茶不緊不慢道。

謝遷端起茶喝了一口:“瓊臺公應該清楚才對,這種事,問學生,學生也說不好。”

邱濬看著門外,目光深邃:“真要拿下張文軒,除了那位,其他人沒本事。”

謝遷嘆了口氣:“是啊,我們這些做臣子的,何時又真正左右過君王的思想呢!大明廢宰相,開內閣,明面上臣子的話語權是變強了,實際上那么多臣子,不過都是君王的工具而已。我等滿腹才學,賣與帝王之家,博一個青史留名的機會。讀人的一輩子,無非就是如此而已。”

“于喬也不要這么悲觀,終歸今上還算是明君,如果換成先帝,只怕你我的日子會更不好過。”邱濬不無感慨的道。

謝遷不滿嘟囔:“也不知那劉棉花到底給陛下灌了什么藥,竟然讓陛下有了如此之大的改觀。”

邱濬諱莫如深的道:“莫非于喬真的覺得,這事是一個劉棉花能夠左右得了的?陛下從未信任過劉棉花,緣何忽然之間對劉棉花言聽計從?這其中蹊蹺,可不是一星半點吶!”

謝遷蹙眉道:“莫非這其中還有什么其他隱情?”

邱濬捋著胡子:“有無隱情,這老夫倒是無從知曉。只是老夫就是覺得,張文軒的表現,未免有些太過淡定了。”

謝遷站起來道:“這次張文軒如果又跟陛下設套,老夫非揍他一頓不可。”

邱濬哈哈大笑:“老崔頭怎么說也是跟老夫師出同門,老夫的師侄,哪里輪得到你來教訓。再說了,你這老木頭說的話,那小子也未必肯聽。”

謝遷沒好氣道:“虧我還想這么多,感情你老人家拿我謝于喬當猴耍。”

邱濬趕忙拉住謝遷:“好了好了,于喬,別生氣,一把年紀了,還這么大氣。”

二人重新坐下之后,一直在聊關于朝堂上紛爭的問題,聊到很晚,最后謝遷干脆就在邱府住下了。

而另外一邊,一眾勛貴也在為張儒回來之后將要面對的事而著急上火。就算是馬文升親自造訪,將謝遷的猜測說了,他們依然十分擔心。

他們跟幾個純粹跟張儒相交的文人不同,他們或多或少都是往海運上面投了錢的。朱永倒是還好,他沒有投錢,可他兒子朱暉卻是將二十萬兩的家底全給了張儒。

他們都在等著海運帶來收獲,如果張儒就這么落馬,那他們的銀子可就全都打了水漂了。

武將們商量的方式跟文官商量的方式完全不同,好幾次幾個勛貴都差點因為意見不合打起來了。

要不是還有保國公在壓陣,估計這計策沒商量出來,這群勛貴就得自己打死幾個侯爺。

勛貴最后商議的結果,還是借鑒了文官們商議的結果,他們也想不出更好的辦法,只好選擇觀望。

這一夜,京城九成的官員晚上睡得不踏實。想要張儒下馬的就絞盡腦汁想著明日早朝該怎么攻訐,想要保住張儒的則一心想著看有什么辦法能夠讓張儒躲過劫難。

倒是在城外的張儒和在皇宮內的朱佑樘睡了個好覺。

第二天,一大早張儒的車隊就進了城門,早朝正在進行中,張儒命孟儻領著蘇七七和江采薇先回定邊侯府,然后自己穿著常服去了太和門。

朝堂上唾沫星子飛揚,知道張儒今日回京的文官們大肆攻訐,龍案上的奏折堆積如山,下面的聲音更是吵吵嚷嚷。

覃吉一聲不吭的站在帷幕之后,汪直站在朱佑樘身邊。

幾個閣老不約而同的保持沉默,任由一幫官階不高卻想要表現的年輕人咋咋呼呼。

讓人怪的是,這次勛貴們也出的保持了緘默,似乎不想再跟這些文官玩什么全武行。

詭異的氣氛讓朱佑樘大感意外,他不怕文官武將不和,他怕的就是文官武將沆瀣一氣,欺上瞞下。

他是皇帝,他天生就是要掌控一切的。

“三邊總制張儒張大人覲見。”一個小太監尖銳的聲音將所有人都拉回了現實。

張儒身著白色袍服,頭戴玉冠,腦袋微垂,緩步前行。

走到最前列,他單膝跪地:“臣張儒,參見陛下!”

手機閱讀本站:

本書地址:


上一章  |  悍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