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臣第391章 :再起波瀾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悍臣 >>悍臣最新章節列表 >> 第391章 :再起波瀾

第391章 :再起波瀾


更新時間:2016年04月13日  作者:烏鴉大嬸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烏鴉大嬸 | 悍臣 
用戶名:

密碼:

分享到:

您的位置:歷史軍事391.

391.

杜山白不認為李孝之會留下自己,畢竟自己是曾經想過事成之后要殺掉李孝之的人。://efefd

而李孝之卻想著張儒的話,他不認為張儒的話只是提醒而已。作為一個上位者,而且是一個年輕的合格上位者,張儒做事應該不會如此草率。

思忖再三,李孝之還是決定放過杜山白,他不知道杜山白有過要殺他的想法,所以他才會這么決定。

張儒無所謂的聳聳肩:“既然你決定了,那就行,不要問其他任何人的意思。”

杜山白跪在地上給李孝之磕了個頭:“李兄,謝謝不殺之恩。”

李孝之轉過臉:“留下你不是因為你我感情有多好,而是侯爺需要你的智慧去做一些事。至于侯爺要你做什么,我不會過問,我也沒資格過問。你真要表示感謝的話,應該謝謝侯爺。”

張儒淡淡道:“好了,現在也算是皆大歡喜。劉琦,帶人去把那些老百姓送回大同府城,嚴令大同同知好生安頓這些老百姓。若是這些人里面再次出現白蓮教教徒,我摘了他烏紗帽。把大同知府嚴守正給本官請過來,本官有事要問他。”

是的,張儒能夠面對七千白蓮教教徒的圍攻依然氣定神閑,是因為他有神機營。

劉琦帶著以前火槍手全部到了大同千戶所駐地,別說是七千人,在有充足彈藥的情況下,就是一萬七千人,他們想要拿下也很簡單。

說完,張儒對兩人使了個眼色,然后走進了軍帳中。

李孝之亦步亦趨的跟著進來了,杜山白有些畏懼的跟在李孝之身后,生怕那位侯爺會突然改變主意。

進入軍帳坐下之后,張儒似笑非笑的看著李孝之:“怎么想著放過杜山白,要知道可能他起來之后,倒霉的就是你了。這人心術不正,一看眼神就知道,你還和與之交往,你看上去也不是愚蠢之人,可否告訴本官為何?”

“也許多年之后,侯爺需要一個跟我作對的人,而這個人,跟我的關系絕對不能太好。不才以為,現如今最合適的人選,除了杜山白外,再無第二人。”李孝直很是自信的到。

張儒嗤笑道:“你說你是不是把自己看得太高了些,你憑什么認為本官將來需要一個制衡你的人?年輕人有自信是好事,但是自信太甚,就未必是好事了。”

李孝之淡淡道:“侯爺現在的發展勢頭,非常猛。朝中對侯爺的攻訐有不少,但是每一次侯爺都能夠輕松化解,這意味著侯爺深得當今陛下之心。陛下是九五之尊,而侯爺卻能夠讓九五之尊在某些時候改變自己的主意,這就足以證明,侯爺是有能力去做很多事情的。

不才自問有些才學,本事雖然算不得經天緯地,卻也能夠運籌帷幄。

杜山白雖然很多都是小聰明,但是這小子栽贓陷害的本事非同小可。最重要的是,我和他都是讀書人,在很大程度上,是能拿你真正成為侯爺心腹的存在。

可以說,我跟杜山白只能做一些侯爺絕對不會承認的腌臜事,卻不能光明正大的站在陽光底下。”

張儒聽到這話哭笑不得:“真不知道你這謬論是怎么得出來的。”

李孝之笑道:“這可不是謬論,這些東西都是不才通過一些卷宗得出來的。畢竟,在這軍營之中,要想知道侯爺的某些事情,還是比較好打聽到的。”

“行,你成功吸引了本官的注意力,但是以后記住,在我的侯爵爵位不曾恢復之前,作為我身邊的人,最好不要叫我侯爺。你是個讀書人,應該知道僭越是多大的罪。”張儒含笑道。

不得不說,李孝之的表現真的讓張儒感到十分滿意,這個年輕的讀書人說話很有分寸,分析問題也是頭頭是道。

年輕人現在看到的東西,基本上就是張儒往后需要擔心的問題。他的話語中有一個重點,那就是朱佑樘是皇帝。

誰都沒法保證張儒能得朱佑樘歡心一天兩天,一個月兩個月,但是能不能得一輩子。

都說伴君如伴虎,前世看多了宮斗戲和穿越的張儒,在朱佑樘對他如兄弟一般的前提下,依然不能免俗的考慮一些他認為該考慮的問題。

就這樣,杜山白和李孝之兩個曾今有白蓮教案底的人就這么順理成章的留在了張儒身邊。連孟儻在一旁看了都不由暗暗咋舌,這要是傳揚出去,沒了侯爺爵位的張儒到底該如何手長吶!

早幾日收到的東西讓張儒感到頭大如斗,本來李孝之和杜山白是個不錯的解惑人選,只可惜李孝之那番話說出來之后,就徹底的封死了張儒的所有退路。

他不可能成為張儒的真正心腹,所以很多核心上的東西,張儒不能跟他說,哪怕是透露出半個字都不行。

信是肖阿奴從文軒號大同分號掌柜那里拿回來的,信是已經落草為寇的姜偉寫的,信上的內容,也是張儒根本無法回答的。

“老大,姜偉已成草寇,如今并非歸家之日,請老大給徐些許時間,偉當殺白蓮以報朝廷。白蓮斷絕之日,便是姜偉歸家之時,老大,勿念。”

寥寥數語,將姜偉的決絕說得一清二楚。

這位曾經兩次背叛張儒的手下,這位曾經成化皇帝朱見深十分信任的天門九衛之一,打算帶著自己的數千殘部,用自己的生命為朝廷做最后的貢獻。

張儒心中的感動只有一絲絲,他更多的,是對姜偉的舉動感到憤怒。

他一向以為這白蓮教匪患不過是纖芥之疾,根本就不會影響到真正的穩定。如果說白蓮教已經大張旗鼓且得到了百姓的認可,他反倒是要擔心了。

然而姜偉等人卻不這么認為,包括皇帝朱佑樘在內,都覺得白蓮教的隱患比之于韃靼的犯邊還要讓人惱火。

那些士大夫一心想著就是攘外必先安內,這一點和張儒后世看到的蔣光頭有得一拼。

“大人眉間帶有憂色,可是有什么心結解不開?”肖阿奴正好送茶水進來,看到張儒眉頭緊皺,順口問了一句。

張儒饒有興趣的道:“難道我有什么隱憂之事,你還能解惑?”

“大人不妨說出來聽聽。”肖阿奴很是自信的道。

張儒大方道:“我有兄弟,為除白蓮,以身犯險,而今身陷囹圄,想回頭而無岸,該當如何?”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肖阿奴淡淡道。

張儒坐直了身體:“此話何解?”

肖阿奴自作主張坐在張儒對面,端起茶水給張儒倒了一杯,不緊不慢道:“若是屬下猜測不錯,大人擔心的是大同千戶所的千戶姜偉。

大同千戶所數千人同時失蹤,現場情況來看并非外敵入侵,倒像是集體叛逃。

姜偉與大人多年兄弟,大人自然需要一個解釋,朝廷也需要一個答案。甚至,南北二鎮撫司的大人們,也需要一個解釋。

姜偉何許人也,末將并不知曉,他的下場如何,末將也不好評說。只是大人若是想讓他活,自然有讓他活的說法,想讓他死,也有讓他死的說法。

孟儻和肖阿奴,只是無足輕重的兩個小人物,無法左右大人的思維。

臨行之前,南鎮撫司指揮使周帥和魏國公大人,讓末將給大人帶個好。”

張儒笑了:“看來當年讓周禮去南鎮撫司,并不是一個錯誤的決定。”

“大人之惑已解,末將先行告退。”肖阿奴不卑不亢道。

說完,她倒退著慢慢走出了張儒的營帳。

另外一邊,在大同周邊的村寨中,開始出現這樣一群人,他們或十五一群,或二十一伙,開始跟村民打聽白蓮教的情況。

他們衣著都十分樸素,甚至很多人的衣服都是破的,看上去,這群人似乎是無家可歸的閑漢,只為了找白蓮教找一個自己的活路。

有些人不明就里,十分熱心的給那些人指明白蓮教各位香主的家在何方,誰都沒想到,這些看上去落魄的漢子,并非是什么良善之被。

張儒在大同千戶所盤桓半個月時間,將基本上能夠撒出去的人都撒出去了,偏偏沒有找到任何姜偉的蹤跡。

倒是這些日子不斷傳來的兇殺案,讓他感覺到了姜偉的存在。

弘治三年八月初九,李家屯李滿家四十余口盡數被殺;弘治三年八月十三,張家口張小二家六十多口被殺,唯一活著的就是還在襁褓中的張家大少爺;弘治三年八月十六,石坑村被屠殺半個村子,一個好端端的村子化為虛無。

那邊大同知府忙得焦頭爛額,卻沒有半點辦法,他不敢找張儒,因為他知道張儒收留了一個叫李孝之的幕僚。

而這個幕僚,卻是知府唐勇以前看不起,現在不得不看重一些的仇人。

他不知道最喜歡揮舞屠刀砍人的張閻王為什么收了李孝之之后,屠刀久久不落下來,但他知道,李孝之絕對不會就這么算了的。

又是半月過去,累計被無名匪患殺死的白蓮教教徒已經有兩千多人,而大同這邊依然沒有一點眉目。

終于,京城那邊來信了。


上一章  |  悍臣目錄  |  下一章